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汽车发展史

德国汽车发展史

是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阶段。
保时捷356——1948年7月,首次在瑞士车展上公开亮 相
1963年问世的保时捷“911”跑 车
为 运“是有打
。“
赛 车 之 王 ”
9 911”
F40
动 车 , 和 法 拉 利 齐 名 , 车 迷 们 称 它
涡 轮 增 压 式 赛 车 , 被 评 为 世 界 最 佳
系 列 赛 车 更 是 享 有 很 高 的 声 誉 。 当 年
1950年,联邦德国的汽车产量达到30 万辆。
到1960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达 200万辆,10年内,增长了5.7倍,年均增 长率达21%,从此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 产国和出口国。
第四阶段,自1961年 至今,是汽车高科技广 泛应用阶段。
1966年,德国的汽车产量被日本超过, 排名居世界第三位,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1971年,德国的汽车年产量达到400万 辆。在这以后,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 响,加上德国国内汽车已基本普及,德国 汽车出口的势头也有所减慢,而进口量却 有较大增加,从而使德国汽车产量呈现下 降、徘徊和低速增长的态势。
整个20世纪70年代,德国汽车工业的 产量一直徘徊在300万~400万辆之间
2004年,德国汽车工业全球范围内 生产的汽车超过1300万辆,占全球汽车 产量的20.7%。德国国内生产的汽车557 万辆,其中轿车产量520万辆,出口367 万辆、进口114万辆。而德国品牌的轿车 在海外的生产量则超过了422万辆。目前, 德国汽车业主要由五大公司所垄断,他们 分别为奔驰(即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大众、宝马、欧宝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 德国的子公司。
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

第一阶段,从1886~1910年,是汽车 的发明实验阶段。
号最 三早 轮的 汽汽 车车
奔 驰 一
-
19世纪70年代,正是西方第二次工 业革命浪潮兴起的时候,德国人抓住 了从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统一后的 几十年时间,在19世纪末创造了一个 奇迹:德国在短短的30年里走完了英 国人用了100多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 从而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工业化的强国 之列。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
• 德国是现代汽车的发祥地,是生产汽车历史最悠
久的国家。自从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 至今,德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发展 历程。
回顾这120多年的历史,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经历了“发明实验”、 “不断完善”、“ 迅速发展”和“高科技广泛应 用”这样四个阶段。而且每一个阶段的发展,一 直都与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 大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
保 时 捷 商 标 的 赛 车 风 靡 世 界 各 地 , 特 别
16
破 了 项 世 界 纪 录 , 从 此 名 扬 天 下 。 带
1967

年 的 一 次 赛 事 中 , 保 时 捷 “
911”
这一阶段,对于德国来说,四十年代的 前期,汽车工业参与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 争;四十年代的后起,又经历了战后艰难 的恢复与获得重生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 所以直到进入五十年代,德国的汽车工业 才真正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
宝马303是宝马公司真正自己制造的第一款车
到二战爆发前,德国的汽车工业 已具有相当的基础,戴姆勒—奔驰、 奥迪、大众等汽车公司均已形成一定 的生产规模。从而为汽车真正成为体 现20世纪30年代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里,这个世界上产品文化的一个主要 载体之一,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1941年-1960年,
当年二战爆发后,德国很快卷入全面 战争。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的汽车工业转 而成了军事工业的一部分,为战争服务。 到二战结束时,大部分汽车工厂都遭受重 创,几乎成了废墟。
二战结束后,德国的汽车厂都被盟军 接管。由于德国处于战败国的地位,许 多工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在十分困 难的条件下,依靠德国人顽强的民族精 神,德国的汽车工业很快得到恢复并获 得了重生。尤其是西德的经济在一片废 墟上创造出著名的“艾哈德经济奇迹”, 只用了十几年的功夫,就再一次超越英、 法而成为欧洲第一的经济强国。
第二阶段,从1911年-1940 年,是汽车技术不断完善阶段。
德国的汽车工业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时,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工业部门,年产 量达到2万辆。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为了达到他的个人目的, 希 特勒把魏玛共和国时期已经规划好的高速公路 建设和国民轿车的生产提上了日程表,把发展汽 车工业及与此相关的行业摆到年代 末、三十年代初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后,汽车的 诱人前景和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公路网,使此后 的三十年代再次成为德国汽车生产的“黄金时 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