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24期·总第128期
2011年12月·下半月刊
59
氨曲南的不良反应分析
赵红印
关键词:氨曲南;不良反应;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24.044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24-0059-01
氨曲南又名噻肟单酰胺菌素,属β-内酰胺抗生素中的单环β-内酰胺类,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某些除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抗菌作用较差,对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需氧及厌氧菌无效[1]。
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阴性菌所致的感染,如肺炎、胸膜炎、腹腔感染、骨及关节感染、皮肤及软组织炎症、尿路感染等,也可用于败血症的治疗。
具有高抗菌活性、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现将近年来应用氨曲南发生不良反应之文献,做一研究性分析,以指导临床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选择关键词“氨曲南”与“不良反应”检索,时间2006年12月至2011年5月,共检索到文献12篇[2-13]、病例13例。
并排除综述、重复报道病例及内容不详尽之报道。
1.2 方法利用表格,将所有按年龄、性别、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用药情况、发生和转归时间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及性别13例氨曲南不良反应中,男8例,女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83岁。
其中,<18岁者1例,女;19~30岁者2例,女;31~40岁者3例,2男、1女;41~50岁者1例,男;51~60岁者2例,男;61~70岁者2例,男女各1例,>70岁者2例,均为男性。
2.2 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否认继往有过敏史者7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3例,其余3例未提及过敏史。
2.3 用药情况 13例氨曲南不良反应中,均是静脉滴注给药,且按照SFDA核准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合理用药,其中每次0.5g,每日2次的1例;每次1.0g,每日2次的5例;每次2.0g,每日1次的1例;每次2.0g,每日2次的6例。
2.4 发生时间最快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静脉滴注仅10min,患者双侧脸颊即出现面色潮红,小丘疹;自诉有烧灼感、瘙痒,考虑为皮肤过敏[7]。
最迟出现氨曲南不良反应患者连续用药长达9天时出现突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剧烈寒战等不良反应[10]。
2.5 临床表现过敏性休克:1例,表现为患者突感全身不适、恶心、胸闷、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烦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心跳加快;皮肤性过敏:4例,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潮红、剥脱性皮炎、散在出血点;消化系统:3例,表现为乏力,厌食,恶心,腹部不适外,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指标异常;神经系统:2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卫生学校(平顶山467041) 例,表现为面部麻木;精神系统:2例,幻视、幻听及一过性反应迟钝、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精神亢奋、言语错乱;血液系统:1例,表现为白细胞减少。
3 讨论
统计结果显示,氨曲南所致不良反应各年龄阶段均有发生,且男女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发现不良反应严重者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以老年患者在应用氨曲南发生不良反应时应特别引起重视。
从用药剂量、用法等方面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特征,静脉用药是否比肌注用药更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尚待考究。
从既往过敏史看,有过敏史倾向,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史的患者应禁用,对其他有药物过敏史或药物过敏家族史的患者应慎用。
对于首次使用氨曲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若有任何不适应引起重视并及时停药,对症处理。
通常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较为广泛,不仅有心肝、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反应,还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所以建议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适当调整剂量并谨慎使用,尽量避免大剂量用药,且在使用过程中注意监测肝功能和尿常规。
综上所述,影响氨曲南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好在使用时做皮肤敏感性试验,在临床合理用药的同时,全程提高警惕,密切观察,尽量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以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4-75.
[2] 任强.氨曲南致剥脱性皮炎1例[J].中国药师,2010,(10):1504.
[3] 梁杰,杨秀芹.氨曲南致药物性肝损害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
(24):3110-3111.
[4] 徐新华,尚美玲,郭效玲,等.静脉点滴氨曲南致剧烈腹痛1例[J].护理实践
与研究,2009,(12):121.
[5] 刘海燕,刘红.静滴左氧氟沙星、氨曲南致精神异常1例[J].药物流行病学
杂志,2008,(6):415-416.
[6] 荆蕾蕾,韩丽丽,周学军.氨曲南静点致不良反应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31):7568.
[7] 李爱娇.注射用氨曲南致皮肤过敏反应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10):1602.
[8] 沈巧芬,陈芳.氨曲南致严重肝损1例[J].抗感染药学,2008,(2):125.
[9] 贺梅,孙承浩.氨曲南致急性喉水肿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8,(3):185.
[10] 潘建新,陈爱平.氨曲南静点致不良反应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7,(4):527.
[11] 周盛.注射用氨曲南致过敏反应1例[J].华北国防医药,2006,(6):387.
[12] 邹丽,王璐璐.静脉滴注氨曲南致面部麻木2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0,(11):651-652.
[13] 李慧,王志成,杨露梅.注射用氨曲南致精神异常1例[J].医药导报,2011,
(3):284.
(本文校对:王治华收稿日期:20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