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法官个人先进事迹(共5篇)

优秀法官个人先进事迹(共5篇)

优秀法官个人先进事迹(共5篇)优秀法官个人先进事迹(共5篇)文秘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文章的写作服务,联系电话:400-012-1855(篇一)**,女,1982年5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年考入滑县法院,先后在**法庭、劳动者权益保护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任滑县法院民四审判团队审判员,一级法官。

上班伊始,她被分配到基层法庭工作,她克服法庭路途远、硬件设施差等诸多困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常常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工地,了解社情民意、乡村习俗,为审理、调解案件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民生经验。

**年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来,她连续多年办案数量名列全院前茅。

**年,在身怀六甲的情况下,她依然加班加点、勤奋工作,年结案439件,参与开庭约500次,结案率达99.32%。

其中审理农民工案件178件,调解87件。

**真情为民、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法律的忠诚、对群众的关切、对审判事业的热爱,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许。

出色的工作,可喜的成绩。

**连续多年被滑县法院授予个人嘉奖、被评为“办案能手”等。

(篇二)“办案标兵”的为民情怀20年来,****市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审理过的案件无一改判,无一信访,无一当事人投诉。

为此,他被评为全区法院系统“办案标兵”。

法庭之外的汗水暖民心“真没想到,不用开庭,法官就帮我追回了借款,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感谢法官为我做主!”今年4月16日,坐在轮椅上的当事人梁先生从**手中接过1万元借款时,激动地道谢。

今年初,**接到案件时,了解到原告梁先生因患病腿脚不便,要依靠轮椅行走,急需讨回借款看病。

而被告**虽有固定单位,但他故意逃避,行踪不定。

**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到**单位向领导了解情况,并通过其亲朋好友查找他,同时,动员他们一起做**的思想工作,促使他主动还款。

终于,**法官的耐心感化了**。

最后他委托朋友把1万元现金送到法院,领回借款的梁先生当场撤回起诉。

**认为,与宣判相比,调解能消除当事人心理上的对抗,让他们不仅口服,而且心服,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小事”也费劲感民心因为身处基层法庭,**日常办理的案件多是家庭纠纷、民间借贷、邻里冲突。

他从来不认为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是小事情。

“我审理的案件虽然不是什么大案,但同样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3月25日上午,**在成功调解了一起离婚案件后,利用午休时间和书记员一起去到原告**家中,协助被告李女士把调解协议中约定归她所有的财物搬走,高效地解决了纠纷。

事后,李女士感动地说:“像我这种小事,法官大哥都抽时间亲自来帮忙,真是难得!”为了能“碰上”当事人在家,**经常利用下班时间调查情况送达文书。

一副老花镜的距离贴民心民一庭书记员**在谈起**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去年6月,**在审理一起老夫少妻离婚案时,年过50岁的被告**情绪激动,以自己老无所依为由,要求原告给他80万元补偿费作为离婚条件。

法庭要求他核实原告所提供的证据并发表意见时,**既不看,也不发表意见。

庭审中,**注意到了一个细微的情节:**眼睛老花,看东西不清楚。

为此,**特地休庭10分钟,并想办法给对方弄来了一副老花眼镜。

接过眼镜,**颇感意外。

当得知**找遍了整个法院才给他借到老花镜时,不禁感动万分。

**戴上老花眼镜后,态度开始缓和了,很配合庭审。

**向原、被告双方分析利弊之后,当庭宣判准予两人离婚,不支持**提出的支付补偿款的要求。

**听到判决后说:“我这人没什么文化,没想到法官这么贴心,这么重视我,我敬重你,你的判决我服了。

”二十年甘当“老黄牛”得民心“**完全没有架子,总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办案、整理案卷,鼓励我们大胆做,不怕错。

”这是年轻的书记员李健妮对**的评价。

20年来,**带了不少“徒弟”,他总是毫不保留地“传、帮、带”,将积累多年的审判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法官。

20多年来,**在基层法庭坚守岗位,为辖区的父老乡亲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纠纷,为广大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他为大家舍小家,多少次孩子的家长会,多少次家庭的聚会,他都是缺席者,但唯一没有缺席过的,就是他20年如一日坚守的司法为民的岗位。

(篇三)刚柔并济匡正义秉公办案暖民心**,女,汉族,1983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

现任**县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民事审判第六团队法官。

该同志自**年参加工作以来,用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刻苦进取的敬业精神以及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赞许。

入额办案近两年来,**法官处理各类民商事纠纷180余件。

她细心谨慎、公平公正,切实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和分析问题,充分运用调解技巧,结合情、理、法妥善处理矛盾,调撤率高达72.86%。

一起离婚案件,双方都同意离婚,但是女方患有抑郁症,情绪异常不稳定。

出于对女方病情的担忧,考虑到生硬的判决势必导致案子结了矛盾未解决。

于是,她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等多种调解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法理结合,不厌其烦地反复给双方做工作。

终于在第六次调解时,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结案后,当事人感激地对她说:“法官,你真好!”一起继承案件,周家三姐妹状告自己的亲哥哥,要求与哥哥共同继承父母遗留下的房屋和院落,分得相应的拆迁款。

通过核实证据及庭审情况,**法官发现了部分疑点。

为查明事实,她前往房地产管理局、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走访了解情况,并协同相关工作人员对争议的房屋进行了实地丈量,确定了对应的拆迁款金额。

