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分析习题一、填空题1.时间序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二是。
2.在一个时间序列中,最早出现的数值称为,最晚出现的数值称为。
3.时间序列可以分为时间序列、时间序列和时间序列三种。
其中是最基本的序列。
4.绝对数时间序列可以分为和两种,其中,序列中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的是序列,不同时间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是序列。
5.已知某油田1995年的原油总产量为200万吨,2000年的原油总产量是459万吨,则“九五”计划期间该油田原油总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的算式为。
6.发展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和两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7.设i=1,2,3,…,n,a i为第i个时期经济水平,则a i/a0是发展速度,a i/a i-1是发展速度。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有方程式法和.9.某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0年增长了105%,2000年比1990年增长了306.8%,则该产品2000年比1995增长速度的算式是。
10.如果移动时间长度适当,采用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循环变动和。
11.时间序列的波动可分解为长期趋势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12.用最小二乘法测定长期趋势,采用的标准方程组是。
二、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平均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3.发展速度属于(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A 296人B 292人C 295 人D 300人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 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9.某企业的科技投,3,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5%6.58 B 5%6.158 C6%6.58 D 6%6.158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加权序时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 11.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 )A 时距扩大法B 移动平均法C 最小平方法D 季节指数法 三、多项选择题1.对于时间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序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B 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C 序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 序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时点序列的特点有(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A 增长速度=%100⨯基期水平增长量 B 增长速度= %100⨯报告期水平增长量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D 增长速度=%100⨯-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E 增长速度=%100⨯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 1231201-⨯⨯⨯⨯=n n a a a a a a a a nx B 0a a n x n =C 1a a nx n = D R n x = E nx x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A 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二定基增长速度=10%B 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二逐期增长量=200万元C 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D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 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A 时距扩大法B 方程法C 最小平方法D 移动平均法E 几何平均法 9.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 B 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 C 需要计算季节比率D 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E 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 10.时间序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A 时间长度要一致B 经济内容要一致C 计算方法要一致D 总体范围要一致E 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第九章 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时间顺序、发展水平 2.最初水平、最末水平3.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绝对数 4.时期序列、时点序列、时期、时点 5.12004595- 6.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7.定基、环比 8.几何平均法 9.11%1051%8.306-++10.季节变动11.季节变动12.∑y=na+b∑t ∑ty=a∑t+b∑t2二、单项选择题1.C 2.B 3.C 4.B 5.C 6.C 7.A 8.A 9.B10.D 11.C三、多项选择题1.BDE 2.BD 3.BC 4.ACD 5.ABD 6.ACE 7.AE8.ACD 9.ABC 10.ABCDE四、判断题1.X 2.√3.X 4.X 5.X 6.X 7.X 8.√9.√10. X 11. X 12√. 13. X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习题一、填空题1.绝对数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
2.按绝对数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三类指标。
3.总体单位总数和标志值总数随着变化而可能转化。
4.相对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计算得到。
5.结构相对数和比例相对数都是在基础上计算的。
6.计划指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和。
7.强度相对数的正指标数值越大,表示现象的强度和密度越8.系数和倍数是将对比的基数定为而计算的相对数。
9.实物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产品的量,价值指标反映产品的量。
10.我国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59%,则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为。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 )A商场数量B营业员人数C商品价格D商品销售量2.某大学10个分院共有学生5000人、教师300人、设置专业27个。
若每个分院为调查单位,则总体单位总数是( )A分院数B学生数C教师数D专业数3.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A人口出生率B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D工农业产值比4.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5.属于不同总体的不同性质指标对比的相对数是( )A动态相对数 B 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比例相对数6.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A绝对数B相对数C时点数 D 8寸期数7.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
该数字资料为( )A绝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结构相对数8,对甲、乙两个工厂生产的饮料进行质检,不合格率分别为6%和10%,则饮料不合格品数量( )A甲>L 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9.某商场计划4月份销售利润比3月份提高2%,实际却下降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 )A 66.7%B 95.1%C 105.1%D 99.0%10.2001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长达到1.9万公里,和1998年相比几乎翻了二番。
“翻二番”表示( )A 2001年公路总规模B是以2001年为标准计算的相对数C 2001年公路长度是1998年的2倍D 2001年公路长度l:L1998年增加了3倍三、多项选择题1.绝对数的意义是( )A反映事物的总规模B反映事物总水平的增加或减少C必须有计量单位D只能用全面调查得到E没有任何统计误差2.时点数的特点是( )A不同时间数值可以相加B不同时间数值不可以相加C调查资料需连续登记D数值与时期长短有关E数值只能间断登记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A结构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E 计划完成相对数4.比较相对数适用于( )A计划水平与实际水平之比B先进与落后之比C不同国家间之比D不同时间状态之比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之比5.反映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相对数是( )A国民生产总值B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C各产业增长速度D各产业比上年增长量E各产业占的比重6.据预测,若中国大陆GDP平均每年增长7.5%,到2006年可达到1600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4.1%,人均GDP1l82美元。
该资料中用到的指标有( ) A绝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E结构相对数7.我国GDP每增长1%,相当于人均增加收X.70多元;全国将增加60—80万个就业岗位。
这里用到的指标有( )Aft寸期数B时点数C平均数D强度相对数E比较相对数8.2001年我国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2001年末,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突破75000亿元。
这两个指标( )A都是时期数B都是时点数C都是绝对数D前者是时点数,后者是时期数E前者是时期数,后者是时点数9.200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0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A就业人数是时期数B增加的就业人数是时期数C就业人数是时点数D失业率是结构相对数E就业人数和增加人数都是绝对数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规模2.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3.研究的目的和对象4.对比5.统计分组6.相对数、平均数7.高8.19.使用价值、价值10.8.41%二、单项选择题1.D 2.A 3.C 4.B 5.C 6.D 7.C 8.D 9.B 10.D三、多项选择题1.ABC 2.BE 3.BC 4.BCE 5.BE 6.ABDE 7.ACE 8.CE 9.BCDE统计指数分析习题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