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于ABAQUS某车型钢板弹簧断裂失效分析及解决方案
基于ABAQUS某车型钢板弹簧断裂失效分析及解决方案
,
考虑 黄片间 的 非线性接 触
.
,
建 立 了钢 板弹赞装 配及 加 载状
,
态 的精确 有 限元 模型
通 过分析计 算得到钢 板弹黄接 近 实 际工况 的应力分布 和 弹赞刚 度
,
并 对 比试 验 数据
,
从 板 赞失效 的角度考 虑
提 出 了更 改方 案
,
为结构 改进提 供 参考 接触 分 析
关健词 : 钢板 弹黄; 有 限 元分 析 ;
。
前 面 提到 由 于 收敛 性 的原
,
因 主 簧 刚 度 与 试 验值 会有 较 大 的差 别
当 副 簧 与主 簧 完全 接触 之 后
试验 与 仿真数 据对 比
载荷 由二 者共 同承 担
。
板 簧 刚 度 数据对 比 见 表 1
表1
主 簧 刚 度 侧厄皿)
N) 试验 ( 3 3 77
.
组 合 刚 度孙 劝 m )
o花 t
坛s a t
h 初t
a
e h t
P 面比 e n
n o
山欧e s
~
K ey w
s d
le a f S P
幻。 g ;
丘山 te d
。吐
; 皿 司岁 15 ; A B A QU s
a t
c
t
n a
l s si y
1
引言
汽 车钢 板 弹簧 是 汽车 的关 键 减振 元 件
,
其 主 要 功 能 是 作 为 悬 架 系统 的 弹 性元 件 起 吸振和
4 ) 最 大应 力 为 9 6 3 M Pa (见 图 1
图1 2
刚刚 接 触 状态 主 簧 的 应力 图
3 图 1
完 全接触 状 态 主 黄 的 应 力 图
图1 4
极 限状态 主 赞 的 应 力 图
6 2
.
板簧 断裂 问题 解决 方案
1
、
增 加 摩 擦片 长度 缓解 应力 集 中
,
在 上述 三 种状态 下
,
如 图8
、
图
9所示
圈
8
板 簧 刚度 仿真 分析结 果
:
图
9
板赞 仿 真 刚 度曲线
5 3
.
试 验与仿真对 比分析
刚 度 曲线 对 比
(如 图 1 0
所示)
图 10
1
、
板 簧试验 刚度 与 仿真 刚度 曲线 对 比
图1
。
数据对 比 图
,
主 簧 与副 簧 刚 刚 接触 之前
。
,
两 曲线 曲 率有所 不 同
.
,
并非 高周 疲劳
,
排 除 高周 疲 劳原 因
,
摩擦 片 所致
从市 场 反 馈 的 资料可 得 出
空 载 状 况下
,
所有 板簧 断 裂位 置均 在 摩擦 片两端
,
,
且 断裂钢 板 为 四簧
,
。
主 簧 与副 簧 之 间 未接 触
。
副 簧 几 乎不 变 形
,
。
随 着装 载质 量 的 增 加
, ,
主簧 逐
,
如 图3 所 示
。
从 板簧 的断 裂情 况来看
我们 从 以下 三个 方 向展 开 分析
圈
3
板 赞 断裂位置
, ,
图
4
板 簧 断裂位 置 示意 图
。
3 1
.
疲 劳所 致
根据 失 效板 簧 的 宏 观 断 裂 形 貌
从 断 口 上分 析
。
为 低 周 疲 劳起 源
板 簧 的瞬 时断 裂 区 面
积较大
3 2
第七 届 中国 C AE 工 程分析 技 术年会 论文 集
基于
ABA OU S
某 车型 钢 板 弹 簧 断 裂 失 效 分 析 及 解决 方 案
刘博
,
( 长 城 汽 车股 份 有 限 公 司技 术 中心
: 摘 要 利 用A B
河北 保 定
。 7100
) 0
A Q u s 软件
.
