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1。
概述本工程设计为F区一层取样间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2.设计依据及参数2.1 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年版)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医药设计技术规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2001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甲方提供的资料及技术要求2。
2 设计参数2.2 室外气象参数: (依据深圳地区的室外气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9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30.1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1。
0 ℃大气压力: 1003.4 hPa室外风速: 2。
1 m/s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6 ℃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0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7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4 ℃大气压力: 1017。
6 hPa室外风速: 3。
0 m/s3.0设计概要:3.1空调系统设计本工程净化区采用的空调系统形式均为全空气风道式中央空调系统, VRV室外机承担室内冷热负荷。
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经粗效(G4),中效(F7)和高效(H12)三级空气过滤器后送至室内.主要房间室内空气采用顶送,下侧回或下侧排的气流组织方式,送风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送风口,吸风口采用铝合金条形风口+回风过滤网。
为了确保洁净区域的洁净级别,净化空调系统的高效空气过滤器设置在送风系统末端。
本工程空调机组采用卧式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净化区域的空气处理机组是由新回风混合段、粗效(G4) 过滤段、表冷段、风机段、加热段、中效(F7)过滤送风段及相应仪表组成;舒适性区域的新风机组是由新风段、粗效(G4) 过滤段、表冷段、加热段(自带电加热)、风机段、中效(F7)过滤送风段及相应仪表组成。
空调机组的壁板均采用双层金属壁板(外壁板涂膜)中间3~5cm厚聚氨酯发泡剂充实组成。
净化机组内壁及水盘采用不锈钢材质。
空调系统的风管采用镀锌钢板,风管的保温采用铝箔玻璃棉、净化系统采用难燃B1级橡塑海绵,外贴铝膜.空调系统用冷媒为410A环保冷媒;由室外VRV制冷主机提供;.3.2通风系统设计本工程通风系统服务于洁净生产区域.3。
3 除尘系统设计对于生产区部分有除尘要求的房间,在房间房内设置单向流称量罩。
3.4系统控制、节能设计净化空气处理系统的总送风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根据风管流量设定要求来调节变频器改变送排风机的转速,从而维持系统送回风量的恒定。
净化空调系统总回/排风管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调节表冷器的冷水电动二通调节阀和加热器的蒸汽电动二通调节阀的开度,来实现房间温湿度的恒定。
不同净化级别之间、净化区与外走廊之间设有就地微差压计.3。
5 消防防火设计风管穿越机房、楼板及防火分区均安装防火阀;所有防火阀和风机与火灾报警系统连锁。
4。
0系统概述AHU—101为称量间的D级净化空调系统,系统送风量5200m3/h,新风比为16%。
4。
1公用工程耗量冷量: 32 kW(410A冷媒)电量: 10 kW(装机容量)施工说明1.0 综述1.1 本工程中的设备安装、管道及管件的制作、安装、检验,除应符合下列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施工说明的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71-9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42-2002。
1.2 标高1。
2.1 吊顶标高2.6米。
1。
3 风管标高3.2米.2。
0 通风空调工程2.1 施工程序和施工配合2.1。
1 通风柜在净化区上方吊装.2.1。
2 轻质吊顶内的风管安装和保温工程应在吊顶施工前完成,同时一般应在配管工程之前进行。
2。
1。
3 空调通风系统类别:本工程中净化空调系统为中压系统,一般舒适性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为低压系统。
2.2 通风、空调(包括净化)系统的制作安装2。
2。
1 通风、空调系统风管采用镀锌薄钢板制作。
通风、空调风管壁厚按GB50243-2002表4.2。
1—1选用。
2。
2.2 矩形风管弯头尽可能采用内外弧形。
2.2。
3 法兰垫片空调通风系统采用橡胶板或闭孔海绵橡胶板,厚4~6mm,宽度同法兰,垫片擦洗干净后用粘结剂贴在法兰上,楔形接头.2.2。
4 软接管通风及空调设备与风管连接处均设软接管,软接管材料采用光面人造革,或涂胶帆布,光面朝里,凡未注长度者按150mm制作.2.2。
5 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注明开关位置。
