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综合管理02.ppt.Convertor

海洋综合管理02.ppt.Convertor

第一节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及其沿革
海洋管理体制的构成要素:



机构设置
组织设计
职位设置
权责划分
规章制度
包括作为海洋管理主体的人和作为海洋管理客体意义上的海洋管理相对人。
包括维持海洋管理组织存在和运作所需的经费、海洋管理活动的资金开支等。
包括海洋管理组织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如场地、房屋办公用品、通讯器材等。
通过渔业与海洋部来协调实施
1980年,国家海洋局从海军代管转变为科委代管,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明确了国家海洋局直接隶属国务院建制,是国务院管理全国海洋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任务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海洋工作,组织、实施海洋调查,海洋科研,海洋管理和海洋公益服务。
1988年以后,国家海洋局形成了四个层次的管理系统:国家海洋局——海区海洋分局——海洋管区——海洋监察站。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民国政府才同盟军驻日总部签定了一项渔业协定,规定禁止日本渔船在我国沿岸12海里的区域内进行捕鱼活动,但还没达到限制其他国家的程度。
总体来讲,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海洋管理,渔盐管理尤为明显;在近代史上也有些管理,但法律、法规不全,又受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管理也往往形同虚设。
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产部门负责海洋渔业和渔船渔港管理;交通部门负责海上航运和港口管理;地质矿产部门负责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管理;冶金部门负责固体矿物开发管理;石油部门负责海洋油气开发及管理;轻工部门负责海盐管理;气象部门负责海洋气象预报;公安边防部门负责渔民出海和船舶治安管理。
第二章
中国海洋管理的
体制及其国际比较
第二章
中国海洋管理的体制及其国际比较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及其沿革
中国周边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
欧美主要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
海洋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一、海洋管理体制的概念
海洋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国家政府行政体制基础上的海洋行政管理的组织制度,它决定国家海洋行政管理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活动方式与方法。它是基于一国的海洋国情和国家海洋经济建设、维护海洋权益的需要而建立的,它是海洋管理权力的分配、管理的秩序、规则和方式的总和。
(九)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全球和地区海洋事务,组织履行有关的国际海洋公约、条约,承担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相关事务,监督管理涉外海洋科学调查研究活动,依法监督涉外的海洋设施建造、海底工程和其他开发活动。
(十)依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研究维护海洋权益的政策、措施,在我国管辖海域实施定期维权巡航执法制度,查处违法活动,管理中国海监队伍。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海洋出版社国家海洋局学会办公室中国海洋报社
国家海洋局机关服务中心国家海洋局北京教育培训中心
国家海洋局的局属机关
1.海洋与渔业管理相结合模式
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广东、海南是设立海洋与渔业厅(局)将海洋与渔业两项海洋事业合并在一起,由该厅(局)进行管理。该机构兼有海洋和渔业两种管理职能,受国家海洋局和农业部渔业局的双重领导。
2.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模式
河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机构改革中将地矿、国土、海洋合并在一起,成立了国土资源厅(局)。其中又分出海洋部门专门负责海洋综合管理和海上执法工作。
1964年,国家海洋局成立,为事业机构,没有海洋行政管理的任务和职能,体制上与气象局相仿,由海军代管。
10年文革,海洋管理机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三)20世纪80年代~本世纪初的海洋管理体制
2、地方海洋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1、国家海洋局综合管理职能的进一步加强
3、涉海行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海洋管理体制的沿革
(五)承担海岛生态保护和无居民海岛合法使用的责任。组织制定海岛保护与开发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无居民海岛的使用管理,发布海岛对外开放和保护名录。
(六)承担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按国家统一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拟订海洋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标准、规范,拟订污染物排海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组织、管理全国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和评价,发布海洋专项环境信息,监督陆源污染物排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
新加坡
交通及资讯科技部(简称交通部)为主,环境部、内政部、贸工部、律政部等相关部门为辅
印度尼西亚
国家海事委员会、环境部、内政部、农业部、交通部、矿产能源部、工业部、林业部、司法部和卫生部、海洋与渔业部
