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中华书局版期末质量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中华书局版期末质量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质量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A 、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B 、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 、大运河巩固了隋朝的统一D 、大运河方便了帝王的游玩 2、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A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C 、文成公主入藏 D 、唐太宗鼓励魏征直言皇帝过错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人们基本肯定她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她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B 、她继续推行唐太宗时期的各项政策 C 、她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D 、在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4、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相同点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③都重视农业的发展 ④都出现了经济繁荣发展的景象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5、唐朝时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 对外交通非常便利B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 采取鼓励交往的政策D 胸怀博大,疆域广阔 6、邮政部门曾发行一套邮票,将唐诗微缩在3枚小邮票上,全新塑造了邮票图书的概念,你认为在此邮票上不会出现的诗人是( )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7、书法是一门有着超时代意义的精深高妙的特殊艺术。

右图所示书法作品筋力丰满,气派雍容,成为后世取法的典范之一,其作者是( )A 、颜真卿B 、柳公权C 、赵孟頫D 、黄庭坚 8、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 .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D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9、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 )西夏A B C D 10、西子湖畔的岳王庙里有一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表达了人们对精忠报国的哪位人物的崇敬( )A、李纲B、岳飞C、宗泽D、寇准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王安石描绘的一个节日的喜庆景象,这个节日是今天的()A、中秋节B、元旦C、元宵节D、春节12、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活”的《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让画上的人物全部活动起来,请问《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哪一城市市民活动的场景()A、唐都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清朝北京13、《资治通鉴》与《史记》都是千古史学名著,就体例而言,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属于()A、断代史B、通史C、纪传体D、编年体14、“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A、宋B、元C、明D、清15、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奠定基础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三司16、明朝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明成祖加强军权的措施有()①废除宰相②执行削藩政策③设立内阁④设立东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7、乾隆皇帝时,莫西蒙古的一支摆脱俄罗斯军队的围追堵截,历尽千辛万苦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莫西蒙古的一支”指的是()A、准葛尔部B、瓦剌部C、喀尔喀蒙古D、土尔扈特部18、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哪一项不是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A、设置伊犁将军B、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C、在拉萨设置住藏大臣D、创立金瓶摰签制度19、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象征,明代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A、辽东、临洮B、鸭绿江、嘉峪关C、辽东、嘉峪关D、鸭绿江、临洮20、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小明在假期将中国历史教材中涉及的书籍进行分类,如果按学科领域分类,请问分类错误的是()A、《天工开物》《金刚经》B、《千金方》《本草纲目》C、《窦娥冤》《牡丹亭》D、《西游记》《三国演义》21.唐太宗在位期间政绩突出,其统治被称为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22.唐代的繁荣和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

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来华23.下列关于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的表述中,有明显错误的选项是A.夏商周秦汉 B.三国两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隋唐宋明元清24.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是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李清照25.郭靖和杨康是金庸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请分析他们的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宋金和议26.在我国实施东部开放、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中,我们自然想到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请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A.五代 B.唐朝 C.北宋 D.南宋27.设想你是一位南宋时期的商人,到景德镇经商,你的投资领域最有可能是A.水稻种植B.丝织业C.瓷器制造业D.造船业28.“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以下与“四大发明”无关的是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火药运用于军事C.李春主持修建了赵州桥 D.罗盘运用于航海29.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匈奴 B.蒙古 C.回族 D.满洲30A.杨坚 B.忽必烈 C.赵匡胤 D.朱元璋31.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这部小说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32.2010年本应雨水充沛的云南曲靖却遭遇长达半年之久的干旱,反常极端天气正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六月飞雪”不再是传奇。

悲剧《窦娥冤》的作者是A.赵孟頫 B.汤显祖 C.关汉卿 D.辛弃疾3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设立军机处 D.制定行省制度34.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A.《资治通鉴》 B.《史记》 C.《金刚经》 D.《尼布楚条约》35.明朝时期,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体现为A.设进士科 B.开创武举和殿试 C.八股取士 D.扩大国学规模36.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最东端分别是A.临洮、辽东B.鸭绿江、嘉峪关 C.辽东、鸭绿江D.辽东、嘉峪关37.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设奴儿干都司②设驻藏大臣③设伊犁将军④设台湾府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38.电影《锦衣卫》的播出,让人们感受到明朝时期的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最突出表现是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权分六部C.设殿阁大学士 D.设厂卫特务机构39.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的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A.平定噶尔丹叛乱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40.“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贴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

这是周杰伦《本草纲目》中的歌词。

下列对《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二、非选择题:(40分)41.请将下列朝代与相应史实用线连起来。

(5分)隋朝设立锦衣卫、东厂特务机构唐朝贞观之治、诗歌鼎盛和安史之乱宋朝澶渊之盟和“国有根本,仰给东南”元朝地方设立行省制度明朝开凿大运河和修建赵州桥42.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社会进步。

在古代,我国有许多科技发明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它曾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它的设计原理和修建技术在现代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建造中依然应用,它是修建于什么时候的哪一工程?(2分)(2)它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十一世纪中期谁发明的什么?(2分)(3)它在航海上的广泛应用,为航海家们的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这项发明是什么?它是什么时候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2分)43.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2008年2月26日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被称为新一代的郑和下西洋。

请回答:(1)云南晋宁人郑和下西洋开始于哪一年?(1分)最远到达什么地区?(2分)(2)郑和七下西洋能够成功的条件有哪些?(4分)44. 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开封)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5分)上图是《清明上河图》(局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1分)(2)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1分)(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1分)(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2分)45.初一165班的同学计划以《感动我们的历史人物——明清反抗外来侵略篇章》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请你和他们一起来搜集资料:(1)明朝;倭寇之患——抗击倭寇(1分)(2)清朝:侵占台湾——收复台湾(2分)(3)清朝:入侵黑龙江流域——抗击沙俄(2分)(4)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46.阅读材料: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对世界的发展变化毫无认识,对内不断加强君主集权制度,使君主集权达到顶峰,对外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以通有无,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清朝前期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2分)(2)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人为的隔绝于世”的政策是什么政策?(2分)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4分)(3)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在清朝的哪一部小说中集中的体现出来了?(2分)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1分)(4)请你联系当今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说出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及产生的后果给予我们以什么启示?(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