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课水的调查教学设计和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水的调查教学设计和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水的调查》教学设计一、主题的提出: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出现在水中,水是文明的摇篮,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往往孕育着人类辉煌的文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水是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但实际上,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

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部分水储量很少,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相当于全球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一。

无数的河流湖泊为人们提供水能、航运、灌溉、矿产、水产、蓄水泄洪和各类用水的便利,也为人们提供游泳、划船、垂钓、观光的良好去处。

河流湖泊施与人类无限的恩惠,为人类作出无私的奉献。

但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人类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大家的节水意识不够,日常生活的一些用水习惯或多或少地浪费了水资源。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1、在能力目标上。

能对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和实验,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2、在情感态度上。

让学生懂得防止水资源浪费和破坏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单位的责任。

通过调查,激发他们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责任感。

3、在知识目标上。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资源的污染还会损害人的健康,危害动、植物的生长。

三、活动的实施步骤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共分为:1、活动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阶段。

3、汇报交流阶段。

4、宣传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

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地球上的水是多还是少?”课上展开讨论。

有的说:“地球上的水很多,你看地球仪上,蓝色的占大部分,说明水很多。

”马上有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被蓝色覆盖的是海洋,是不能为人类所利用,因为我们需要的是淡水资源。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地球是有很多水,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然后教师用一个苹果来作演示,假如把一个苹果看做全球的总水量,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多少呢?通过对苹果的切割,当同学们们看到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

老师告诉同学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十万分之一,无法再分割,怎么办?于是,教师就顺势提出让同学们去进行一次水的调查,了解水污染和水浪费的情况。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根据教材的要求,设计了两份调查表,一份是“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

”另一份是“家庭用水情况调查。

”调查表如下: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1)调查你家附近水源污染情况及造成污染的原因水污染情况原因分析1、2、对如何防治水污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2)家庭中用水情况调查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合计询问、计算妈妈一天烧饭、洗衣服的用水量约()千克水在你身边有没有浪费水的现象?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条节水的建议。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家附近有一条河流,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侯这条河很清,河里有许多鱼虾。

如今,这条河在渐渐发黑发臭,河里漂浮着许多塑料袋和泡沫,河里长满水葫芦,几乎没有鱼类生存……▲附近有家工厂把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周围居民的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入河中,一到夏天,这条小河成了一条臭河。

▲妈妈把淘米后的水用来洗碗,洗菜后的水冲厕所,洗衣服后的水冲厕所,洗衣服后的水用来拖地,洗鞋子等,这样会节约很多水。

汇报家中一天的用水量,计算全班,全校仅淘米、洗衣服这一项一天合计约用多少千克水。

为了让学生对节约用水有深刻的体验,组织学生做了一个实验,用量筒测一测一分钟的水龙头的滴量,填表如下:时间滴量一分钟十分钟一天一个月一年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思维,集思广益,相互合作,知道了如何改善日常用水习惯,激起了珍惜每一滴水的社会意识第四阶段。

宣传展示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来,如何来进行宣传。

最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商议决定,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邻居、亲戚宣传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人人动手编写一份《爱护水资源》的手抄报,然后在教室里展出,通过学校的广播站向同学们宣扬节约用水的小窍门,加深爱护水资源的责任心。

《节约用水》活动课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水表,经历数据的采集、整理的全过程,加深对水表读数的理解;2、通过认识水表,能比较熟练地读水表并能计算家庭水费;3、初步感受节约用水的意义和家庭节约用水常识,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活动准备:1、学生观察(请爸爸妈妈一起)自己家庭的水表,并填写表格做好记录家庭:上月()日水表数(吨)本月()日水表数(吨)2、课前抽取有特色的四个同学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备用)家庭上月水表数(吨)本月水表数(吨)上月用水量(吨)水费(元) 3、课前通过询问父母或上网查资料的形式准备有关家庭节约用水小知识。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动之以情。

在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动画。

(片名《一口水》电脑演示)看完动画,你有什么想法?看来同学们对这“一口水”的用处还是不太相信,那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指名读)。

其实水资源的危机在我们中国确实普遍存在,而且已经越来越严重,节约用水已经是当务之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节约用水的数学问题。