菲律宾
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农业部、海岸和大地测量局、海运管理局、能源部、渔业及水产资源局、环境与自然资源部
马来西亚
交通部、农业部渔政署、皇家海关和国税局、技术与环境部环境署等
文莱
工业及初级资源部渔业局;海关总署、皇家警察局、海军、首相署肃毒局等部门
中国周边国家海洋管理机构一览表
第三节欧美主要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
一、美洲主要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
二、欧洲主要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
美国
加拿大
英国
德国
荷兰
法国
波兰
国家
主要涉海机构
海洋环境保护司海域和海岛管理司
海洋预报减灾司人事司
纪委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机关党委审计办公室
国家海洋局的机构设置
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2.1988年国务院直属机构,仍旧为部委归口管理
3.1993年国家科委管理的国家局
4.1998年成立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为其部属机构。
5.2003年未变化
6.2008年未变化国家海洋局 Nhomakorabea国家海洋局
国家海洋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组织海洋科技研究的行政机构。
三、马来群岛邻国的海洋管理体制
主要海洋管理机构及职责
日本
总务省、农林水产省、国土交通省、(由原建设省、运输省和国土厅合并而成)、
环境省、外务省、经济产业省、文部科技省(由原文部省和科学技术厅合并而成)、防卫省(海上自卫队)。海洋政策本部及海洋政策担当大臣
韩国
海洋水产部
越南
交通部、渔业部、能源部、水利及水资源部、科技与环境部
(七)组织海洋调查研究,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海洋基础与综合调查,承担海水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应用与管理,管理海洋系列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拟订海洋技术标准、计量、规范和办法。
(八)承担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的责任。组织实施专项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的管理,发布海洋灾害和海平面公报,指导开展海洋自然灾害影响评估工作。
(一)承担综合协调海洋监测、科研、倾废、开发利用的责任。组织拟订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信息化规划、海洋科技规划和科技兴海战略,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并监督实施海洋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二)负责建立和完善海洋管理有关制度,起草海岸带、海岛和管辖海域的法律法规草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并监督实施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等相关区域的国内配套政策和制度,处理国际涉海条约、法律方面的事务。
二、中国海洋管理体制的沿革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的海洋管理体制
从中央到地方,是根据海洋自然资源的属性及其开发产业特点,分兵把口,按行业部门管理为主,基本上是陆地各种资源开发部门管理职能向海洋的延伸。
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水产主管部门负责海洋渔业的管理,交通部门负责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石油部门负责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管理,轻工业部门负责海盐业的管理,旅游部门负责滨海旅游的管理。
1980年开展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在沿海省市成立了临时的“海洋带调查办公室”,沿海省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海洋管理的分权,在各地方科委下成立了相应的海洋局(处、室)。
海洋油气行业,1982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渔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盐业,1989年成立盐业协会和中国盐业总公司。
课堂讨论
参阅教材30-43页,了解我国目前的海洋管理体制,并与其他国家海洋管理体制进行比较,试总结出我国海洋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三、中国现行的海洋管理体制
第一节中国海洋管理体制及其沿革
(一)中央管理部门综合、分管相结合
(二)地方管理部门形成三种模式
(三)行业管理体制有序向前发展
中国国家海洋局是管理全国海洋事务的综合职能部门。
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多数是从海上野蛮入侵我国,使万里海疆有海无防,海洋产业全遭破坏,海洋管理也被取消;
清朝政府虽然也有过渔业方面的管理,但时间不长。
二、中国海洋管理体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海洋管理
民国时期,帝国主义利用强加于我国的不平等条约,强迫我国“开放”通商口岸,控制我国主要港口,掌握包括引水的整个港口管理权,使帝国主义列强船舶在我国领海、内水横行而无法管理。
与海洋管理有关的系统有:国家海洋局海监系统、沿海公安边防管理系统、农业部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系统和渔船检验系统、交通部门港务监督系统、海事法院、海军和海关。
在历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海洋局机构设置的变化:
1964年,科委提出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中共中央委托海军代管;1980年,改由国家科委代管。
1.1982年国务院直属机构(计划---计委;经济---经委;海洋调查---海军)
海洋管理体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