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规定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规定

生产现场定置管理规定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形象,加强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改善生产现场,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素质,特制定本规定.一、范围公司所有车间车间定置包括:设备定置、区域定置、仓库定置、特别定置、环境美化定置、工位器具定置、色调定置和工具箱定置等。

二、相关部门职责1、企管部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2、生产部负责根据平面图进行实施的监督.3、各车间部门根据平面图进行执行。

三、内容地面标识、标识牌、定置要求(一)地面标识1.通道标识2、停放车辆:包括叉车、送件电瓶车、料车等物流车辆,要划定停放区域线(线宽为50mm的黄色实线区划),停放地应不妨碍交通和厂容观瞻。

3、相关区域划分标识:(二)标识牌1、生产线名称:垂直于主通道吊设灯箱,规格:1200×600×200m m,版面内容:上半部为奇瑞标志(字体:红色)和车型代号(字体:黑色);下半部为生产线名称(中、英文),红底白字(字体:黑体),双面显示;上、下部比例2:3。

2、待检区:蓝色标示牌;待判区:白色标示牌;合格区:绿色标示牌;不合格区、返修区:黄色标示牌;废品区:红色标示牌。

以上所有标示牌规格均为300×210×1.5mm,涂漆成相应颜色,落地放置,标识牌上字体一律用白色(待判区除外,用黑色),字体:黑体.3、工序(工位)标识牌:规格:400×180mm,材料:金属或塑料;版面:蓝底白字,悬挂放置.4、设备状态标识牌:规格:200×150mm,材料:铝塑或泡沫,版面内容:上半部为“设备状态标识"名称(蓝底白字),下半部为圆,直径130 mm,内容为正常运行(绿色)、停机保养(蓝色)、故障维修(红色)、停用设备(黄色)、封存设备(橙色),指针为铝质材料.5、消防器材目视板:规格:300×180mm,材料:铝塑或泡沫,版面内容:上半部为华建标志、消防器材目视板、编号字样,下半部有型号、数量、责任人、检查人字样.6、警示牌(1) 小心叉车(在通道拐弯处)、限高、禁止攀越等警示牌:规格600×300mm,材料:金属或塑料,版面:白底蓝字、蓝图案,悬挂放置。

(2)出口、安全出口标识牌:规格:600×300mm;材料:白塑料板,版面:白底绿字、绿图案,悬挂放置。

(3)广角镜(广视镜):在通道转弯处,悬吊不锈钢半球,球面半径为 1500mm.(4)穿戴劳保用品、防护用具等标志牌:规格300×300mm,铁板,白底蓝图案,悬挂放置(5)立柱标识:字符标高4米,四面涂刷,上部字母高:300mm,下面数字高:300mm,蓝色,字体:黑体。

(二)定置要求1、工位上的物品①工位上的物品(工、刀、量、辅、模、夹具,计量仪器仪表)要定置摆放(如“形迹治理")并尽可能采用标识。

②工具箱内的工、刀、量、辅具等物品定位放置(如形迹治理),且只能放置与生产有关物品,箱门内面要有物品清单,清单一律贴在门的左上角.③工位上的各种图表、操作卡等文件规格统一,必须定置悬挂。

2、。

零件及制品零件及在制品用规定的工位器具存放,并定量、定位整洁摆放不落地,大型零件、总成按规定位置、标高、整洁摆放,达到过目知数。

3、库房必须有定置治理图,有A、B、C重点治理清单,器具按零件配置并且定置摆放。

零件及物品定箱、定量、定位存放,摆放整洁.4、消防器具现场消防器具按要求定点摆放,定期检查,保持清洁、状态完好(如可采用“防呆措施”等)。

5、垃圾存放与处理①生产现场划分: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

工业垃圾用黄色料箱摆放,生活垃圾用蓝色或红色料箱(桶)摆放;②厂区和办公区划分:不可回收和可回收。

不可回收用黄色料箱(桶)摆放,可回收用绿色料箱(桶)摆放;③垃圾要分类、定点存放,定时清运,不得外溢和积压.6、现场维修现场维修时拆卸的零件要摆放整洁,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保持现场原貌。

15.定置治理图与定置率①定置治理图定置治理图是现场定置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对现场进行诊断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人、物、场所关系之后制定的治理图,是日常整理、整顿工作的依据,车间、班组必须都有定置图,其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1) 车间定置治理图:包括班组区域位置、通道、物流路线、运输链、在制品周转地,供水点、加油点、铁屑和垃圾存放点等。

2)班组定置治理图(含库房):包括设备、工艺流程、物流路线、操作工位、工位器具、工具箱、工装架、辊道、运输链、废品箱、铁屑箱、在制品固定存放地、信息治理点、工作角、库房零件(物品、物资)摆放定位等。

