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
摘要:所谓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指的就是一种新的中压变与配电设备。

本文对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该变电站的优点有体积小、成套性强以及可伸入负荷中心等,它能够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场所。

关键词: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结构;智能化技术
本文将要介绍的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一般情况下还会被称为组合式变电站或箱变,它是一种新式的中压配电、变电装置。

它最开始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60-70年代所推出的成套的户外变电所变电设备,它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取代原有的临街式变电所或杆式变电站。

对于这种变电站的研制,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

本文就将对其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智能化技术进行介绍。

1.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的结构
1.1分层分布式结构
这种分层分布式结构,是将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从逻辑上分成了两层,既间隔层与变电站层。

此外也有划为三层的,即间隔层、通信层以及变电站层。

这种系统具有根据变电站元件来进行断路器间隔的设计的特点。

它把变电站中一个断路器的间隔要用到的数据采集、控制与保护等功能都集中到一个测控单元中来完成。

这个测控单元能够直接的设置在断路器的间隔或柜上附近,相互间是靠特殊的通信电缆或是光缆来进行连接的。

这种模式系统体现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的发展趋势,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来连接的
电缆,同时也减少了在电缆传达信息时的来自电磁的干扰。

这种模式还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它能够实现变电站在出现部分故障时不会相互影响,而且使后期的扩展与维护变得更加方便,使大量的现场作业能够在设备制造厂中一次性都完成。

1.2集中式结构
这种集中式结构一般都需要使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同时还要将自身的i/o接口进行扩展,对变电站的数量与模拟量等信息进行集中采集,同时后期的计算与处理也是集中进行的,微机的监控、保护以及自动监控等都是分别完成的。

而这种结构模式所指的也并不是仅由一台计算机来完成全部功能。

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结构模式的微机保护、监控与调度等功能仍旧是通过不同的计算机来实现的,不过只是每一台计算机需要承担的任务会稍微多一些。

如监控机要同时完成数据采集、处理、人机以及断路器操作等各种不同的任务;除此之外,负责保护微机的计算机,则有可能还要同时负责保护多回低压线路等。

2.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
2.1变电站的传统运行方式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变电站在保护设备方面主要还是靠集成电路与晶体管来实现。

它的二次设备都是根据传统的方式来布置的:控制屏进行站内的监控,电力设备的保护则是由保护屏来完成的,而运动设备则需要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

2.2集中式自动化变电站系统
上世纪末的微机保护技术被广泛应用,让自动化的变电站系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那时所研制出来的自动化变电站系统是将计算机系统设置在了变电站的控制室中,使其成为自动化变电站系统的中枢,并另外设置了数据的采集与控制部件,用来进行数据采集与控制命令的发出。

微机的保护装置,除了保护部件之外,每一个保护柜都设有一个管理单元,它的串行孔是与数据的采集与控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用来进行各种信息的传送,显示并整定保护定值等。

这种集中式自动化变电站系统是造价低、结构紧密、体积小,适合小规模的变电站。

2.3分散式自动化变电站系统
因为集中式结构具有软件复杂、调试系统难、精度低、易受干扰、灵活性差等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变电站的现实情况,各种分散式的自动化变电站系统相继被研发出来并开始运行。

这种系统因为对主控室的面积进行了大幅度的缩小,使变电站的可靠性更高,组态更加灵活,而且检测与维修也变得更加方便,同时还能降低投资,这种模式已经成了当前变电站发展的趋势。

3.变电站的智能化技术
3.1变电站的智能化技术特征
从根本上实现了各种数据的数字化,实现了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和网络通信。

将智能化的电气测量体系运用到电压与电流的采集过程中,为将变电站装置冗余转变成信息冗余、完成集成化信息应用带来了动力。

智能化的变电站系统让原本分散开来的二次系统设
备,拥有了实现信息集成与合理优化整合功能的基础。

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变得更加的紧凑。

这种数字化的检测电气量的系统自身拥有重量轻和体积小等优点,能够有效的在智能化开关系统中集成,并按照机电一体化的变电站设计理念实施设备布置与功能的组合优化。

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实施统一的建模,在资源方面实行统一命名的方法,变电站内部、控制中心和变电站间完成了无缝通信,并简化了系统的配置、维护以及工程实施。

3.2高低压室关于防凝露的保护
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设置在户外的,所以要及时的对高低压室进行温度与湿度的在线信号监测,并及时的按照目前的温度与湿度值进行升温、除湿设备的启动与停止,防止有凝露生产,并有效的避免了高低压开关设备由于表面出现的凝露而导致闪络放电事故的发生。

4.总结
变电站的功能就是在电力系统中对电压进行改变、对电压进行接收分配与控制、对电力流向进行调整,它可以利用变压器把不同电压的电网连在一起。

在电力系统内部,变电站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出了一定的水平。

现在不论电压的等级如何,只要是新建的变电站,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自动化变电站系统。

而很多老的变电站也正在进行变电站的自动化更新。

如今电力系统对各方面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同时在变电站的智能化技术方面也作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江智伟.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陈振生.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智能化技术[j].江苏电器,2007(05).
[3]葛芸萍,杨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综述[j].内江科技,2008(01).
[4]李林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应用[j].华通科技,2007(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