二、认识水表,晓之以理(一)认识水表现在我们每个家庭都用上了自来水,那么用什么来衡量每个家庭的用水量呢?(出示各种水表图)这些都是水表,其实水表的种类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自己家的水表。

这里有两张水表的照片(家用水表不同的两种),你家里的水表是哪一种呢?(看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了这张水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或者你还想知道什么呢?(请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知识点)知识点:1、记数器的读法(只能读到几十几到几是几之间,引入小指针的读法)2,小指针的读法(小指针指向哪个数并乘以相应的计数单位) 3,日常生活中的读法(一般水表读数保留整数)4,单位(1m3的水就是1吨的水,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喜欢用吨做为水的单位)那么这张水表(大的)你们见过吗?这是我们学校的水表,是比较早的水表,谁能来介绍一下呢?(学生尝试看大的水表)(二)读表计算大家都会看水表了,那我就要请大家来帮帮老师了。

这里有老师家水表的两张照片,请你帮忙看一下!1、第一张水表读数是多少呢?2、第二张水表读数是多少呢?这些读出来的数字表示什么呢?(用水的累计数)已经知道的老师家一个月前和一个月后的水表读数,老师家这一个月来的用水量是多少,应缴纳多少水费呢?先不着急计算,你觉得条件够吗?不够,还要知道什么?(水的价格)谁知道?(在学生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出示提示:我们镇每吨自来水的价格为1.80元)现在请同学们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三、小组学习,理论用于实践1、在上课前有很多同学都观察了自己家的水表,还有一些同学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也读了自己家的水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读出来的水表数。

看了他们的水表数,你有什么疑问吗?知识点:1、为什么有的家水表读数只有几吨,而其他的有几十、几百吨?2、为什么有的家水表读数有小数,对吗?(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回答,老师加以指导)还有疑问吗?没有了请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电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节约用水》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单位换算、简单的统计及比例等知识。

2、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意目标:渗透函数、环保、节约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的重点: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

学习的难点:测量的方案。

活动的地点、教具、学具准备:1、地点:设在科学实验室,2、教具:多媒体课件、1个1立方分米的盒子,一些标有刻度的容器。

3、学具: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一、探究学习准备: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部分地方缺水的画面。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缺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2、播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展开:探究学习展开:探究问题一。

第一步:提出问题:1、师:(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2、学生自由估算“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3、提出疑惑到底谁说得最接近?(沉默一片刻后)我们来测一测就可以知道了。

第二步:解决问题:1、在自然实验室里,学生每4个同学一组,每组都有测量工具和水龙头。

师让学生把每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调至和刚才画面上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差不多。

2、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需10分钟)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一:先测1秒钟的滴水量,再算一天的滴水量。

方法二:先测出1分钟的滴水量,再测一天的滴水量。

方法三:测出10滴水大约有几毫升,再求一分钟的滴水量,最后求一天的滴水量。

方法四:测整10毫升用多少时间,然后再算出它的滴水速度,最后求一天的滴水量。

由于条件所限,方法四为最优。

引导学生再用方法四进行测量。

统一测60毫升用多少秒,为了减少误差,测得准一些,要求测3次,然后取平均数。

(60+60+60+)÷(84+85+84)≈0.7(毫升)4、回应前面的自由估算第三步:探究学习实践(旨在训练学生的数感)1、建立60升水的概念。

师:(出示一个1立方分米的盒子)一个这样的盒子能装水1升,60升水能装这样的60盒。

2、推出问题:谁能照样子说说60升水到底有多少?3、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杯子、碗、矿泉水瓶、桶等容器来形容、感受60升水有多大。

探究问题二:1、提出问题:按照这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汇报结果。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一年用365天计算:一年大约浪费22立方米的水。

方法三:一年用366天计算是方法四:滴水虽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用比例的方法来解。

解:设一年浪费水为X升。

结论:按照这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大约22立方米的水。

4、探究学习实践(体现数学价值——服务于生活)1)、调查好的水价及自己家每个月用水量,按照这个滴水速度计算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2)、如果学校104个水龙头都这样滴水,计算一下,学校每年要多支付多少水费?浪费的水:22×104=2288立方米总水费:4×2288=9152元3)、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实践2)、的结论的严重性,从而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用电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