3)定置图的设计与绘制:a)专业厂定置图由专业厂负责绘制,生产治理部负责审查,批准;班组定置图由主管现场工程师负责绘制,车间负责审查、批准,报生产治理部备案。

b)定置图比例:车间为1: 100-500;班组(含库房)为1:100-300。

定置图的设计原则:应用工作研究技术,使操作者方便操作,减轻劳动强度,消除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考虑最短的运输距离、明确的搬运路线、减少装卸次数;有切实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对所有的物品进行A、B、C分类并正确处理。

c)。

生产现场内,凡定置图中未注名的设施和物品应予以清除;做到图物相符。

②。

定置率定置率是反映是否按定置图进行整理、整顿,现场状态达到标准程度的定量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定置率=(按定置图规定摆放物品单元数-未按规定摆放物品单元数)/按定置图规定摆放物品单元数×100%定置率指标等级:优秀-95% 良好-90% 及格-85%现场定置管理考核办法为实现企业生产现场“整齐、清洁"的目标,促进公司长远发展,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1 考核范围与说明ﻫ1。

1现场班组为基础考核单元,与现场定置区域相关的人员均为考核对象,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ﻫ1.2本办法适用于与现场定置管理有关的内容,并作为5S管理内容之一执行。

ﻫ2考核原则与依据2.2以定置图及定置要求为2.1考核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

ﻫ检查标准,以《现场定置检查表》的形式打分排名进行考评。

ﻫ3考核的组织实施3.1考核的职能部门为企质处。

3.2检查评比每月组织检查一次,检查完毕形成“现场定置检查简报";考核频次分为季度(或3个月)考核、年度考核(或12个月),并形成考核通报。

ﻫ3。

3各部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自我考评,并在每月8号前出一份上月“自我考评报告”报企管处。

ﻫ3。

4考核数据的整理ﻫ3。

4.1企管处组织定置管理小组(各部门联络员)成员对各区域进行检查打分。

3.4.2打分结果统一换算成“得分率"进行排名及评比。

ﻫ3。

4.3在区域、班组无重大变化时,考核结果与班组关联.ﻫ4考核细则4.1考核分为三级考核,分别为组员、班组长(含分管施工和调度)、部门领导。

4.2对季度(或3个月)考核,得分排在第一、二、三名的班组:ﻫ4。

2.1分别奖励组员:500元/人、300元/人、200元/人。

4.2.2分别奖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分管施工或调度):800元/人、500元/人、300元/人。

ﻫ4。

2.3分别颁发流动红旗1面,并给予通报表扬。

ﻫ4.3对季度(或3个月)考核,得分排在末位第一、二、三名的班组:4.3.1分别考核组员:500元/人、300元/人、200元/人.ﻫ4.3。

2分别考核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分管施工和调度):800元/人、4.3。

3取消班组长3个月津贴及参评“管500元/人、300元/人.ﻫ理之星”资格,取消组员3个月参评“红星”资格.ﻫ4。

4对年度(或12个月)考核,得分排名在第一、二、三名的班组:ﻫ4.4。

1分别1次性奖励(组员、班组长、分管施工和调度)1000元/人、800元/人、500元/人。

ﻫ4。

4.2相关人员优先享受公司和集团的激励性4.5对年度(或12个月)考核,得分排名在末位第一、活动参评资格.ﻫ二、三名的班组:4.5。

1分别1次性考核(组员、班组长、分管施工和调度)1000元/4.5.2取消组员、班组长、分管施工人、800元/人、500元/人.ﻫ调度当年公司和集团任何激励性活动的参评资格。

ﻫ4。

6年度(或12个月)内累计2次得分在最后三名的班组,除按本办法的第4.34.6.1取消组员、班组长、分管施工或调度)当年公司或条款考核外:ﻫ集团任何激励性活动的参评资格.4。

6.2对累计2次最后一名的,除上述考核外:4。

6.2。

1对班组长,免去班长职务。

ﻫ4.6.2。

2对调度员或施工员,提出警告并评为“管理黑星"。

4.6。

2。

3评比后的第一个月,公司组织对其专项检查,若无明显改善的,则免去施工、调度的职务,并转到非管理岗位。

ﻫ4.7对年度(或12个月)评比,进步最快(大)的班组,1次性奖励组员300元/人,班长500元/人。

4.8对部门领导的考核4。

8.1部门领导收入的10%作为定置、5S管理考核基数。

4。

8.2对季度(或3个月)考评,部门平均分高于公司平均分的,以基数的25%进行奖励.反之,进行考核。

4.8.3年度(或12个月)考评,部门平均得分第一、二名的,以基数的30%、20%进行奖励,反之进行考核.4。

8.4对连续4次考评均为最后一名的,除按本办法的第4.3考核外,并进行黄牌警告。

4.9各部门每月要坚持自我考评。

如果不考评(含不按时考评的),则考核部门领导2000元,考核联络员1000元(以提交的部门4.10本办法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冲突时,则“自我考评报告"为准)。

ﻫ按照奖励从高、处罚从严的原则处理。

ﻫ4.11本办法中的考评结果以现金及同等价值的实物兑现。

5 本规定在下发之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