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与文言文翻译方法
(6)“变”指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 译。这往往用在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 难以解决时,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用修辞 或用典的地方,如《过秦论》中的“金城 千里”,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 城防”。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藩篱 (边防)、布衣(平民)、会猎(会战)、更衣(上 厕所)、山陵崩(死),这些词语如果照 直译出,反而不顺,甚至与原意不符。 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灵活 翻译,以使译文前后衔接, 上下贯通。
(6)并列词句带连词,连词前面不用顿(并列 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同、或、甚至、 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 并且、或者 ”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果有三个以上并列成分,连词只用在最后 两个并列成分之间。 ) a、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 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b、如果后天下雨,或者我突然有事,我就不能 到你那儿去了。
二、标点
1、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 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 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 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 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 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2、虽欲以汉为名,其实无所受命,何以见信于 众乎?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 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调整 译例1:虽然想把汉当做名声,那实际上 过去,使译句畅达。
没有被授命,怎么事, 可实际上并没有接受汉室的命令,凭什 么能被大家信服呢?
3、方望以为更始成败未可知,固止之,不听。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 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5)词语并列加语气, 要用逗号不用顿(带 有语气的并列词语间用逗号) a.什么黄花呀,木耳呀,干笋呀,蘑菇呀,满满 的装了一篮。 b.院子里有黄瓜啊,茄子啊,豆角啊,很是“丰 盛”。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 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 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 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 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 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 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标点高考链接
1、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 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 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13年山东卷) 2、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 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 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 顿觉神清气爽。(11年湖北卷)
三、翻 译(找出译文与原句的变化)
译例1:方望认为刘玄的成败还不可以测, 坚决阻止他去,隗嚣不听。
留:即保留(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 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 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 不译 (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②像朝代、 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 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 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 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词“于”等,使句意完整畅通。
1、夫兵,凶事也。宗族何辜! 译例1:打仗,是不吉利的事,宗族是多 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 么的无辜啊? 汇,将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 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
音节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活用 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 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 留:即保留 (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 连词“而”,有些重文或互文, 译例 2 :战争,是凶险的事,我们的宗族 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 可以或略去,或合并译出。 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 有什么罪过(为什么要遭此劫)呢? 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②像朝代、 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 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留、换、补、删、调、变。
•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 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 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 •
• • • • • • •
贾谊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读书属文 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 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文帝召以 为博士。 (《汉书· 贾谊传》) 1.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答:贾谊凭借擅长背诵读书写文章在郡里闻名。 2.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答:河南太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秀,就召他到自 己的官署,非常地宠爱(他)。 3.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答:(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 习过,(皇上)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顿号用法口诀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词语并列加语气, 要用逗号不用顿
并列词句带连词,连词前面不用顿
• 2、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 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 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 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 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