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XXXXXX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适用范围第一节、编制依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现行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简明公路施工手册》第三版《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3、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技术以及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第二节编制原则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工期目标的圆满实现。
2、精心组织施工、搞好现场过程控制,尽量减少工程材料物资消耗降低成本。
3、积极采用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第三节编制范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一、地理位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路基防护工程数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第三章、施工组织与施工方法第一节计划工期XXXXXXXXXXXXXXXXXXXXX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主要人员第三节机具设备及人员一、计划进场机械二、计划进场人员1、挡墙施工设1个施工作业队, 5个施工组。
设施工队长1人、工长5人、技术工20人、普工20人。
2、水沟施工设2个施工作业队,10个施工组。
设施工队长1人、工长10人、技术工60人、普工40人。
设质检工程师1人、质检员5人、道路工程师1人、技术员5人、测工6人、试验工程师1人、试验员6人。
3、边坡植草设1个施工作业队,设施工队长1人、工长2人、技术工10人、普工10人。
第四节防护工程施工方法一、植草护坡(一)、工流程图植草护坡施工工艺(二)、主要施工方法1、清理整平坡面一般用人工方法进行处理,清理坡面浮石、浮土等,并且作到处理后的坡面倾斜一致、平整、无大的石头突出与其它杂物存在,使其有利于基材和边坡表面的岩土自然结合。
覆以5~7cm厚的土壤,并辅以喷药以抑制野草生长2、测量放样在原地面利用全站仪放出护坡位置,定出护坡设计上、下坡口线桩位,并测坡口线的地面高程作好记录。
3、播植草施工(1)、为了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用人工方式分3步自坡顶向下充填土壤和肥料:一是网筛回填干土并拍实;二是喷水沉降(防止“空鼓”现象);三是泥浆回填。
(2)、采用液压喷播机将混有种籽、肥料、土壤改性剂、保水剂和水的混合物均匀喷洒在坡面上。
(3)、覆盖无纺布。
一是防止雨水冲刷,阻滞种子在发芽生根期内的移动;二是部分阻止水分蒸发,起保温保湿作用。
注意不露边口,轻柔操作,保持布面完好。
(4)、分前、中、后期对植草进行养护:前期60天以喷水为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种子发芽、生根和快速生长;中期靠自然雨水养护,若遇干旱每月喷1~2次水;后期养护每月喷水2次,并施追肥,促苗转青,并防止病虫害发生。
(三)、技术措施1、喷射机作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①应连续向喷射机供料;②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③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
2、养护管理(1)、定期浇水养护;(2)、及时揭开无纺布;(3)、喷播高效肥、促进草坪生长;(4)、喷施农药、预防病虫害;(5)、定期清除杂草;二、浆砌片石挡土墙、护坡工程(一)、施工顺序1、拆除、清除各种障碍物2、测量放线并定出沟槽开挖边线(验线)3、挖沟槽(验槽)4、铺筑碎石垫层(如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此项取消)5、片石挡墙基础砌筑6、挡土墙墙身砌筑(泄水管安装穿插其中)7、挡土墙顶抹浆8、勾缝9、场地清理(二)、主要施工方法1、基槽开挖片石路堤挡土墙基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随挖随运。
开挖至基底设计高程以上,保留20cm,采用人工清挖,找平至设计标高。
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挖至设计标高时,对基底进行承载力检测,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有超挖,应回填碎石至设计标高。
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
深度达 1.2m 的要求 1:0.3 放坡。
如土质情况不良,可加大放坡系数,防止塌方。
做好排水措施,开挖至施工过程中,保持基底干槽施工。
在基础范围外挖通长排水沟,设集水井,将基坑槽内的水由排水沟排至集水井内,由Ф50 潜水泵抽排水。
对坑穴、树坑、基底淤泥、腐植土应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按指定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处理。
不得擅自处理,处理过的地基要进行检验。
2、浆砌片石挡土墙施工方法①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②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做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做浆砌筑。
③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一般不宜超过 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外,各段水平砌缝一致。
④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
砌体外露镶面种类应符合设计规定。
砌体里层堆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
砌体外露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 2c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设缝。
⑤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
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
用小石子混凝土填塞竖缝时,应扁铁捣实。
