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护理常规

颈椎病护理常规护理问题/关键点1.呼吸困难2.窒息(血肿压迫气管、咳嗽、咯痰、喉头水肿、肺不张、误吸)3.出血4.疼痛(咽痛)5.颈托护理6.牵引的护理7.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脊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内固定松动移植骨块滑脱)8.躯体活动障碍(压疮、便秘、下肢挛缩畸形、受伤的危险)9.药物(波尼松)10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神志、生命体征、疼痛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4家庭支持情况5体重、营养状况6过去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7目前有无皮肤局部感染灶,有无鼻窦炎、牙龈肿痛、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8活动能力9症状: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行走不稳、眩晕、颈部活动受限、严重时截瘫持续评估1神志、生命体征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4病情及主要症状◆疼痛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疼痛的诱发因素,疼痛的进展情况◆感觉异常:部位、程度、性质◆活动受限:颈部活动受限,四肢肌力可能下降,行走不稳◆排便功能障碍5颈托或枕颌带,颅骨牵引情况6实验室检查结果7 放射检查结果:X线、MRI、CT8手术方式干预措施1 体位与活动颈椎病患者适当行走,注意安全,防坠床跌倒。

颈椎骨折或脱位必须绝对卧床,颈部制动,颈托固定或枕颌带牵引,轻微轴线翻身,确保头颈肩一直线;搬运时应采取平板搬运或三人平托法,颈部固定制动,保持患者身体轴线平直不扭曲。

2 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糖尿病者控制饮食及水果,多饮水。

3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从心理上认清接受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可让患者和家属与同种手术成功的患者交谈。

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4 呼吸道护理劝服戒烟,有肺部疾病尽早治疗。

指导作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预防感冒。

5疼痛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宣教疼痛的评分方法,疼痛引起的原因及减轻疼痛的方法,如药物控制,理疗。

颈椎骨折患者可采用枕颌带牵引或颅骨牵引,减轻疼痛。

6 安全患者有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行走不稳等须注意安全,防坠床跌倒,避免热敷,防烫伤。

7 排便护理截瘫患者排尿障碍予留置导尿,注意预防尿路感染。

如有便秘,可使用开塞露塞肛。

大便失禁,注意保护肛周皮肤。

8 颈托护理◆检查颈托是否合体,对软组织有无卡压,对皮肤有无摩擦,固定带是否牢固。

◆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松紧是否合适。

◆保持颈部皮肤清洁、干燥。

颈托内垫棉垫(或棉布),每天更换。

◆侧卧时,垫高头部,高度与肩膀同宽,使头,颈和躯干保持一直线。

◆平卧时,垫高头部2—3cm,使头、颈、躯干保持一直线。

意识清醒配合的患者可打开颈托,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

9 牵引护理可分为枕颌带牵引和颅骨牵引。

◆床头抬高遵医嘱,观察牵引是否确实有效。

◆颈椎骨折或脱位已复位时,在颈部和两肩之下垫薄枕头,头颈位置严格遵医嘱。

◆牵引重量根据医嘱调整。

◆颅骨牵引针眼一天2次用安而碘消毒,预防针眼感染。

◆枕颌带牵引时,予以内衬小毛巾,注意下颌及两侧耳廓卡压处皮肤有无发红皮损。

◆如发现有过度牵引危象(表现为肌肉痉挛,不正常运动或不对称的眼球活动)或牵引松弛无效及时通知医生,减少重量。

10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指导,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准备合适的颈托,手术当日带入手术室。

◆颈前路手术者遵医嘱行气管推移训练:指导患者用右手拇指将颈前方的气管从术侧(一般为右侧入路)向对侧缓慢柔和推移,循序渐进,每次15—20min,注意勿损伤皮肤。

◆颈后路手术者理全发,术前进行俯卧训练以适应术中长时间俯卧。

◆能演示轴线翻身动作及功能锻炼方法。

◆床上练习大小便。

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2神志、生命体征、疼痛、心电监护、氧饱和度、尿量、血糖值、患肢肢端的血供活动感觉情况3 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4患者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5对活动的注意事项了解程度及配合情况6颈托固定情况7两肺呼吸音,咳嗽,咳痰能力及痰的性质、量、色8患者的活动能力,观察四肢活动感觉情况,并与术前作比较9观察切口敷料,切口敷料及切口愈合情况,观察有无下肢皮下血肿形成10切口负压管引流量、色、性质11观察切口疼痛、咽喉疼痛、后枕部疼痛情况。

观察止痛药的作用及副作用12留置导尿,尿液的量、色、性状;停尿管后排尿的情况13放射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14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15观察说话语调有无改变,有无嘶哑,喝水有无呛咳术后干预措施1 体位于活动平卧位,颈部制动,颈托固定,每2小时轴线翻身。

术后早期进行四肢的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

按医嘱决定床头抬高或下床的时间。

颈托护理同术前干预措施。

2 饮食术后6小时可进流质,视咽部疼痛情况逐步过渡到普食,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

高蛋白饮食。

避免高脂,辛辣饮食。

3 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4 呼吸道管理◆监测氧饱和度,观察双肺呼吸音,观察有无喉鸣音。

◆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一般予鼻导管吸氧2—3L/分。

◆床边常规备吸痰装置◆常规雾化吸入,鼓励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咳痰困难者,肺扣打PRN,必要时吸痰。

◆如有胸闷、胸痛、气急、氧饱和度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

5 疼痛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

◆宣教疼痛的评分方法,疼痛引起的原因及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药丸控制,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减轻心理负担。

