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胚胎学--组织 ppt课件

组织胚胎学--组织 ppt课件

• 4) 肌浆网:即滑面内质网,组成:终池+纵小管。分 布于肌原纤维周围,走向与肌原纤维的长轴一致,纵 向排列于两条横小管之间,故称纵小管(L小管 )。 位于横小管两侧的纵小管膨大为终池。
• 无粒白细胞agpprt课a件nulocytes:
10
图:血细胞
ppt课件
11
有粒白细胞比较
ppt课件
12
无粒白细胞比较
ppt课件
13
3)血小板
blood platelet
• 由骨髓巨核细胞 质脱落而产生.
• 透明区(周围):
含环行微管束
• 颗粒区(中央):
含凝血致活酶
• 功能:参与凝血, 保护血管内皮
– 分子----肌丝-----肌原纤维-------肌纤维-----肌束--------肌肉
• 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是肌
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由1/2 I + A + 1/2 I构成
• 骨骼肌收缩机理
ppt课件
32
肌肉
ppt课件
33
肌丝
ppt课件
34
肌节
ppt课件
35
• 3) 横小管 ( T小管 ):肌膜向肌纤维内凹陷形成。 走向与肌原纤维的长轴垂直,缠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 围。相邻肌原纤维周围的横小管相通并开口于肌膜表 面。有利于神经冲动传导到每一条肌原纤维。
• 成骨作用:成骨细胞(来自骨原细胞):立方形,核大,
核仁明显,分泌基质(类骨质和基质小泡)、骨胶纤维,
随骨陷窝周围的细胞间质钙化而成为骨细胞.
• 破骨作用:破骨细胞:巨形(80um),多核,
» 与骨质接触面有许多微绒毛(褶皱 缘).
» 具破坏吸收骨质的作用
• 成骨作用和破骨作用相并进行,使骨组织不断 的吸收和重建,以适应器官的发育(例:随脑的
• 2.形态结构: • (1)肌细胞:多核共质体,核位于肌膜边
缘,由大量肌原纤维、肌浆、肌膜、核组 成
ppt课件
29
图: 骨 骼 肌
ppt课件
30
图:骨骼肌纤维
ppt课件
31
• (2) 肌原纤维:具横纹,分为粗肌丝和细 肌丝
– 细肌丝:肌动蛋白分子组成(L:1μ,Φ: 100A)
– 粗 肌 丝 : 肌 球 蛋 白 肌 丝 ( L : 1.5μ , Φ : 200A)
• 2.形态结构: • (1)肌纤维:梭形,核长椭圆形,核仁1~2,
含许多纵行排列的肌原纤维,无横纹,均质。
ppt课件
23
图:平滑肌纤维
ppt课件
24
2.结构
(2)肌细胞间以肌膜形成齿状突起和缝隙 连接,后者有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
(同步收缩)
• (3)以肌层的形式存在:肌纤维平行排
列,紧密接触,被疏松结缔组织联结成肌 层,内含神经、血管
• (4)分环肌、纵肌
• 3.功能:不随意肌,作有规律的缓慢而持
久的收缩;合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蛋 白多糖。
• 4.来源:间充质
ppt课件
25
图: 平 滑 肌
ppt课件
26
图:食道横切
ppt课件
27
图:空肠纵切片
ppt课件
28
(二)骨骼肌
• 1.分布:头、躯干、四肢的骨骼上,另有舌、 咽、食道、生殖器上
增大,头骨的曲度在不断的改变。)
ppt课件
7
6) 鱼类支持组织的特点
• 结构简单,哈佛氏系统无,无层次分明的 骨板,无明显的管道系统。
• 骨组织再生能力强,骨膜中成骨细胞分泌 基质。
• 种类多,骨与软骨之间有许多过度类型 (例如鳃盖骨和鳍条)。
ppt课件
8
(三)血液
• 1.组成
ppt课件
凝血酶
9
ppt课件
19
二.种类
•以细胞形态和功能分:
•横纹肌:骨骼肌(多核共质体,长柱形) 随意肌
»心肌(网状合胞体,短柱状,1~2核)
•平滑肌:(梭形,1核)
不随意肌
ppt课件
20
图:骨骼肌细胞
ppt课件
21
图:平滑肌细胞
ppt课件
22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构
(一)平滑肌
• 1.分布:内脏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管壁、血管和淋巴管壁、真皮等
2.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1) 红细胞(Erythrocytes):
• 圆盘状,7.2~7.8um,无核,高度分化.
• 含血红蛋白(血红素+球蛋白),功能.
• 细胞膜,为半透膜, 溶血, 血影
2)白细胞leukocytes:

球形,比红细胞大,无色
• 有粒白细胞granulocytes:
– (以Wright’s stain瑞氏染色分)
4)骨组织结构
ppt课件
1
图:长骨横切
ppt课件
2
图:长骨纵切
ppt课件
3
图:哈佛氏系统结构
ppt课件
4
图:骨细胞
ppt课件
5
毛细血图管:哈佛氏系统(骨单位)结神构经纤维
成骨细胞
哈佛氏管 哈佛氏骨板
骨细胞 破骨细胞
ppt课件
巨嗜细胞
6
5) 发生和生长
• 发生:膜内成骨(原始结缔组织内)和软骨内 成骨
ppt课件
14
3.血细胞的发生
• 三阶段: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分早、中、 晚三期)、成熟阶段
• 红细胞 • 颗粒细胞 • 单核细胞 • 血小板 • 淋巴细胞
• 造血器官:哺乳动物为骨髓、脾脏、淋巴结
ppt课件
15
3.鱼类的血液
1)红细胞(Erythrocytes):体大7~13u,有核,含血红蛋白(血红素+球 蛋白),可见不同发育阶段的未成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多)
• 4)血细胞的发生:由脾、头肾、肾间质等造血器官的成血细胞发育,无骨髓 (哺:造血器官为骨髓、脾脏、淋巴结),鱼类血细胞分化水平低,大多相 当于高等脊椎动物幼稚阶段晚期,可进一步成熟。
ppt课件
16
图:鱼血细胞
ppt课件
17
4.海产无脊椎动物的血液
(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
• 特点: • 1.)血细胞无色(除少数软体动物有红细胞
外) • 2.)血蓝蛋白于血浆中(含铜离子) • 3.)软体动物无凝血现象(无纤维蛋白),
甲壳动物有强有弱
ppt课件
18
第三节 肌肉组织
一.一般特性
• 1.组成:主要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细 胞间含少量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 2. 具有收缩性(含肌原纤维) • 3.来源于中胚层(肌上皮细胞来源于外胚层)
2)白细胞leukocytes: 有颗粒白细胞,有颗粒白细胞核偏位,数量较少。
• 嗜中性粒细胞:有颗粒白细胞中最多,趋化性,参与炎症反应 • 嗜酸性粒细胞:吞噬作用
• 嗜碱性粒细胞:含肝素,抗凝血 • 无颗粒白细胞, • 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60%,形态与血栓细胞难分辨,能产生抗体 • 单核细胞:数量很少,吞噬作用 • 3)血栓细胞thrombocyte:纺锤形,略大于红细胞的核,核大,凝血和吞 噬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