,
以试 验 工 况 为墓 础
,
最 终 由 两者 最大应力为
,
共 同承 担
3
、
最 大应 力在 主 簧 最 后 一 片钢 板 上
图1 3 )
。
6 5 5 M P a (见
在 副簧完 全接 触之 后 达 到 极 限状 态
,
,
板 簧系 统承 受 的 载荷 由主 簧和 副 簧共 同 承担
,
最
。
大应 力在 主 簧 最后 一 片 钢板 上 即 四 簧摩 擦片 两端 附近 的 位 置
4 1
板簧 非线性仿真分析 特 点
利用 了边 界 条件非 线 性和 几 何非 线 性进 行 仿真 分析
,
使 仿 真更 加 逼 真
。
,
更贴近 试验状 态
。
利用 A B A QU s 隐 式接 触对作 为 处 理大 变形 问题 的 接触 边 界条 件
通过 设置 摩擦 函数
增 加 计算 收敛 速度
,
、
接 触算 法
,
圈
7
板黄试 验 刚 度 曲线
,
5 2
.
板簧 刚 度仿真
仿真 刚 度 曲线 初始 阶 段 呈 现 非 线性 趋 势
,
原 因 是 软 件 在计 算 初 始分 析步 时
收 敛 状态
46 7
一
第 七 届 中 国 C A 卫 工 程分 析 技 术 年会论文 集
欠佳
,
经三步 缩小 步长后 收敛
:
。
曲线后 半段大 致跟试 验得 到的 曲线趋势大 体一 致
B A
A QU s ;
B
a se
d
n o
A B A QU S t h
o
e so
t io n hi
n a
d f ra c
r o t
e
n a
a
l y sis
e a f sP fl
n i r
g
s
t m y se s
Li n BO
(R & D C
e n te r
f o
G
r ea t se
wa l Mo t
e
r
r l lt o m C Ol Pa D y T 七e A u
,
o
bi e l
,
匕e e n n g n 目 E
T
ec
hn o f o
y g
&
e R
A b.r t
ac t : e
r a
h
C e n te r o
fH b
e
e i Pr o
喇 由e e
,
0 7 10 0 0
Ba n g ) o di
Ba s
件 对 试验 进行 了 仿 真分 析
型
.
,
并对 仿真 结 果 与试 验 结果进 行相 关性 分析
。
,
标 定 板簧 的 有 限 元模
,
,
确保 仿真 模 型 的准 确 性
在此基 础上对 板 簧 的受力 情况 进 行 仿真 分 析
。
发 现 其结 构 的 薄
弱 点 并通 过 改进板 簧 的 结 构来 实现板 簧 的加强
。
,
。
,
。
擦 片 为橡胶 材料
,
厚度均 为 1
~
。
图 1 板 赞 系统 示意图
图 2 摩擦 片在 板 赞之 间 的位 二 示 意 图
3
板 簧 断裂 原 因分 析
市场 反 馈某 车 型主 簧 均有 断裂 现象
,
断 裂位 置 在 摩擦 片两 端处
,
,
且 所 断 裂 钢 板均 为 主 簧
:
最 后 一片
,
即四 簧
n a o n
,
s
d t h
s re
P S
n o
5
g
劝e
l f
e
Pnog f s a
,
eh w hi
眼
c
o s f o t h e t
ea r i
eo n
it d io
i n t ,
o
b e o r a
e
h t
ro u
h g
a
丘山 t e
l m e
e
l a
s si y
万t h
加5
n e
即
甲。 s i
e
h t
n
c
ew f
o
e r口 P i
c e
l t bot h a a f s Pn 口 g a e s
,
se .
e
山血g
n a
a d
d f o a d 恤9
n s
,
5 七吐es
s ve a e
ai t n
Pu
.
,
n a
,
t s bu i i l
ed
h 明d t
e
i s州 b u d i t
en t a n
,
,
板簧 系统 的 最 大应 力在主 簧最 后 一 片上
a
,
即四 簧 摩擦 片 两
,
端 附近 的位 置
2
、
最大 应力 为5 4 3 Mp
,
(见 图 1 2 )
,
。
在 副 簧 与主 簧 完全 接触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