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中的判断(二)
P 真 真 假 假
q 真 假 真 假
p∨q 真 真 真 假
2.不相容的选言判断
(1)含义: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可能
的事物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 言判断。
· (2)形式:要么p要么q(p∨q)。
p 真 真 假
q 真 假 真
· p∨q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1、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少提拔一 人。董事长:我反对。
A、有些东西,即使有足够的钱也不能买到,如友谊、健 康、爱情等。
B、如果没有足够的钱,那么什么东西也买不到。
C、有一件我买不到的东西,便说明我没有足够的钱。 D、有钱总比没钱好。
逻辑思维训练P110-C
3、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有 科学家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就重视预防和清除高速公路 上的信息垃圾,那么总有一天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法正常通行。
四、负判断
(一)含义:负判断就是通过否定某个判断 所得到的判断,又叫做判断的否定。 (二)形式:并非p(¬p)。
p 真 假
注意:负判断≠否定判断
¬p 假 真
人不都是善良的。 人都不是善良的。 并非人都是善良的。
并非P且q=? 并非P或q=?
(非p或非q) 某商场的商品并非物美价廉。=? (非p且非q)
直接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
二、分类
(一)以是否对称为标准: 1、对称关系;2、反对称关系;3、非对称关系。
(二)以是否传递为标准: 1、传递关系;2、反传递关系;3、非传递关系。
第四节 复合判断
复合判断是由若干支判断和联结项构成。 是包含了其他判断的判断。
一、假言判断
题干 = 如果要使学生有效使用计算机,就应给他们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p→q)
问题 = 找出与题干相矛盾的判断。(并非p→q ) 答案 = p且非q(学生有效使用计算机但是没上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课。)
逻辑思维训练P125(5)-C
4、古希腊哲人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下面哪一个选项与这句格言的意思最不接近?
逻辑思维训练P108(4):E
三、联言判断 (一)含义: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 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二)形式:p并且q(p∧q)。
p
q
p∧q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分析:“他很有钱,并且过得很幸福”这句话是假的。
1、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不可改变 的事实,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事实? 得鱼且 得鱼 得熊掌 得熊掌 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真 真 真 B、熊掌可得但鱼不可得。 假 假 真 假 假 C、如果鱼不可得,那么熊掌可得。 真 假 假 假 D、如果鱼可得,那么熊掌不可得。
A、小王和小李两人都得提拔。
B、小王和小李两人都不提拔。 C、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 D、如果提拔小王,那么不提拔小李。
逻辑思维训练P107(2):A
3、张三违章驾驶汽车,交警向他宣布处理决定:“要么扣 留驾驶执照三个月,要么罚款1000元。”张三对此表示反对。
如果张三坚持己见,那么张三实际上是在坚持什么?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罚款也不扣照。 D、既罚款又扣照。 E、如果做不到既不罚款也不扣照,那么就必须接受既罚款又扣照。
没有人爱每一个人;牛郎爱织女;织女爱每一个爱牛郎的 人。如果上述判断均为真,则下列哪项不可能为真?
(1)每一个人都爱牛郎。
(2)每一个人都爱一些人。 (3)织女不爱牛郎。 (A)仅(1)。 (B)仅(2)。 (D)仅(1)和(2)。 (C)仅(3)。
A
第三节 关系判断
一、什么是关系判断
下面哪一句话的意思最接近于科学家的警告?
A、总有一天,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法正常通行。
B、只要从现在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清除, 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一直正常通行下去。
C、只有从现在就开始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清除,
信息高速公路才有可能预防无法正常通行的后果。 D、如果有一天信息高速公路不能再正常通行,那是因此我们没有从
D、小王有实际工作经验,管理专业课考试不优秀。
P35—A
3、教学生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是很重要的,因此,学校应给学 生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观点?
A、只有有效使用计算机的人才擅长程序设计。
B、只有精通程序设计的人才能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C、一些有效使用计算机的人并不会编计算机程序。 D、绝大多数能编程序的人都能有效地使用计算机。
并非老张是诗人或画家。 =?
