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防护施工与方案

路基防护施工与方案

一、工程简介21、防护工程简介22、防护适用条件2二、编制依据4三、施工准备51、技术准备52、现场准备53、主要进场设备64、主要材料65、主要进场人员66、施工周期7四、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71、喷播植草防护72、拱型骨架+植草防护93、路堤浆砌片石护坡194、三维植被网215、挂铁丝网喷播基材护坡226、生态袋矮墙247、生态袋护面墙268、锚杆格梁279、挡土墙30五、质量保证措施321、组织机构322、制度保证333、施工质量控制334、雨季施工措施34六、主要安全风险源及措施351、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352、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35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7七、标准化、文明施工要求和措施391、VI标准化392、文明施工413、环境保护措施42一、工程简介1防护工程简介根据设计,路基防护按照“安全、环保、和谐”且施工方便为原则,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环保、绿化的型式,突出植被护坡绿化的效果。

在路基边坡绿化上应体现恢复自然尽量减少人工痕迹的宗旨,路基土路肩边缘、坡脚及坡顶等坡率变化点应在施工时结合原有地势予以削成圆弧形,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本工区的路基防护形式多样,主要采用锚杆格梁、拱形骨架+植草防护、植草防护、挂铁丝网+喷播草灌防护、生态袋+喷播草灌护面墙防护、生态袋矮墙防护、浆砌片石护坡、衡重式路堤挡土墙等防护形式。

防护工程砂浆用拌和机生产,并随拌随用,施工中采用的片石、砂、水泥的强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主要工程量如下: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2、防护适用条件2.1填方边坡防护植草防护:当边坡高度小于等于5米时,直接采用植草防护。

拱形骨架+ 植草防护:当边坡高度大于5米时,采用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植草防护。

拱形骨架上设置拦水眉带和竖向急流槽,满足排水需要。

护坡:路堤边坡位于水塘、水库等常年积水路段或有防洪要求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护坡防护,防护高度超过设计水位0.5米以上。

护肩、护脚墙:填土较薄或放坡时坡脚伸出比较远的路段,需要采用C20砼路肩墙、护脚墙支挡,挡土墙或路堤挡土墙,已确保路基稳定,节约用地。

挡土墙:受到建筑物或地形、地物的控制需要收缩占地地段,或错幅桥台的中央分隔带路段,填土相对较高的U形桥台尾路段。

设置现浇C20片石砼挡土墙,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或衡重式路肩或路堤挡土墙。

路肩挡土墙接近墙顶部预留C25砼护栏基座,并安装C40砼防撞墙护栏。

2.2挖方边坡防护。

路堑边坡方案综合考虑山体自然坡度、岩性、构造裂隙产状与路线关系、岩体的风化程度、力学性质和开挖高度,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前提下,以绿色防护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减少人工痕迹,兼顾边防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挖方边坡应及时刷坡防护,逐级开挖、逐级防护,每挖出一级边坡,应及时修整坡面,清除边坡上的危石及不密实的松土,放出中桩,测定其高程及路基宽度,检查边坡坡率,断面尺寸及边坡坡率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

圬工砌筑前先按设计图纸放样,放样时注意竖向骨架垂直路中线,每列均匀平行分布,横向拱形骨架与竖向垂直,并且每行平行分布。

决不能待边坡全部开挖完毕后再进行边坡防护,以免导致因坡面长时间暴露遇水而出现失稳崩塌,并及早绿化,力争在通车时边坡达到绿化效果。

植草防护:边坡为单级边坡或多级边坡的最上一级边坡高度小于5米时,直接采用植草防护。

拱形骨架+ 植草防护:适用于1:0.75-1:1的土质及全-强风化软质边坡,采用现浇C15拱形骨架,骨架内采用植草绿化。

挂铁丝网+喷薄基材防护:适用于整体稳定的石质边坡绿化防护,挂铁丝网采用2-3米的锚杆固定于边坡上。

三维植被网防护:适用于不陡于1:1的土质及软质岩挖方边坡防护。

挂铁丝网+喷砼封闭:适用于炭质页岩边坡,坡比一般为0.75-15 生态袋护面+喷播植草防护:适用于各种软质风化和较破碎岩石的边坡。

生态袋矮墙:适用于地质条件不良的挖方路段。

2.3挖方边坡高度大于30米的边坡采用特殊路基防护形式。

对于边坡高度大于30米的路堑高边坡按要求进行工点的布设勘探,然后根据勘探的成果,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并单独出该边坡防护的设计图。

二、编制依据1、《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5、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施工标准化指南》6、《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7、其它相关技术标准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1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施工前按照设计图纸核实防护工程形状、尺寸和基础高程等,对影响护坡施工的构建物进行清除,平整施工场地,提供较好的施工条件。

1.2技术管理人员已完成图纸会审及技术规范的学习,并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1.3试验人员需对水泥、砂石等进场原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用于本工程。

2、现场准备2.1施工前该段路基的沉降要稳定。

2.2拟施工段落按要求完成测量放样。

2.3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拟施工段落的协调工作己做好;2.4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2.5路基防护施工用水,主要用于砂浆拌和以及绿化喷洒养护。

施工时,就近在河渠中用潜水泵取水,水的纯净度应满足砂浆拌合用水及绿化用水要求。

3、主要进场设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区合理安排施工机械进行路基防护施工,配备如下:工表4、主要材料路基防护材料数量见工程概况中工程数量表。

5、主要进场人员为确保路基防护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本工区将投入有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

