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分析】
1.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很多现象我们觉得又新奇又有趣,但却不能解释其原因。
对此,我们充满了好奇。
这些神奇的现象中有很多属于物理现象,通过今后我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将逐一找到这些现象的答案。
概括的说,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现象以及它们所遵循的规律。
2.怎样学好物理
①观察是研究问题的基础。
我们要注意观察和发现自然界中、生活中以及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多问为什么。
②实验是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手段。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科学结论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
③分析和概括是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动脑筋,既要善于找出每一物理现象的特点,又要善于抓住有关现象的共性,透过现象看本质。
④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知识为人类服务。
学习物理不能只满足记住一些结论,计算一些练习题,而应把课上所学的知识与广泛的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
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物理实验室中一般用秒表计时。
4.正确使用刻度尺——“三看”、“四会”
三看:看零刻线的位置,看量程,看最小刻度。
四会:会放:测量时刻度尺应放在被测物体应测部位,使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体,放正,不能歪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
会读:除从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读出准确数字外,还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测量数据时,要有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数据是毫无意义的。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根据其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两种: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于测量人读数时估计偏差等原因造成的。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精密程度不够,或测量方法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误差是在正确的操作方法下产生的,它不是错误,是不能避免的,只能设法减小。
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选择精密程度高的量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例题分析】
例1、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A、1.8厘米
B、1.85厘米
C、7.85厘米
D、7.8厘米
分析:选项B是正确的,它的读数包括了测量值,估计值和单位三部分。
选A的同学没有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因而不能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没有反映所用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是毫米。
选C的同学没有注意观察“测量零点”的刻度值,测量结果应是测量值减去“测量零点”的刻度值。
选D的同学犯了双重的错误,既没有观察“测量零点”也没有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答案:B
例2、如图2(甲)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
若设用另一把刻度尺,同样测量A的长度,如图2(乙)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 厘米。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最小刻度位是准确读出来的,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是估计的。
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不同的。
请看下表的比较:
答案:2.35、2.4
例3、测量跳远长度时,应选用最小刻度是________的刻度尺,安装窗户的玻璃时,应选用最小刻度是_______的刻度尺。
分析: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但测量所需要的准确程度由实际的需要决定,而不是越准确越好。
如要测跑道的长度就没有必要精确到毫米。
测量跳远的长度,精确到厘米就够了。
安装窗户的玻璃就要精确到毫米了。
答案:厘米、毫米
例4、关于误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是在测量中粗心大意造成的。
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分析: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在正确的操作方法下产生的。
由于测量仪器精度有限,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或人和人之间感觉上的差异等种种原因,使得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就是误差。
所以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无论你如何认真,误差总是客观存在的。
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C
例5、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测量结果是41.11=L 厘米,
52.12=L 厘米,42.13=L 厘米,44.14=L 厘米,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__,物体
的长度是___________厘米。
分析;用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每次测量的准确值应该是相同的,估计值可能是不同的。
比较四次的测量结果,1L 、3L 和4L 的准确值相同,而2L 与其它三个数据的准确值不同,因而是这一次测量出现了错误。
物体的长度应该是三次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
3
42.144.141.13
4
31厘米
厘米厘米++=
++=
L L L L
=1.42厘米
答案:2L ,1.42厘米
【同步达纲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7米=_______毫米 (2)1.5小时=_______秒 (3)1厘米=________微米 (4)3600秒=_______小时
2.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 (1)一只新铅笔的长度:0.175____; (2)一枚壹角硬币的直径:2.25______; (3)一名学生的身高:155_______。
3.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图3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4.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下列记录中正确的是()
A、184毫米
B、18.4厘米
C、1.84分米
D、184.0毫米
5.第46届世乒赛已于2001年5月6日在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的首次较高水平的较量,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直径增加了()
A、2微米
B、2毫米
C、2厘米
D、2分米
6.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8厘米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
B、一只粉笔的长
C、学生课桌的长
D、文具盒的厚
7.用普通刻度尺来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可采取图4所示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毫米。
8.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测量精确程度较高时可用________和______。
9.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________决定,测量所需达到的准确程度由________决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
B 、测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结果会出现误差。
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D 、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量具,或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3107.1⨯(2)3104.5⨯(3)410(4)1
2.(1)米(2)厘米(3)厘米
3.C (A 图被测物的测量起点没有与刻度尺刻度线对齐,B 图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D 图刻度尺的刻线没有紧靠被测物)
4.D (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所测出的数据,倒数第二位应是毫米位,最后一位是估读值)
5.B
6.B
7.0.8( 因为40匝一共是32.0毫米,所以毫米匝
毫米8.0400.32==
=n L D )
8.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9.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实际需要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