保温风管上的调节阀应采用保温型,净化系统风阀内表面应镀锌或喷塑处理.2.2.6 防火阀安装风管防火阀应单独设支吊架,防火阀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风管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穿过处的空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填塞。
2.2。
7 风管清洗净化系统风管安装前先用中性清洗液将内表面洗刷干净,干燥后两端开口处用塑料薄膜和胶带密封,并贮存于清洁处,在安装前应防止风管内部被再污染.2。
2。
8 高效(亚高效)过滤器未待安装不得开箱,其安装必须在洁净室内各专业安装工程结束,洁净室清洗擦净,并全面清扫吹洗风道系统达12小时后才能进行。
2.2.9 高效(亚高效)过滤器风口安装在吊顶上安装一般采用4点(一个标准型风口)或6点(1个半或2个标准型风口)带花兰螺栓吊杆拉紧的方式.吊顶与风口翻边间用闭孔海绵橡胶密封垫.百叶风口连接支管上无定风量调节阀的均安装对开多叶风量调节阀。
2。
2。
10 各类排气罩及房间内的除尘风管的安装位置及高度除本设计图中已有规定外,其它均根据工艺操作要求现场定位,风罩支架不得设在影响操作的部位;室内明露的除尘及排风风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2。
2。
11 风管支吊架制作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K132。
风管穿越屋面处应设防雨罩.露天设置的风机电机应加设防雨罩.2。
2。
12 空调箱的基础均采用20号槽钢,并由施工单位按空调设备厂的要求制作。
2。
2.13 现场组装的空调机组应做漏风测试,漏风率应符合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14294有关规定.2。
2.14 风管系统在保温前应按其所属压力等级进行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规定。
2。
2。
15 凡设有层流罩周边均需设透明PVC网帘,网帘高度现场确定。
3。
0 风管保温3。
1 保温范围:所有空调系统的送、回风管、新风管及排烟管;3.2 保温材料净化空调风管保温材料为难燃B1级橡胶塑料板,密度55±10kg/m3,导热系数<0.035W/m.K,湿阻因子>7500,氧指数>32,外贴铝膜;3。
3 保温厚度:室内、外风管均为32mm。
3。
4 保护层:室内外明露的保温风管用厚度为0.6mm的镀锌钢板作保护层.室外风管保护层接缝及螺钉孔用密封胶密封.3.5 刷漆所有系统镀锌钢板风管内外壁不刷漆,在咬口、铆钉等锌皮脱落处刷环氧防腐漆一道。
空调箱底部型钢支架刷红丹防锈漆一道,黑色调和漆两道.所有支吊架刷红丹防锈漆一道,灰色调和漆两道。
镀锌薄钢板保护层外壁不刷漆.4.0 配管工程4。
1 施工配合凡管道穿墙、楼板处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预埋套管。
套管内径比管道外径20~30mm,楼板套管上端应高出地坪50mm,墙面套管应与墙面两边的粉刷层相平.穿屋面处应设防雨罩。
4.2 配管工程一般说明及安装规定4。
2.1 配管材料冷媒管道均采用铜管管。
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4.2.2 管道连接方式无缝钢管与阀件作丝扣连接处采用加厚无缝钢管。
镀锌钢管及配件一般均以丝扣连接。
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管径DN≤32mm为丝扣连接;管径DN>32mm为法兰连接.4。
2。
3 管道坡度冷冻水及热水管道坡度i=0。
003,坡度逆流向向下.排水管道坡度i=0.01,坡度顺流向向下。
4.2.4 配管要求4.2.4。
1 空调箱冷凝水排水管上均设U形水封管。
4.2。
4。
2 冷冻水竖向主干管及系统最高处需设放气装置,在最低处设排污管.排污管端头设截止阀或丝堵。
4.2。
4.3 双金属温度计安装在小于DN50的管道上时,需将管道局部放大至DN50。
4.2.4.4 管道支吊架制作参见国标图集96T922.4.2.4。
5 冷冻水管支吊架处必须衬垫大于等于保温厚度的浸沥青弧形木块。
4.2。
5 管路清洗管路在试压前应先清洗排污2次,直到放出水洁净为止.管道系统清洗时,水流应不经过所有设备.清洗结束后卸下所有管道过滤器滤网,洗净后再装入。
4。
2.6 水压试验冷热水及蒸汽管道: 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
5倍,最低不小于0。
6MPa,在压力试验下,稳压10分钟,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再将系统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外观无渗漏。
4.3 保温及刷漆保温工程应在配管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4。
3。
1 冷冻水供回水管道保温材料: 橡塑管壳,难燃B1级。
蒸汽及蒸汽凝水管道保温材料:铝箔贴面离心玻璃棉套管.4.3。
2 保温层厚度冷媒管道保温50mm厚,外贴铝膜。
4。
3。
3 保护层及隔汽层做法机房及室内明露保温管道用0。
5mm厚铝板作保护层,室外管道铝板保护层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
5。
材质设备要求5。
1隔墙天花均采用玻镁彩钢板,厚度50mm,防火等级甲级.5。
2 灯具采用净化灯具。
5。
3高效过滤器散流器采用304不锈钢,高效静压箱及高效过滤器采用苏净产品.5.4地面采用环氧树脂地面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