⑥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⑦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 2—3 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台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
各工作台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⑧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的与里层砌块咬接。
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 4c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可为3—7cm。
⑨较大的砌体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先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3、土方回填:按路基填方标准执行。
三、排水沟、边沟工程(一)、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排水沟工程分段施工,分段放样,由测量工程师根据路基中线及护坡道高程放出两侧坡角线,再根据地面上地形情况确定水沟纵向坡坡度,以确定边沟流水高程坡比及护坡道宽度,然后放出排水沟中线及边线控制桩,用石灰撒出开挖线,并做好水准点及引桩。
线位设好以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2、现场布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施工便道位置及走向,砂石材料等的分类堆码场地,机具设备、拌和机械的摆放位置。
3、材料试验送检工作:做好砂、石、水泥、施工用水、钢筋等原材料的取样送检工作,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二)、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1、护坡道碾压:在放好坡脚以后按护坡道高程将护坡道及边沟位置推平,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以防止护坡道沉降。
2、基础开挖:(1)在基础开挖开始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
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开挖。
为便于开挖后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2) 护坡道碾压以后,根据测量组放出的开挖线,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树木、草皮、树根等杂物、障碍物,放好边沟沟底沟沿边线,并用白灰在地上画出,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深度至距设计尺寸10~15cm 时,改以人工挖掘。
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超挖;开挖清理完毕后,请监理检验。
开挖过程中密切关注边坡稳定性,如发现坑边缘顶面土有裂纹情况出现,应及时予以可靠的支撑,并使监理工程师认可。
3、片石砌筑前准备:沟槽检验合格后,先用木桩每10米一处钉好砌石位置,曲线段每5米一处用木桩钉好砌石位置,挂好横断面线及纵断面线,即可按线砌筑,砌筑工艺要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的施工技术要求。
4、材料要求:(1)、石料选用厚度不小于15cm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片状石料,石料质地强韧、密实,无风化剥落、裂纹和结构缺陷,表面清洁无污染。
(2)、砂浆使用强制式拌和机现场拌和,材料使用中(粗)砂,且为河砂,过筛后机拌3~5min后使用。
砂浆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稠度;在拌和3~5h使用完毕;运输过程或存贮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砂浆,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3)、施工现场不堆放不合格材料,废弃的材料及时清理出场。
5、沟体片石砌筑:排水沟采用挤浆法分层砌筑每分层高度10~15cm(2层卧片石)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筑砌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较大的片石使用于下层且大面朝下,砌筑时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部分敲除,竖缝较宽时,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砌缝宽度不大于2cm,砌筑过程中要注意选用较大、较平整的石块为外露面和坡顶、边口,石块使用时应洒水湿润,若表面有泥土、水锈先冲洗干净,尤其下层砌及角隅石不能偏小,砂浆要饱满,石缝以砂浆和小碎石充填,片石不能竖立使用,石料挤浆要符合要求,不能紧贴无砂浆,宽度要一致,不能有假缝,当分几段同时砌筑时,相邻高差不大于1.2m,各段水平砌缝一致。
砌筑中的三角缝不得大于20mm;各工作缝相互错开。
若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要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
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若不能及时勾缝,则将砌缝砂浆刮深20mm 为以后勾缝做准备。
所有缝隙均应填满砂浆。
6、沉降缝、泄水孔的设置:根据施工段长度以20m-50m分段砌筑并以20m~30m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用沥青麻絮或其它防水材料填充;按设计要求,在每米高度上横向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排泄水孔,上下错开布置。
7、勾缝及养生:勾缝一律采用凸缝,勾皮带缝;勾缝采用的砂浆强度M7.5,砌体勾缝高出砌体面5~10mm,缝槽宽度应在40 mm以内。
每砌好一段,待浆砌砂浆初凝后,用湿草帘覆盖定时洒水养护,覆盖养生7~14d。
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五、检测:1、原材料检验材料进场前,要提供片石、砂、水泥,样品报送监理、实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材料进场后要经监理现场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2、砌筑砂浆要按实验室提供配合比搅拌采用搅拌机拌和,按要求做好试块,送实验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