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商圈商圈融资关键词:商品交易市场市场模式市场商圈商圈融资(一)总体市场的发展阶段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成为世界商品交易市场大国以及交易额最大的国家,商品交易市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阶段(1979-1984):这一时期为集贸市场正名,并给予合法的地位,这一阶段集贸市场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第二阶段(1984-1992):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取消一些农副产品的统购和派购,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起步。
第三阶段(1992-1998):这一时期是批发市场数量型扩张时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8年全国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曾经达到10万个。
第四阶段(1998-2000):这一时期我国批发市场由数量型扩张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
由于没有完整的批发市场资料,本文仅用商品市场(包括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数据作一分析。
据统计,1998年城乡商品市场总数达到历史最高为89177个,其中农村商品市场达到最高为65050个,于是国家开始调整商品市场结构,截止2000年底,我国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共有88811个,消费品成交额为24279.6亿元,其中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共7728个,成交额为10518亿元。
第五阶段(2001-2004/12/10):从2001年开始,国务院决定进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与规范”,并将集贸市场作为治理整顿的重点。
其整顿的主要问题有: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商贩偷税漏税;藏污纳垢。
第六阶段(2004/12/11-2010):这一时期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时期,也是升级改造时期。
第七阶段(2011年至今):这一时期为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进入升级改造的新的时期,也是商品交易市场现代化时期。
(二)建材家居市场的发展阶段第一代大棚式的市场:1982年,16岁的车建新在常州、镇江、西安等地做木工活。
四年后,他借款600元创办了手工作坊,开始制作新款家具,很快就创办了第一个家具门市部。
第二代家居卖场:因地制宜改造租用场地,前店后厂。
到1991年,车建新投资100多万元创办了常州的第一家大型家具专营商场——红星家具城。
此后不到两年,他在常州又创办了5家红星家具城,走上了连锁化经营的道路。
第三代家居卖场:从1992年到1996年的四年间里,车建新在沪宁一线创办了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等近20家红星家具城,并于1994年8月成立了红星家具集团。
其后的几年间里,这些家具城又分别扩建成为了数万平方米的大市场。
第四代家居卖场:自建商场。
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车建新买地自建的商场已有15家,土地已经升值了20多倍,最高的30多倍,单是土地升值就达100多亿。
为了以较小的投入达到掌握商场物业的目的,在购地自建之外,车建新也更多采取了”委托管理”的建店方式。
即寻求与把握有待开发地块、物业的地产商的合作机会,红星美凯龙会在地产开发的最初环节介入,自己负责设计建店、招商和经营管理。
目前,红星美凯龙全国的60家店面中,“委托管理”形式的店面约半数。
第五代家居卖场:直到2002年底,红星美凯龙首次进京开店时,正式宣布进入“第五代品牌家居卖场”。
这个“第五代家居卖场”就是现在位于西四环岳各庄桥附近的北京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具建材广场,它的意义在于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居市场经营模式,在京城领先推出“商场化管理”新模式,首家宣称所有售出商品由市场负全责,代表了当时高档商场型家具建材专业卖场的崭新形象。
第六代家居卖场:2003年江苏常州红星世界家具广场诞生。
这是中国当时唯一一座具有国际一流生态环境的家居大卖场,也是首家挂牌“中国绿色生态家居示范商场”的家居大卖场,它标志着红星市场的建筑、装饰设计理念、风格和软硬件设施达到了世界家居流通业的领先水平。
第七代家居卖场—生态环保商场:其代表当属位于北京东四环大郊亭桥的红星美凯龙家居体验购物广场,其特点是实现了家居shopping mall,注重绿色环保,功能区域划分清晰,配套服务齐全,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搭建让消费者在居家生活领域“一站式购全”的服务平台。
同时,卖场内的实景样板房、实景布置,体现体验购物的感觉,把放心购物提升到舒心购物的层次。
第八代家居卖场—娱乐休闲家居卖场:景观卖场内有目前世界上少见的超长景观扶梯—“太空云梯”,天然塑造出瀑布式人流。
在商场的一楼到五楼,有盘绕楼层而上的“时光列车”,开启家居购物的轻轨时代。
而乘上完全绿色环保的高尔夫导购车,可以随意停在任何一家商铺门前。
(三)服装市场的发展阶段第一代最早的服装市场是露天衣架展示形式,最常见的是农村集贸市场。
第二代是街铺式服装批发市场。
第三代是集中式服装批发市场,以北京大红门、动物园服装市场群为代表。
第四代是综合式服装批发市场。
第五代是shopping mall式服装批发市场。
第六代是专业个性服装批发市场、主题服装批发市场,如北京天兰天尾货市场、天通苑尾货市场等。
第七代是“第三极服装市场”。
所谓“第三极服装市场”是指既不是“南极”—以制造商中心形成的服装市场,也不是“北极”—以经营者为中心形成的服装市场,而是以“第三极”—为服装制造商、供应商、采购商、中间经营户服务的“第三方服装市场”,为各类服装商品交易市场提供更细分的市场服务,具有较高层次的需求满足。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后,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下迅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目前,我国批发市场已有4000多家,其中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市场约为600家,大中城市70%以上的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流通。
