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2. 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四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 A.京城B.宫城C.皇城D.外城
3.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盛泽镇上一个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

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瓦子
B.商帮
C.票号
D.手工工场
4.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
5.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赞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精神
B.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C.展示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D.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6. 昆曲是一门盛行于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曲腔哀婉,文字洗练,意境幽深。

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但乾隆嘉庆年间昆曲日趋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脱离广大民众和社会现实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
7. 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
误。

这一项是()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8. 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个剧种。

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关汉卿是该剧种最著名的戏剧家
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③它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要声腔,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
④该剧种后来逐渐走向世界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

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0. “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

”这段材料主要歌颂了什么工程或建筑的积极作用( )
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都江堰
11.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秦中吟》B.《红楼梦》
C.《牡丹亭》D.《本草纲目》
12. 明朝万历末期,昆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当时的代表作有( )
A.汤显祖的《牡丹亭》
B.关汉卿的《窦娥冤》
C.洪昇的《长生殿》
D.孔尚任的《桃花扇》
13.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
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14.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15. 昆曲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有关昆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中叶到清晚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②昆曲兴起于苏州昆山一带
③昆曲将唱词与舞姿相结合
④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9世纪初年流行语材料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3)你对《红楼梦》有怎样的评价?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

《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摘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请举两例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2)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的者。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
材料三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期创作的?
(2)《红楼梦》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材料二是书中的插图,表现了哪一故事?
(3)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4)材料三中,毛泽东提出的读《红楼梦》的“重要视角”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读《红楼梦》这部书对你有何益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CD 6-10ACCDC 11-15BABBC
二、非选择题
16. (1)曹雪芹。

清朝。

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不能将小说简单地作为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3)《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7. (1)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任答两个)
(2)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宋应星.
(3)政治是否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策、科学家自身的努力等.(任答案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8. (1)作者:曹雪芹。

时间:清朝。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黛玉葬花的故事。

(3)因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意思相近即可)
(4把《红楼梦》当历史读。

(5)读《红楼梦》可以了解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知道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认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还可丰富文学素养,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意思相近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