最终判决原被告双方共同继承父母遗留下来的土坯房,并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判令被告给付原告相应数额的拆迁款。

周家三姐妹说:“没想到法官大冬天的亲自跑去调查,去丈量房屋,为我们案情的真相,为我们讨回公道尽职尽责,真是太感谢了!”一面“判案秉公正直、工作一丝不苟”的锦旗送给**法官,并给**县人民法院写了感谢信,以此表达她们的感激与敬仰。

多年来,**法官勤恳务实、敬业奉献、公正廉洁,多次被**县人民法院评为“先进个人”,并于**年荣立个人三等功;她勤奋好学,精修业务,撰写的论文分别荣获**年全国法院系统“法院信息化建设与司法公开”(重庆•涪陵杯)论坛征文优秀奖、**年“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与构建”中国审判论坛征文优秀奖;她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在本院、乌兰察布市中院及**县组织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各类活动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她德艺双馨,深受群众喜爱,**年被评为伊金霍洛监狱第一届“十佳最美警嫂”、**年被评为“**县最美政法干警”。

作为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法官解案”栏目固定主讲人,**法官已录制并播出节目四期,为我国的普法宣传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人生格言“刚柔并济匡正义,秉公办案暖民心”(篇四)**,男,**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三站法庭、政工科、民二庭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年6月任立案庭副庭长,现任新站法庭庭长。

**年2月,**,被市中院评为全市法院系统“调解能手”;被市中院评为**年度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年1月,**,被市中院评为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年2月,**,被市中院评为涉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年度被省法院评为“调解能手”。

**年度被省法院评为“办案标兵”。

**年,作为全省法院系统“办案能手”,受邀参加省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

一、坚持司法为民的办案能手**说他只是一名普通法官,一名扎根在基层,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审判事业的普通法官。

他说,“老百姓就是把我们法官当作最后一根稻草,最后的依靠,一定要竭尽所能为他们把案子办好。

”他是全院公认的“快枪手”,办案子从不拖拉。

往往案件分到手中第一时间就会送达、排期,同时认真翻阅卷宗,全面梳理案件脉络,寻找争议焦点,节省每一分时间。

因此,他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法律规定与社情民意相结合,拿出来的案件解决思路总是分析可靠,成熟可行。

他的脚步在办公室与审判庭之间来去匆匆,他总是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

**年,**办结案件588件,调解撤诉324件。

**年年初至今办结626件,调解283件,撤诉144件。

二、善用调解,做老百姓的贴心人“李法官,你可得为我们做主啊,她这是骗婚,骗婚!”两个老人拉住**的手,死活不愿松开,老泪纵横。

**,男,23岁,**县**镇人。

**年1月与同村薛(女,22岁)某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同居。

二人同居半年以后,因为缺乏足够了解,很多事情上没有共同意愿,便总是争吵,每次一吵架,**就回娘家长住,几次以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淡了。

今年年初,**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彩礼金20万元。

**仔细查看**提交的证据,又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两人感情确已破裂,原告**于**年12月、**年10月分两次共给付**彩礼金20万元。

**父母情绪激动,一方面为儿子失败的家庭关系痛苦,另一方面也为拿出的20万元焦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这是一笔大数字。

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两位老人拉着李法官的手,涕泪四流;一向善于调解,“能说会道”的**沉默了。

他在为两个年轻人的选择痛心,也为两个家庭难过。

有着多年丰富办案经验的他深知,这样的案子,双方对抗情绪极大,不容易调解,可又不能不调解。

双方家庭同村而建、比邻而居,调解难度大,费时费力,可是却能充分考量双方的意愿和利益,不会加深双方矛盾,真正实现案结而事了。

**年3月22日,**一早赶到**镇某村**家中,恰逢**外出,于是就和**父亲攀谈起来。

**从**的成长谈起,谈及她与**这一段同居关系,**的父亲也忍不住有些难过。

**敏锐地把握到,**家人对于**还是有一定好感的,这是契机!**随即加大了调解力度,从婚姻法权益保护的价值衡量,到乡约村俗的道德取向,再到两个年轻人未来的生活,**言谈恳切,情理并重,两个多小时的长谈,**父亲终于被打动,同意与**家坐下来解决问题。

最终该案件以**返还9.5万元彩礼金顺利调解结案。

一纸调解书的背后,承载着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变迁、承载着两个家庭从亲属到矛盾再到和解的蜕变,更承载着**法官沉甸甸的汗水与踏实为民的情怀。

**善用调解的案例还有很多,一对二婚的夫妇在离婚后,又上演析产“大战”,一审、二审、执行、再审,四、五年的时间,为了争一口气,大家都咬住不放,在他的调解下,男方愿意拿出30万,一笔了断所有纠葛,双方终于各自放手。

手足兄妹因遗产继承对簿公堂,同根相煎,在他的劝说下,握手言和……“其实,做这么多调解工作,我也很累,但我不希望我的当事人对这个社会绝望。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尊严的生活,我多做一些,当事人就少一分抱怨,社会多一分安宁。

”**说。

三、把爱心倾注在工作内外的好法官在基层法院的诉讼当中,许多当事人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不愿意简单地把案件一判了之,宁可自己多做几倍的工作,也要帮当事人尽可能解决问题和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