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语评历史
鸦片战争前,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西方列强在全球 范围内侵略扩张,而作为中国统治者的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 浑然不觉,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危机四伏。鸦片战争 爆发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在此背景下, 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编译和撰写著作介绍西方,开 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知识梳理(二) 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原因:
英国蓄意要打开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其商品市 根本原因
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 虎__门__销__烟__。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_禁__烟__的决心
(2)经过: 1840 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和士兵开 进广州 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1842年8月29 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借口
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__场__ 清政府拒绝了列强的修约要求
“_亚__罗___号__”事件
(2)经过: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 1860年8月占领天津,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圆明园 后, 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2.19世纪中期的中国
政治 停留在封建社会,君__主__专__制__统治依旧顽固 经济 自给自足的_小__农___经__济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科技 科技落后,处在传统状态
作战能力低下,主要使用的是_冷__兵___器_,远远落后于 军事
英国的热兵器 阶级 社会阶级矛盾_激__化__,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3)结果: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①《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 平等条约。 内容:被迫割让 香港岛 、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 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 虎门条约 》。1844 年,美国、法国先后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 望厦条约 》和 《 黄埔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 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结果: ①中国战败,英法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 通商口岸 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 ②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③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 《 瑷珲条约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 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 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从 《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 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思想
土人情等
影响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开中国近 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知识梳理(三) 开眼看世界
代表人物 林则徐
_魏__源___
徐继畬
著作 《_四__洲__志_》 《海国图志》
《_瀛__寰___志__略__》
内容
了解外国知识的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
西洋各国消 “百科全书”, 界上近80个国家的
息情报和国 提出了“_师__夷__之___ 地理位置、历史变
际知识
_长__技___以__制__夷___”的 迁、经济文化、风
知识梳理(一)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19世纪中期的世界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逐步确立。 (2)经济: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在英、法、美 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外交:争夺殖民地,西方列强在全球范围内侵略扩 张。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 东北 和 新疆地区。美 国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 头指向了 中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