拟投入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9名,具体分工如下:6、施工周期本路基防护工程计划2016年2月26日开始,2017年8月28日结束。

路基防护工程中不论上边坡或下边坡,每开挖或填高一级边坡,必需按设计开始防护。

开挖或填高到设计高程后,两个月内必需按设计完成防护工程。

路基防护工程尽量避开路堑施工高峰期安排在路基土石方雨季的歇工阶段。

四、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喷播植草防护1.1使用范围适用于填方边坡高度不大于5m或土质及全-强风化软质岩挖方边坡高度不大于5m的坡面。

1.2施工工艺流程边坡放样-坡面修整-草籽、基肥改良土喷播-洒水养生。

V喷播植草施工工艺流程1.3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施工参数①草籽、树种应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并适用与当地成活率高的多年草种。

喷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15〜20,批量种子应该进行抽检,抽检项目包括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实验、种子活力测定等。

②喷播植草时大面积的喷播工程应先进行试播,以得到合理的种子、肥料、农药、保水剂和营养土等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制成喷投物料,喷投物料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喷到预定的坡面上切忌浆材沿坡面流动。

③施工完毕后进行精细的养护管理,包括覆盖、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养生期不少于30天。

对漏喷、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要进行补种或喷补,成活率应达到90%。

养生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

(2)施工要求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是利用液态播种原理,将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和色素等按照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内配水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喷射到边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绿化技术。

①确定施工时问,作好施工准备。

喷播植草宜选择在春秋季进行。

②人工覆土,覆土以肥沃表土为宜,土质较差时加入有机肥、泥炭、化肥等提高其肥力。

分层多次填土,保证覆土充满网包,网包层不外露,并洒水浸润。

③喷播植草:利用离心泵将植物种子与肥料等的混合液用喷枪喷播在边坡,形成均匀覆盖层保护下的植物种子层。

喷播混合液材料由草种、木纤维、泥炭土、保水剂、粘合剂、肥料、染色剂及水经拌合而成。

草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木纤维可以采用树枝、桔梗等经粉碎获得,保水剂一般采用合成聚合物(丙烯酸/丙西酰胺聚合物)。

粘合剂可采用纤维素或胶液,肥料一般采用氮磷钾复合肥。

混合液配合比应参照设计说明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把水加到物料罐的1/3处,打开循环压力泵,加入木纤维、草籽进行循环搅拌,随着罐内水量加大再加入粘合剂和保水剂进行搅拌。

罐内水加满后,加入肥料,将罐体内的浆料持续搅拌10〜15分钟。

保水剂应充分吸收水分后待用。

喷播时,由高向低进行喷播,握紧喷头,左右方喷洒,喷洒幅宽5〜6m幅高1m。

喷下的种子泥浆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明显的颜色,不遗漏、不重复且均匀。

④覆盖养护管理:喷播后当天应及时覆盖无纺布,从上到下平整覆盖,坡顶延伸30cm用土压实;两幅相接叠加10cm然后用竹筷或8#铁线做成的“ U'形钉进行固定,固定间距100cm覆盖完后,进行养护管理,每天浇水1-2次,每次都要浇透,草坪出苗齐全后撤掉覆盖物,并作好不同阶段的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

1.4质量标准喷播植草实测项目2、拱型骨架+植草防护2.1挖方段拱形骨架+植草防护(1)适用范围适用于坡率1:1-1:1.75的土质及全-强风化软质岩边坡,单级或多级边坡的最上一级边坡高度小于5m的坡面防护。

(2)施工工艺流程图(3)边坡修整挖方路基应逐级开挖、逐级防护,每挖出一级边坡,应及时修整坡面,清除边坡上的危石及不密实的松土,放出中桩,测定其高程及路基宽度,检查边坡坡率,断面尺寸及边坡坡率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对欠挖的部分应补挖平整,平整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要求保证坡形平直均匀。

(4)测量放样坡面修整完成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由测量放线员按照设计图纸对砼骨架进行测量定位,用短钢筋和撒细白灰线做标识。

靠边坡边缘,边坡高度不足4米时,不设骨架。

(5)沟槽开挖开挖前按技术部门放出的设计边坡线及现场骨架布置图定出每道主骨架位置。

路堑主骨架沟槽深0.2m,宽0.3m,拱骨架沟槽深0.2m, 宽0.3m,骨架外露0.1m (回填客土厚度)。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预留10cm 土层人工清理;开挖要上下拉通,同时严格控制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不得超挖和欠挖,保证其骨架边线顺直,从上往下进行开挖,不得有松土留在沟槽中,并用人工拍打密实。

一般根据施工能力及天气情况确定开挖长度,不得将开挖好的沟槽长时间晾置。

(6)模板安装①在骨架沟槽开挖完成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定的骨架尺寸进行支模,模板使用前要进行尺寸和平整度的检查。

骨架模板采用木模拼装,模板安装满足设计要求,线性顺直,表面平整,模板拼缝要严密,板缝采用玻璃胶填实或用双面胶处理。

②模板支撑应牢固,线性顺直。

基坑周边岩层不稳定时,要在设置支撑时特别注意加强,可以采用在木支撑端部设置木楔、木板和多设支撑的办法解决。

模板的受力杆件不得与脚手架相联系;对拉杆套筒必须使用统一规格的塑料管,对管头和模板接缝进行处理以保证不漏浆。

③支模顺序为先进行主骨架模板安装,再进行拱形骨架模板安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