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材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政治文化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其中某些制度脱胎于氏族社会,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学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教学中注意通过衔接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高中新课程。
因为所学知识比较遥远和枯燥,给学生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学生程度差异明显,同学新来乍到,一时不适应,这两点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理解宗族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作出贡献的先人的崇敬之情。
五、重点和难点重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六、教学过程导入:课件显示:通过漫画引出嫡长子继承制。
老师:嫡长子继承制是从何时起的呢?让我们通过本课来一探究竟。
我们这节课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夏商时期政治的特点。
•2.周分封制、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影响。
•3.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和老师一起开始学习。
【板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师:所谓“早期”,是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前的夏、商、西周政治时期,也就是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其基本特点在课前提示讲了:王权与神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那么他们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马上进入新课的学习来加以了解。
新课:一、夏商政治形式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知识点:夏商政治形式。
【板书】一、夏商政治形式师:在讲夏商政治制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家这一概念。
这个“国家”不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远古社会组织发展演变的结果,其演变主要经过了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这几个阶段。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是再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主要区域在长江和黄河流域。
那么,这一历史时期国家起源的突出标志是什么呢?生: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板书】1、早期国家阶段(1)出现:时间:约5000年前地点:长江、黄河流域(2)突出标志:金属器具、贫富分化、文字、城、礼制师:正是有了这些条件,金属器具让生产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贫富分化让社会有了不平等和压迫、城的出现有了军事防御和权利地位的象征,以及文字、礼制也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标志。
师:但是,由于这一时期距离现在的时间特别遥远,在加上当时的文字并不是用来记述历史事件的,所以我们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探究,都是通过一些神话传说来了解的,比如说什么三皇五帝的事迹,虽然后世的史书有一定的记载,但多数是通过神话传说来整理编撰的。
【板书】2、“帝”的传说(1)主要传说:三皇五帝传说(2)历史价值:师:同学们看教材,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纪》,其中记录了有关黄帝、尧、舜等最早的帝王们的事迹,传说中的黄帝以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安抚万民,又分置官员,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以及尧舜禅让的故事。
师:实际上,传说不是历史,神话传说尽管有后人夸张和添加的成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真实也还需要考证,但它保留着许多反映先民生活和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记忆。
书上讲传说中包含了很多历史信息,有着丰富的内涵,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学者对古史传说进行了细心的整理分析,甚至根据神话传说提供的线索进行考古调查,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收获。
师:同学们知道这一时期的政治权力更替方式是什么吗?生:禅让制。
师:对,就是禅让,或者叫做传贤,就是把部落联盟的位置传给贤能的人,尧年老的时候把位置传给舜,到舜年老时就把联盟首领传给禹,那么传给大禹原因是什么呢?生:大禹治水。
师:谁愿意给大家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生:传说很久以前,黄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
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
鳏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
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师: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功,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大,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根据断代工程,测定夏存在时间为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到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确立了王位世袭制,自此传贤变为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板书】3、夏朝的建立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1)建立:大禹治水,成为最高领袖(2)王位世袭制:传贤——传子,“家天下”的制度形成师:有人说,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现出的是独裁,禅让制是选贤任能,体现的是民主,因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
你是否认同此观点?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的出现使社会逐渐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
富裕的氏部部落显贵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开始建立早期国家机器。
“家天下”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反映了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
生:由于选贤与选能没有固有的标准,传位时容易引起混乱。
确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制改变了这一状况。
师:说得非常好,王位世袭制即“家天下”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私有制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王权的不可转移,由能更好地巩固统治,所以夏朝的统治才能延续几百年。
其王位的传承方式,即包括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四百余年的统治,不断地开疆拓土,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师:但是,当王位传到夏朝最后一个王桀的时候,他厉行暴政,最终报商汤带领各路诸侯所灭,就这样,夏朝灭亡了,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王朝,那就是商朝,我们接下来学习商朝的政治制度。
【板书】4、商朝建立及其政治特点(1)建立:商汤灭夏(2)政治特点:①族权与政权结合②神权与王权结合师: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代留给后世的历史余存有很多,包括大量的甲骨文,这些资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的信仰系统、制度文化和经济生活等。
这个商朝也沿用王位世袭制和一些其他的政治管理制度,总结起来商朝的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结合,即商代在王位世袭制基础上开始确立宗法制,即以商王以及贵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每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也就是说特权永远都是特定的家族的,其他人不可逾越;第二个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结合,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有商代刻有卜辞的牛骨的插图,商朝人崇信鬼神,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再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灼,甲骨的背面出现裂纹,叫做“兆”,然后根据这一裂痕来判断吉凶,比如说商朝的盘庚迁殷也是通过占卜来决定的。
师:这就是夏商时期的主要政治特点,除此之外,夏商统治者在政治管理之上还在中央设有相、卿等官员、在地方设侯、伯,这也为后来西周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
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西周建立,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在夏商的基础上所确立的,比如说分封制就是夏商的地方管理制度发展而来的,宗法制和王位世袭制和族权政权相结合发展而来的,并且西周也成为了奴隶制国家发展的顶峰时期。
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西周的政治制度。
【板书】二、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1)武王伐纣,商灭,西周建立(2)吸取商朝经验,推行分封制2、内容: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们进行分封受封者:亲族、功臣、先代贵族权利:成为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义务(目的):朝贡、军赋、力役;巩固政权3、评价:利:稳定局势、巩固统治弊:削弱天子师:公元前1046年,武王、姜子牙等,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
正所谓得天下易,守天下难,这时,周王朝领土空前扩大,但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为了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并借鉴了商朝对地方控制不力的教训,于是就推行分封制,这就是推行分封制的背景。
师:那分封制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就一起来看黑板上的表格。
我们先来看,周王有了天下的土地,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有什么样的权利呢?生:把土地和人民进行分封。
师:这里的周王我们就不说是义务,那周王通过分封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生:巩固统治。
师: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进行分封就是为了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从而极大地巩固自己统治的目的。
师:那受封者也就是分封的对象又有哪些人呢?生: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师:为什么要分封给这些人呢?生:因为王族是周王血缘最亲的人,比较值得信任;而功臣跟随周王建功立业,对他们分封是为了奖励他们,从而继续为王室服务;分封先代贵族是为了拉拢他们,减少新政权阻力。
师:回答得非常好,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西周的分封制呈现出多种类型,当时主要的诸侯国有晋、卫、齐、鲁、宋、燕等国,晋、卫、鲁、燕都是王族,齐国是功臣姜尚的封地,宋国是商纣王叔叔微子的封地,呈现出分封以同宗的亲族为主体,功臣、先代贵族为辅助,并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严格的君臣关系。
师:那诸侯又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呢?我们接下来看,诸侯对于周天子处于完全臣服,但是在封国范围内却是享有最高的世袭统治地位,并进行层层分封,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和人民继续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有向下分封给士,于是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严格的等级秩序。
诸侯除了享有这些权利之外,还要尽义务,那就是朝贡、军赋、力役等等。
师:那分封制又有什么样的利弊呢?生:利是巩固统治,弊是导致了后来的诸侯争霸,天子权威尽失。
师:对,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拓展疆域的作用,不仅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还有利于维系华夏文明,同学们看教材上写的,《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里强调的就是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东西周加在一块儿长达八百余年,是任何一个朝代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