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训练1、商品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4、商品和货币是同时出现的。
5、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6、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7、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国家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8、常用的信用工具就是指信用卡。
9、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10、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11、汇率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2、外汇等于外币。
13、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14、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15、人民币币值越高越好。
16、“物以稀为贵”是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17、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变大,商品的价格就会变大。
18、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发生变化,价格也一定发生变化。
19、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20、“优质优价、劣质低价”表明商品的价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21、买方市场呈现的特征之一:价格便宜,消费者竞相购买。
22、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商品价值量。
2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2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5、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26、价格波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小。
27、羊肉和牛肉是互补品。
羽毛球和羽毛球拍是互为替代品。
28、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29、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30、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31、恩格尔系数越大,表明生活水平越高。
32、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33、发展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34、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可取。
35、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6、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3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决定生产。
38、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9、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40、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41、股份制的性质都是公有制性质。
42、公有控股的经济就是公有制经济。
43、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属于外资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44、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和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相同。
4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6、为了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必须在每个行业都占支配地位。
47、个体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48、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49、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50、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51、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都必须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2、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
53、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
因此,它们只关心商品的价值,不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54、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55、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56、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前提和基础。
57、就业是民生之本。
58、就业主要靠政府和市场。
59、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
60、股票是一种债务凭证。
61、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62、储蓄存款是稳健的投资方式。
63、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银行利润主要来源。
64、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65、购买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6、债券是以投资者获得红利为补偿条件。
67、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种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是一成不变的。
68、依法签定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6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0、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71、我国分配制度确立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72、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7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7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75、非公有制经济中也可以实行按劳分配。
76、企业做广告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77、收入分配公平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社会成员的收入没有差距。
78、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79、消费者到折扣店购买名牌商品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80、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81、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8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83、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取缔过高收入,抑制非法收入。
84、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85、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公平的保证。
86、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87、我国财政支出首位是经济建设支出。
88、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89、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90、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建设体现财政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91、经济发展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92、财政政策就是货币政策,只是说法的不同。
93、货币的本质是货币职能的体现。
94、财政收支平衡就是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
95、“一袋米=两只羊”属于商品流通。
96、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97、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这也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98、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的。
99、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
100、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01、有国就有税。
有税必有法。
102、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103、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价值符号。
因此,它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04、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
105、价值决定价格,价值大其商品价格必定高。
106、如果100美元可以兑换成更少的人民币,说明美元汇率跌落。
107、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因此,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可以多发行人民币。
108、汽车的价格高于自行车的价格是因为汽车的使用价值高于自行车。
109、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
110、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11、虚报自然灾害是一种典型的偷税行为。
112、税收的强制性要求它具有无偿性,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
113、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依据,也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
114、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115、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的。
116、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有价格、供求和竞争。
117、资源配置中,国家的宏观调控被称为无形的手。
118、市场可以配置一切资源。
119、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120、生产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说明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
121、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122、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23、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1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实现共同富裕。
125、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1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加强宏观调控。
127、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
128、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持物价水平不变。
12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发展。
13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31、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3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普遍受益。
133、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13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135、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
136、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也增强了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137、“引进来”就是进口外国商品,“走出去”就是到外国卖商品。
13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39、实施“引进来’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140、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
141、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142、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14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
14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145、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第一课1.凡是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2.变质的蛋糕仍然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纸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4.交换价值与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叫二因素。
5.货币是商品,因而有价值。
6.货币的本质是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商品。
7.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职能是本质的体现。
8.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
9.一件衣服标价50元,这时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
10.一件衣服卖得50元,这时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
1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因此,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国家决定的。
12.国家能够决定纸币的面值,也能决定各种面值的纸币的发行量,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也不能决定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13.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
14.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15.人民币升值,意味着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得更多的人民币。
16.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得更多的人民币,意味着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进口。
第二课17.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一个合理的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18.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买方占主导,属于卖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