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熟知文言文翻译“3大赋分点”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重要实词所谓重要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重要实词:译文:(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重要实词:译文:[答案](1)重要实词:东(名词用作状语)、封(第一个,使动用法)、肆(重要动词)、阙(重要动词)。
译文:(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2)重要实词:博学(古今异义词)、日(名词用作状语)、参省(重要动词)、知(通假字)。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重要实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渤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
(1)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
”妻曰:“(2)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
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
”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拜姑礼毕,提瓮出汲。
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第七十四》)(1)重要实词:译文:(2)重要实词:译文:[答案](1)重要实词:就(接近,根据语境可译为“跟随”)、奇(意动用法)、妻(名词用作动词)、资贿(财货,这里指“嫁妆”)译文: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能守贫刻苦感到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他,(少君出嫁时)陪送的嫁妆非常丰厚。
(2)重要实词:大人(重要名词,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奉承(古今异义词)译文:我父亲因为您注重修养德行,保持节俭,所以让我服侍您。
既然侍奉了您,(我)只听从您的命令。
【参考译文】渤海郡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
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对他能守贫刻苦感到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他,(少君出嫁时)陪送的嫁妆非常丰厚。
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漂亮的衣服,戴漂亮的首饰,可是我实在是贫穷低贱,不敢承受这样的厚礼。
”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注重修养德行,保持节俭,所以让我服侍您。
既然侍奉了您,(我)只听从您的命令。
”鲍宣笑着说:“(你)能这样,这是我的愿望。
”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平民的)短衣裳,与鲍宣一起拉着简陋的车子回到家乡。
(她)拜见婆母的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
(她)修习为妇之道,同乡的人都称赞她。
关键虚词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总之,我们在翻译虚词时,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关键虚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关键虚词:译文:(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关键虚词:译文:[答案](1)关键虚词:乃(于是)、之(到)、以(把)。
译文:项伯于是在夜里快马加鞭赶到刘邦军队驻地,私下里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2)关键虚词:其(第一个,助词,无实义;第二个,指示代词,那个;第三个,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则、者、而、之(第一个,第三人称代词,他;第二个,助词,的)。
译文:出洞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出来的人,并且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而不能尽情地享受游玩的乐趣。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关键虚词,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节选自《陈涉世家》) 关键虚词:译文:[答案]关键虚词:与(同、和)、之(第一个,动词,去、往;第二个,音节助词,无实义)译文:陈胜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对伙伴们说:“如果将来谁富贵了,都不要忘掉彼此。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后,考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格式,重点把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翻译格式。
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②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
如:状语后置句,译时要将状语调到动词前;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译时要将定语和宾语恢复原位。
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⑤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生硬地翻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句式类型,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句式类型:译文:(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式类型:译文:[答案](1)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和判断句。
译文:这和拿刀把人杀死后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有什么不同呢?(2)句式类型: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译文: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文言句式类型,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
非其任,强灌之。
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
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解出入,人皆避之。
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
客欲杀之。
解曰:“(1)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
”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
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箕踞者乃肉袒谢罪。
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解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
(2)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1)句式类型:译文:(2)句式类型:译文:[答案](1)句式类型:被动句和判断句。
译文:在乡里居住(同住一个乡里),竟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的德行修养得还不够。
(“见”“也”分别为被动句和判断句的标志)(2)句式类型:被动句和省略句。
译文:大家因为这个原因十分尊敬他,争着被他任用。
(“重”,形容词用作动词;“争为用”,既是被动句,又是省略句,“为”表被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参考译文】郭解,是轵县人,字翁伯。
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把酒饮尽。
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就强行给人家灌酒。
人家发怒,拔刀刺死了郭解姐姐的儿子,逃跑了。
郭解姐姐愤怒地说道:“凭弟弟翁伯的仁义,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竟然捉不到。
”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路上,不埋葬,想以此来羞辱郭解。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
凶手处境窘迫,自己投案,把真实情况详细地告诉了郭解。
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是我的孩子无理。
”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着他走。
只有一个人两脚张开,像箕似的坐在地上,傲慢地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
门客中有人要杀掉那个人。
郭解说:“在乡里居住,竟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的德行修养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啊!”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迫切需要的,轮到他服徭役时,请免除他的徭役。
”以后每到服徭役时,多次放过他,县中官吏都没找他。
他对此感到奇怪,探究事情的原因,竟然是郭解让人免除了他的徭役。
于是,他就赤裸上身去找郭解谢罪。
少年们听到这个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品行。
郭解到别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双方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喝人家的酒,吃人家的饭。
大家因为这个原因十分尊敬他,争着被他任用。
乡里的少年及邻近县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有很多,门口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二、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明确了赋分点,找到了命题点,接下来就要动手翻译了。
翻译时要做到:①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时再意译;②坚持“3原则”,即“信”(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达”(文通字顺,句意畅达)、“雅”(用语得体,简明优雅)。
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分别是“留、换、调、删、补、变”。
字诀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
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
天福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
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
(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
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
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
(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