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总结
1,必须牢记各种约束及对应的约束力及其画法。
2,弄清楚题目的待求量,首先优选整体法进行力分析,再根据已知条件次选已知力较多的一个或多个刚体组成的系统进行力分析。
3,对某个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时,尽量不要出现新的未知参数,该点在列力矩方程中对点的选择尤为明显。
4,要第一时间找到二力杆、三力平衡汇交等便于快速解题的线索并加以充分利用。
5,牢记均布载荷和线性载荷的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6,力偶或外力矩可在该刚体上任意移动,但是不可以移动到其他刚体上去。
7,在不知道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情况下,可将力分解为坐标轴方向的力,方向设为正,并视计算结果最终确定该力的真实作用方向。
8,注意销钉在受力分析中的处理,尤其是销钉上作用有外力、销钉连接3个以上刚体的情况的处理,牢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运动学总结(一点二系三运动)
两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只能用合成运动分析它们之间的速度和加速度关系。
a e r v v v =+ a r e c a a a a =++ 2c e r a w v =⨯⨯
其中,如果某种运动为曲线运动,则该加速度可分解为n a a a τ=+
同一构件上的两点做平面运动,用基点法分析其速度和加速度。
B A BA v v v =+ n B A BA BA a a a a τ=++
1,首先分析题目中所有物体的运动形式;
2,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3,分析加速度,一般情况下必须先分析速度,因为加速度分析中的向心加速度,必须由速度分析中提供角速度信息;
4,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方向在不知道具体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假设,但是经后续分析可以确定的情况下,必须按真实方向重新给定和计算。
5,根据题目的待求量,要清楚地知道对应的物理量,如角速度,角加速度。
6,从一个方向如果无法求解(矢量方程中多于2个未知量),应考虑多个矢量方程联立求解。
动力学总结 ,与静力学、运动学比较,动力学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不止一条!()e c i m a F =∑ , (动量、动量矩、动能)的核心公式,当然必须记住一些相关的公式。
这3个公式都是瞬时表达式,达一个时间段的能量转换。
前2个公式在求解加速度时要求知道所有的力(外力和约束力)只需要知道做功的力,束力,这是该公式有别于其他
对质心: ()e c i m a F =∑ 可取投影式,如直角坐标系或自然坐标系,注意结合运
动学知识和其它点建立加速度关系。
方程:
()e c i m a F =∑
()()e c c i M F α=∑ 个方向都可以求解加速度,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通过对质心列
可求解加速度,前提条件是要获得所有的力的大小。
用功率方程求解加速度,从能量的角度,要知道在该时刻所有刚体的速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