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岩土勘察是建设工程时的基础性工作,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率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勘查工作是否详实,而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技术,若想提高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新技术,那么就要对理论以及规范、规程的学习进行加强,以便来提高工作质量。
在对岩土勘察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精心的对待勘察工作,提出的资料要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展的工作要认真细致的完成,注意对经验的积累,不断地总结提高,准确无误的完成岩土勘察的工作。
文章主要针对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了分析,供同行们参考,希望引起重视。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3-0064-02
一、岩土勘察的定义
岩土勘察是一种编制文件的勘查活动,主要就是根据所要建设的工程的要求来对建设场地进行分析、评价、查明它的地质、岩土工程的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特征。
1.1岩土勘察的分类以及应用
按照所需要勘察对象的不同将勘察分为铁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工程勘察,大型桥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工业建筑工程勘察、民用建筑工程勘察和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且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指的就是水电站和水工构造物的勘察。
因为铁路工程勘察、港口码头工
程勘察、大型桥梁工程勘察、公路工程勘察等工程勘察更具重要性,且需要很高的投资造价,所以国家都对这些工程勘察分别制定的各自的勘查规范、技术标准和规程等,且这些工程勘察被称为工程地质勘察,所以说岩土勘察主要应用在建造医院、学校的校舍、住宅楼宇、工业厂房还有地基的处理、基坑、边坡、堤坝等工程的施工方面,或者是管线的架空都会应用到岩土勘察。
1.2岩土勘察的内容
岩土勘察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要调查工程建设地的地质,进行测绘、勘探,继而对土样进行采取,试样、进行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依据种种手段对工程进行的土地地质条件定性并且分析评价,最后对不同阶段需要的报告文件进行编制。
二、在岩土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2.1勘查的依据不充分
根据《岩土勘察规范》中规定,在进行勘察时,要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特点。
但是在实际进行岩土勘察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投机取巧的行为,勘察单位没有按照工程的特点及地形进行勘察,没有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荷载情况就胡乱编制勘察报告,致使报告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最终还是要补勘。
2.2第一手资料质量不过关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是需要结合所需建设的场地特征进
行针对性的设计,这就需要在岩土勘察的时候,要把收集到的室内、
野外的零乱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这对岩土勘察工程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对于统计的定义和理论不确定
在统计、分析岩土参数的时候,有些时候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就参与了统计,后果就是导致误差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也随之变大,得出的结论往往对场地的分析不正确、不合理。
(2)岩土参数的取值不准确
片面的理解了岩土参数的标准值,不管什么样的岩土参数都提供标准值,这是非常不准确的。
对于一些工程的特性指标务必要提供基本值、标准值和特性值,像岩土的一般性,只要满足统计物理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就可以了。
2.3勘察报告没有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情况
勘察报告是要根据所需建设工程的具体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后得出的结论,但是近年来,很多勘察报告没有实际上的内容,只是越来越多的没有用的空话,没有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没有很详细很具体的研究分析,没有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设计施工时真正需要的内容。
2.4岩土参数选择不正确
由于岩土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试样采取、运输、加工扰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试验仪器和操作方法的差异性及试验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测试结果失真难以避免。
故加强土工试验问题和试验成
果的综合分析必不可少,这样才可能避免相关指标问的矛盾,有的勘察人员对试验成果根本不进行分析评价,有的勘察报告提供的有关参数自相予盾,如原位测试结果与土工试验成果相差太大而不分析原因。
2.5不重视水文地质方面的问题
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但也是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二者关系极为密切,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在勘探成果内因为很少直接涉及水文参数的利用,水文地质问题往往只被认为是象征性的工作,在勘察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
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研究不深入,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经常发生由地下水引发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问题,令勘察和设计处于难堪的境地。
笔者曾经遇到某厂房工程,勘察报告建议设计人工挖孔桩工程,场地浅部土层为孔隙潜水,而场地部分地段土层有承压水存在,勘察报告根本未提到,在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有近一半桩无法施工,给业主方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勘察中加强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工程勘察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工程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及其影响,更要提出预防及治理措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
水文地质资料,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由于缺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主要应考虑以下内容。
(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3)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
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三、解决对策
3.1确定勘察依据
若想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的完成,首先就要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制定好准确合理的勘察纲要。
因为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文件,是勘查工作的重要保证。
要保证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报告中存在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要逐一审查,绝不能马虎,尤其是要对基础选型的论证、施工场地的稳定性评价以及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堤防等等,一定要审查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
然后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性质进行准确的分析、确定,例如说,勘探孔深度小,勘探间距宽的,需要地质性质好、埋藏浅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大、勘探间距窄的,
一般都是地质性质差、埋藏深厚度小的地区。
要对野外地层划分详细,详细划分包括对地层的湿度不同、状态、颜色不同还有钻进的难易程度不同,岩心的采取率不同划分,地层划分的好有助于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真实准确的地质资料;如果进行多孔作业,就要采用统一的编制形式,这样可以避免野外资料在分层、定性、描述等方面不统一,造成更大的麻烦。
3.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是需要多方面合作完成的,现场的技术人员和报告编写人员共同完成,很多勘察单位实行分工制度,这是不利于资料的编录的,实行分工制后,现场技术人员只是把现场编录和原始班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了,而报告编写人员对现场并不了解,所以这样就导致了脱节。
在进行资料编制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异常或者矛盾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没有任何错误,才可以进行编制,而在编制的同时,编写人员进行自检且校验人员同时进行校验,做到没有一丝一毫的纰漏。
3.3对于勘察测试的方法和手段要选取正确的且合理的
选择勘探方法就是要根据所勘探的地基土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说静探应用在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浅的地方,因为静力触探应用在这种环境里,可以很准确的反应出地基强度性质;在山洪冲击的地方,就要使用贯入试验的方法,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层土颗粒比较粗,地下水位埋藏的比较深,如果采用静探,那么强度变
形指标就会不准确,会偏高一些,所以在砂土、粉土、黏性土上勘察要使用贯入试验。
四、岩土勘察的重要性
因为岩土勘察主要勘察的是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基,地基具体指建设场地的岩土体,岩土体是自然界经过长时间的变化而形成的,根据地区地域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建设场地也具有很高的多变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
所以说,在设计和施工建设前,要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对岩土的勘察,岩土勘察的结果报告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岩土勘察的报告质量也是整个工程质量的保证,所以说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要想做好岩土勘察的工作就要在进行岩土勘察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理、完善的解决。
五、结束语
在工程施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岩土勘察,岩土勘察主要就是对所施工的场地岩土体进行勘查。
因为勘察报告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最重要的依据,所以岩土勘察报告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
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前务必要按照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文章对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