并非如果p就q=? (p且非q) 并非如果你去,就能完成这项工作。 =? 并非只有p才q=? (非p且q)
并非只有天才,才能发明。
1、“股评家要有准确预测的才能,如果预测之事 没有发生,也必须有巧妙说明的本领”。如果这一 判断是真实而符合逻辑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 真的?(即一定是假的) A、股评家可能做出错误的预测。 B、股评家可能没有巧妙说明的本领。 C、股评家如果没有巧妙说明的本领,就必须有准 确预测的才能。 D、股评家可能既没有准确预测的才能,又没有巧 妙说明的本领。
逻辑思维训练P31—D
2、某高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条件是有实际工作
经验,并且工科专业课考试或者管理专业课考试优
秀。小王没有被学校录取,那是由于: A、如果小王有实际工作经验,那么他的工科专业课 考试和管理专业课考试都不优秀。 B、小王只有工科专业课考试和管理专业课考试优秀, 才会有实际工作经验。 C、小王有实际工作经验,工科专业课考试不优秀。
p 假 真 真 假
q 假 假 真 真
p←q 真 真 真 假
1、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面哪一句话不是上面这句话的逻辑推论? A、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B、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C、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D、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B
2、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 到一切”。从这个观点可以推出以下哪个结论?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董事长的意思?
A、小王和小李两人都得提拔。
B、小王和小李两人都不提拔。 C、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 D、如果提拔小王,那么不提拔小李。
逻辑思维训练P107(2):B
2、总经理:我主张小王和小李两人中至多提拔一 人。董事长:我反对。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董事长的意思?
A、只有经过反省,人生才有价值。 B、要想人生有价值,就要不时地对人生进行反省。
C、一个人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一定反省了自己的人生。
D、一个人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他没有反省自己的人生。
逻辑思维训练P125(5)-D
论证与分析P181:E
二、选言判断
(一)什么是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可能的事物情况中至少有
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
(二)选言判断的种类 1.相容的选言判断 (1)含义: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可能的
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并且可以同时存在 的选言判断。
(2)形式:p或者q(p∨q)。
“得鱼并且得熊掌”为假,根据联言判断的真值表可知,存在三种逻辑可能, 即:1、如果得鱼,就不得熊掌;2、如果得熊掌,就不得鱼;3、既不得鱼 又不得熊掌。如图示。从表中可看出,鱼不一定必然可得,熊掌也不一定必 然可得,不能对其真假值做出确定性判断。由此,可排除AB,C为假设性判 断,由表可见,此判断也不一定成立。答案D。 逻辑思维训练P101—D
p 真 假 假 真
q 真 假 真 假
p→q 真 真 真 假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p←q
(1)含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不可Βιβλιοθήκη 少的条件的判断。 (2)特点:
①没有前件一定没有后件。②有前件不一定有
后件。③没有前件有后件是不可能的。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相互转换: (1)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就是p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2) p→q => ¬p←¬q ; p←q => ¬p →¬q
现在起重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垃圾的预防和清除。
C
4、当人们的财政状况陷入危机的时候,对钱的过分焦虑就会 使他们和靠近他们的人——如家人、朋友、同事不幸福。除非他 们的财政状况得到扭转,否则他们以及他们周围的人不会幸福。
如果上述判断为真,以下哪个选项可以合逻辑地推出来? A、只有严重的、令人担心的财政问题,才会使人不幸福。 B、令人担心的金融问题得到解决后,就会使人幸福。 C、那些没有严重财政问题的人是幸福的。 D、如果一个人不幸福,那么他肯定会有严重的财政危机。 E、如果一个是幸福的,那么他肯定不会有严重的财政危机。
(一)含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 在条件的判断。 (二)分类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
(1)含义:断定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
情况存在的足够条件的判断。 (2)特点: ①有前件一定有后件;②没有前件不一定 没有后件;③有前件无后件是不可能的。 (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墨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