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东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总题数:20,分数:20.00)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解析: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故本题选D。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
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解析: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析: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使用了“教育工作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提法,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
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解析: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
A.目的B.内容C.方法D.功能√解析: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解析: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解析: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设施,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故本题选C。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解析:9. 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解析:“学而时习之”即学到了(知识或本领)还要有时间有机会去不断地练习它,说明教学应遵循巩固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解析:“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故本题选C。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如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解析:感觉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从暗处走到明处,受到阳光刺激,起初几秒钟什么也看不清,但很快就改变了。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D.周围神经√解析:周围神经系统联络于中枢神经和其他各系统器官之间,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解析:有意识记也叫随意识记,是指事先有一定的识记意图和任务,并经过一定努力,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所进行的识记。
16.对于一个较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解析: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
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解析: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
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 CA/MA×100解析:]MA为智力年龄,CA为实际年龄,IQ为比率智商。
比率智商一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即IQ= MA/C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
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解析: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故本题选A。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B.人与人C.现实与人的需要√D.生理与心理需要解析: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道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总题数:18,分数:36.00)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 1与 2相结合。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教育)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生产劳动)解析: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1两种。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2教育和骑士教育。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私学)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教会)解析: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 1和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启发式)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注入式)解析: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注入式教学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不考虑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并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
两种教学方法是对立的。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1。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2(或课堂教学)。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学科课程标准班级授课制)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 1课和 2课两大类。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单一)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综合)解析:26.教学是 1和 2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教师教学生学)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主要表现是自觉性、 1、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独立性)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创造性)解析: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
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 1和 2的三结合教育。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家庭社会)解析:三结合教育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教育环境,以期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学成果的教学模式。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 1。
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教好学生)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了解和研究学生)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 1、 2和恐惧。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悲哀)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愤怒)解析:一般认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是四种最基本的情绪。
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 1、 2和想象。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记忆思维)解析: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 1和 2。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方位知觉)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深度知觉)解析: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等。
深度知觉也就是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 1、 2审美、自我实现七个层次。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尊重)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求知)解析:马斯洛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类,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
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 1和 2两个阶段。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采取决定执行决定)解析:意志行动的过程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其中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
35.直接兴趣与引起 1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 2注意有密切关系。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无意)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有意)解析: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我们有直接兴趣的事物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