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一、为了规范职工招聘录用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食堂实际,制定本制定。
二、食堂招用人员,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禁止就业歧视。
工作人员在招工中不得对应聘者有就业歧视的言语和行为。
三、招聘与录用的工作程序:
(一)制定招聘方案;
(二)发布招聘信息;
(三) 应聘人员登记;
(四)面试或试工;
(五)办理录用手续。
四、招聘方案的内容包括招聘岗位(工种)及人数、录用条件等。
食堂管理员、财务人员、中高级厨师人员、服务员,库管、由食堂根据工作需要提出招聘申请,经食堂经理批准后制定招聘方案。
五、食堂在招工前一般要发布招工信息,委托职业中介机构或参加招聘洽谈会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招工简章。
招聘信息或招工简章由食堂主管统一制定和发布,其内容应包括食堂基本情况、招聘岗位(工种)及人数、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录用条件、工资待遇、社会保险、求职者须提交的有效证件等。
六、应聘人员登记工作由食堂主管负责。
食堂主管要指导应聘者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并核对有关证件,告知面试或试工时间。
七、面试工作内容包括:告知劳动条件(包括职业危害)和规章制度,了解求职者的能力和素质,协商工资待遇等。
八、录用工作内容有:
1、组织职工健康检查;
2、填写《职工录用登记表》。
3、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4、发放出入证、工作服等;
5、按《职工培训管理制度》规定,组织始业教育。
九、食堂食堂主管在办理职工录用手续时,工作人员应如实告知被录用职工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职工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可能有职业病危害的岗
位(工种),应告知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待遇等情况,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十、食堂实行新录用职工上岗健康检查制度,在办理录用手续前要对职工进行健康检查。
食堂对从事未出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职时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
十一、录用职工后,应同时与职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不能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食堂主管应在职工开始上岗前培训或直接上岗之日起20日内书面通知职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职工要在收到通知的次日前告知食堂主管是否同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职工逾期未告知是否同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拒绝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食堂主管应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在职工开始上岗前培训或直接上岗之日起28日内书面通知职工终止劳动关系,并开具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
十二、应聘人员到本食堂应聘要提供个人基本情况和文凭、技能证书、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
求职者提供的证件有:
1、近期免冠照片2张(录用登记表1张,出入证1张,);
2、身份证复印件1张;
3、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证、毕业证等);
4、其他需要的证明材料。
十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发现职工提供个人虚假信息和证件的,视为劳动合同无效,食堂可立即通知职工停止履行劳动合同。
发生争议的,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
职工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被录用后,一经发现便报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处理
十四、求职者应在求职申请表中承诺与其他单位没有存在劳动关系。
十五、下列人员不得录用:
1、无合法身份证件人员;
2、吸毒人员、逃犯;
3、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4、患传染病和患职业病应退出劳动岗位人员;
5、与其他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人员;
6、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从事应聘岗位的人员。
十六、食堂在招用特殊工种的人员时,要把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录用条件。
所有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均要持证上岗。
难以招到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食堂主管应尽快报食堂经理批准,招用其他人员,并按照本食堂《职工培训管理制度》及时组织其参加培训。
无职业资格证的人员,经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安排上岗。
十七、食堂主管应将全部职工的有关情况记入职工名册,并进行动态管理。
劳动用工备案的内容包括:
1、招用职工的人数、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
2、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起止时间;
3、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人数、职工姓名、时间;
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备案信息。
十八、公司解除或者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同时,食堂主管要给职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证明书友要由职工本人签收,并留有存根,与劳动合同书一并保存2年。
十九、本制度未尽事宜由食堂主管代表食堂与工会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