新时期,在我国加速城镇化、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着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卫生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压力,需要加速升级和改造。
目前,我国批发市场正处在从第一代、第二代传统市场模式向第三代、第四代现代化市场模式的过渡阶段。
第一代市场是“露天市场”或者“马路市场”;第二代市场的功能从批发、零售扩展到价格形成、运输、仓储、集散、住宿等;第三代市场的硬件已有较大改善,有了一定的信息网络系统,规模明显扩大;而第四代市场就有了较现代化的商务与市场设施,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开始出现,集中度增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交易与服务中心,市场的功能比较齐全,中介服务机构大量介入。
此外,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群已经历了六代,武汉汉正街市场已经历了八代等,总之,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正进入升级改造的关键时期,新的一代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正在涌现。
商品交易市场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除了少数品种在期货市场交易外,大多数商品交易市场采取了多种模式。
我国成为商品交易市场模式最多的国家,据调研,我国现有35种市场模式(见图2)。
商品交易市场商圈分析(一)商品交易市场商圈的概念过去我们讲商圈,主要是指零售店或者商业城市的商圈,指某一商业体吸引顾客群的空间范围,具有点——线——面——流的特征。
近几年来,我们将这一概念也应用于批发领域,许多商品交易市场、或者市场集群也具有吸引消费流的辐射力,而且吸引供应商、采购商、代理商、消费者等,形成特有的商品交易市场商圈,这些商圈具有批发市场的特点,这些商圈既有实体的物理商圈特征,也有无形商圈的特征。
本文所指的“商圈”,是指集聚于一定地域或产业内的商贸业经营群体,最常见的商圈有商品交易市场、商业街区、物流园区、商贸服务业功能聚集区,以及包括上下游交易链条的供应链集群等。
(二)金字塔式的市场体系所谓金字塔的市场体系是指期货市场是市场的塔尖,但是市场数量少,交易品种也少,而相对的现货交易市场较多,交易的品种较多,数量也较多,类型也多。
但是,也有些专家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期货市场、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仅仅将以批发为主型的市场、以零售为主型的市场、集贸市场、菜市场、超市等归为现货市场,而将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准期货市场,按其设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就变成了准期货交易,而实际上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属于现货市场的性质,而准期货市场的设计,将许多电子交易市场引入歧途,而且国家不允许这种市场存在和发展。
笔者2011年的一篇博文《“准期货”将断送交易市场现代化前景》阐述了此观点。
如图3所示,右边的划分是正确的,左边的划分是错误的。
图4是我国“农产品金三角”市场体系图,左边是农民,通过600万经纪人、140万个农村合作组织、4300个龙头企业与“金字塔”市场体系对接,右边是消费者用户,与市场体系形成对接,其中70%-80%的商品通过批发市场进入消费领域,20%的商品通过集贸市场、城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进入消费领域。
(三)典型商圈案例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形成了许多典型商圈,具体来说,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物流市场商圈:江西洪城大市场商圈、山东临沂市场商圈、湖北武汉汉正街商圈、湖北宜昌金东山商圈、北京大红门市场商圈、江苏常熟商圈、山东庆云商圈、辽宁西柳商圈、云南昭通水富枫叶国际商贸城、重庆花木世界。
商流市场商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模式。
网上交易市场商圈:浙江网上交易市场、网上轻纺城。
股份制市场商圈:中国小商品城、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
会员制市场商圈:黄金市场模式、白银市场模式(中国银都)。
连锁市场商圈:义乌小商品市场模式、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模式。
拍卖市场商圈:重庆市生猪现货电子拍卖交易市场。
尾货市场商圈:北京六里桥尾货市场商圈。
旧货市场商圈: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中心商圈、北京旧机动车市场商圈。
市场服务中心商圈:山东胶州市场服务中心商圈、湖南攸县市场服务中心商圈等。
市场集群商圈:江西洪城大市场模式、浙江绍兴市场集群、河北白沟市场集群。
城市综合体商圈:湖北宜昌市金东山商业城模式;中国皮革之都海宁。
园区市场商圈:万贯国际五金机电城、中国教育用品采购基地。
街区型市场商圈: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模式。
外向型市场商圈:北京秀水街市场、中国小商品城、莫斯科格林伍德商贸中心。
智能市场商圈: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模式。
体验市场商圈:数字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模式。
资本运营+连锁市场:深圳农产品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交易市场的“1+5”盈利模式“1+5”盈利模式指“一个核心,五个基点”的模式。
“一个核心”,即市场需求价值创造结构体系。
“五个基本点”包括:利润对象—指市场提供服务的商户群体,他们是市场利润的源泉,它解决的是向哪些商户提供价值。
利润点—指市场可以获取利润的服务。
好的利润点:一要针对目标商户清晰的需求偏好;二要为构成利润源的商户创造价值;三要为商户创造价值,它解决的是向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