◆预防性用药静脉镇痛泵使用。

观察静脉镇痛泵的作用及副作用。

◆疼痛〉5分,针对疼痛引起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疼痛原因明确按医嘱尽早给予止痛药,30分钟后观察止痛效果。

◆术后按医嘱尽早给予甲强龙,可防治咽喉疼痛及因神经根水肿引起的疼痛。

◆咽痛给予雾化吸入,鼓励多饮水。

后枕部疼痛,给予颈托内衬垫巾。

切口疼痛一般不明显。

6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渗液。

切口渗液时,协助做好分泌物培养,加强换药。

◆观察切口周围及颈部有无肿胀或软组织张力增大,如有局部明显肿胀,应马上检查引流是否通畅。

如患者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应马上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做p好切口敞开引流的准备,避免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

7切口J—P管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观察引流量、色、性质,保持引流呈负压状态,当引流量少于50ml/天,常规予术后48—72小时拔引流管。

8导尿管的护理◆观察尿液的量、色、性状。

◆间歇夹尿管,训练放射膀胱或自动膀胱,尽早停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

◆留置尿管者一天2次会阴护理。

9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观察激素的副作用(如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糖、低钾、低钙、应激性溃疡、精神性兴奋等),同时要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10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喉头水肿、血肿、肺不张、窒息:观察呼吸音、呼吸频率节律、咳嗽咳痰、氧饱和度情况;观察有无气管移位、咽喉部有无红肿痛、有无误吸及痰液堵塞,观察伤口引流是否通畅,有无形成切口皮下血肿;倾听患者主诉有无胸闷窒息。

如患者有憋气、呼吸急促、表浅,提示有喉头水肿的可能,须严密观察,妥善处理;颈椎前路手术者,如出现呼吸困难,颈部增粗,提示为颈深部血肿压迫气管所致,应立即配合医生床旁剪开缝线,放开积血;颈椎后路手术出现呼吸困难,多为局部血肿压迫或水肿所致,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气管插管;对不伴有颈部肿胀的呼吸困难,多系喉头水肿所致,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气管切开。

术后48小时内床边常规备气切包及吸痰装置。

◆出血:观察生命体征、切开敷料、切开引流、尿量、面色、末梢循环。

CBC等,补充血容量。

◆脊髓神经损伤:观察伤口引流的量、颜色、性状。

观察切口渗液的量、颜色、性状。

观察有无头晕情况。

如引流液量多、色淡,或停引流管后,切口渗液多,色淡应及时通知医生。

如为脑脊液漏,应让患者床头抬高,引流管暂时不用负压;颈后路手术切口加压包扎,及时更换敷料,预防颅内感染。

◆切口感染: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渗液,切口及时更换敷料。

◆肺部感染:两肺呼吸音、咳嗽咳痰情况;体温,血象,胸片变化,鼓励有效咳嗽深呼吸,鼓励饮水,卧床时鼓励床上活动,病情允许时尽早下床。

◆泌尿系感染:尿液的量、色及性状,停尿管后有无尿路刺激症及尿潴留或尿失禁;鼓励多饮水,保持排尿通畅。

按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或膀胱冲洗,每日1—2次。

病情允许时,尽量起立或站立排尿。

◆肺栓塞:观察神志、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胸闷胸痛情况。

典型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意识改变。

但有些患者缺乏典型症状或无症状,不注意时易被忽略。

如有明显低血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有明显的诊断次要指标(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可以初步诊断,应密切观察,并应开始治疗。

预防,患者抬高位放置,小心搬运,预防感染和防治休克,给氧。

治疗以症状为主。

呼吸支持疗法,头部降温,脱水疗法,镇静剂,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激素、抑肽酶、利尿剂,严格控制晶体液量,加强抗感染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下肢有无疼痛、肿胀、静脉扩张、腓肠肌压痛。

预防,加强小腿肌肉静态收缩和踝关节的活动、理疗、预防性抗凝治疗,避免在下肢静脉输液。

超声有助于其诊断。

血栓形成后,避免患肢活动,忌做按摩、理疗等,按医嘱予抗凝溶栓治疗。

◆内固定松动、移植骨块滑脱:宣教颈部制动,颈托固定,轴线翻身,术后卧床,按医嘱决定床头抬高及下床。

◆压疮: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尤其注意尾骶部、坐骨结节、大粗隆部,肩胛区及跟部皮肤情况。

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抬臀。

◆便秘:评估患者的饮食结构、排便习惯、目前的排便情况、活动情况。

很多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怕造成别人麻烦,应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宣教便秘及便秘防治的相关知识,宣教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

◆下肢挛缩畸形:卧床期间定期被动活动下肢关节,休息时置下肢于近伸直位,保持踝关节在90度左右,防止下垂。

◆骨质疏松:预防为主,截瘫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

适当日光浴。

◆坠床跌倒的危险:卧床时加强床上功能锻炼。

请康复科医生协助患者功能锻炼、正确下床。

初次下床需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活动时有家人陪护。

地面防滑。

选择防滑鞋。

避免裤腿过大过长。

教育◆体位与活动轴线翻身,颈部制动,颈托固定一般3个月。

术后功能锻炼。

◆饮食鼓励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高脂、辛辣饮食。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劝导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

◆保持大小便通畅。

◆说明颈托固定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介绍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

◆指导患者定时门诊复查,并说明复查的重要性。

如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来医院就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