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与新闻语言
[2]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2.
[3]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2000,(10).
[4]LEEcH G.En出ish Grammar for Today[M],kndon:rI’Ile
Macmillan Press.1982.
话语的定义颇多。黄国文认为,话语“通常是 指一系列连贯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 “不是形式单位,而是意义单位”。这个概念包含了 两个要素:第一,话语是表层语言的集合;第二,话语 含交际意图。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二元划分。然 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话语分析开始广泛吸收
收稿日期:2005旬3—06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新闻语言研究”(JM04204)。 作者简介:李建利【1965一),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法加以比较,也能够揭示新闻报导媒体对这些利益方 之间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态度。
迄今为止,话语分析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认知 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批评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 五大类¨4|,但话语分析家一般不执著于一种分析 法,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论起点和分析目的,结合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分析法,对话语进行综合分析。
153
尤其是与概念功能相关的及物性被进一步分解 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 程和存在过程。这六个过程与表意的小句对应(含动 词或系动词)。同一现实过程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过程 来表达,同一语言过程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在 这些表达方式中,除一种为适合表达(congment word. ing)外,其余为隐喻表达(metaphoric wording)。“选 择隐喻表达的动机很多,其中之一是为了隐去动作的 执行者,以达到推卸动作执行者责任的目的。”¨纠另 外,如果纵向把用于新闻报导中利益各方的词汇、句
的 考察放在了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认为语言并不 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只是必需的物质基础,其内容 则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反映。
20世纪初,索绪尔(Saussure)创建了结构主义 学派。该学派注重语言特点的分析。乔姆斯基 (chomsky)的《句法结构》一书更是引发语言学家们 对“破解语言创造之谜”的兴趣。但是结构主义是 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在美国,萨皮尔(E.s印ire)、 布龙菲尔德发展了描写语言学,却各有侧重。布龙 菲尔德(B100r血eId)“专注于语言本体”,有“行为主 义态度和实证主义取向”;而萨皮尔涉及面广,“除 语言研究外,更从文艺、心理、人类诸学人手探讨语 言本质”。¨1弗斯(Firth)强调语境的重要性。之后, 韩礼德(M.A.K.Hauiday)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 建立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模式。旧。语言是社 会、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自于人类的社会历史 经验,而人类又根据已有经验解读语言,因而抛开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谈语言,只能使语言研究变得越 来越抽象、脱离实际,其研究价值也将受到质疑。有 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单纯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
[5]陈明瑶,莫莉莉.网上新闻英语篇章特殊性探析[J].外 “语教学,200l,(1).
[6]Bmwll,G&Yule,G.Discourse Analysis[M].Beijing:
Fore咖LangIl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7]张延续.批评语言学和大众语篇[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 报,1998,(6).
话语分析的方法也在不断完善。首当其冲的是 新闻话语的连贯问题。话语的连贯不仅可以用连接 词、语意重复等手法表现,而且新闻作者的选词也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作者的态度。通过分析 新闻中明显带有作者感情色彩和立场倾向的词语, 以及通过句法层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挖掘了“新闻 报导语篇的意识导向性”¨¨。
万方数据
是它分析的物质基础,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是它分析 的内容。相对于新闻报导这样一种文体,它最有用 武之地,因为新闻报导最善于将明确的意图用最简 短、合适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话语分析可用来解 剖新闻语言,从而发现新闻语言背后广阔的社会历 史空间与内容。
三、话语分析对新闻语言分析的有效性
话语分析必然是分析使用中的语言∞J。20世 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 语言学家开始注意到大众媒体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 思想行为的影响;开始意识到语言并不像以往语言 学家宣称的那样是一种单纯的传播媒介,而更可能 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3-他 们发现不能孤立地看待语言结构,必须放在一定的 语境中来理解。当它“频繁的出现于特定语篇和语 境中或者当它与其他结构相结合时”口1,便带有特 定的社会意义。这表明语言学家开始摆脱实证主义 和行为主义的影响,把语言看作社会、历史的构成, 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语言与社会各权力、利益因素 的互动。不仅关注语言在语言使用中“是什么”的 问题,而且开始意识到知道“为什么”的重要性。
和根据已有经验判断的语境¨4 o(P80),因而语境不再 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发展着的,而且因人而异。 文化模式是我们对理想化的现实世界的一种看法,它 有两个特点:(1)由经验产生;(2)投射人的观点态度 (或社会地位)。它考察的主体包括:作者;读者/译 者;隐性话语(即互文性);其他话语(ot}ler Discour- ses),通过对语言中表现的这些要素之间关系的分 析,揭示文本、媒介、社会活动、社会交往、社会机构支 撑下的主模式代表的利益。他还提出了判断主模式 的四个标准:集中性,一致性,范围,语言细节。其实 詹姆士借助的还是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但它形成 了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尤其还涉及到了判断标准,使
英语新闻文体在中国的研究可分为以传统修辞 学和文艺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转换生成语 法和形式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以功能主义和 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和以功能主义、话语/ 语篇文体学、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为理论基础的研 究。¨刮新闻文体研究受普通语言学和文体学两门学 科的双重影响,到目前为止主要也是以韩礼德的系 统功能理论为框架,但缺乏对于影响新闻文体的社 会文化、权力关系、利益团体制衡等方面的分析。20 世纪60年代,话语分析的出现结束了“语内研究” 与“语外研究”的分野,它既分析语言的形式,也在 广阔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寻求语言的内涵。表层语言
152
万方数据
哲学、美学、符号学、人类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心 理学、交际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研究成 果,同时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它形成了一套系统 的、丰富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
二、新闻语言分析的历史回顾
新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口语化。“口语 体能增强可读性和认同感,为进一步影响读者创造 条件。”【刊此外,新闻具有时效性,应在第一时间编 写,不像一般的书面语言那样经过反复修改,因此它 也更多地保留了口语特征。
话语分析如何能有效地分析新闻语言?最初的分 析局限于经验论,新闻工作者或少数读者根据写作经 验和读报经验对新闻语言有一些直观性的评论。.
国内20世纪80年代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下,讨论得最多的是新闻语言特色,从读者角度谈标 题特色、词汇特色、语法特色,并强调正确读报需了解 英美背景知识;或从新闻特色出发,系统介绍英语新 闻的语言特色,包括新闻标题、导语、正文、词?[、新闻
詹姆士(James Paul Gee)采用的就是综合分析 法。【141他归纳和提出了话语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情景 意义和文化模式,为词义会随语境变化,而词汇 的情景意义又联系着社会群体的不同的文化模式。 情景意义和文化模式都是分析工具,且最终要回到文 化模式上来。这里的语境意义相对于以前更推进了 一步,它不是特定的语境,而是我们根据事实说明的
新兴学科,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年轻学科。各社 会学科基本上都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发展了使用 于本学科的话语理论。
大体上新闻话语分析目前仍从属于话语分析,没 有尝试从新闻学的理论与方法出发来运用话语分析 方法,因而也无法为话语分析做出任何理论贡献。然 而基于新闻学这门学科涵盖语言面广、内容新的特 点,如得到合理发展,新闻话语应该更有一番作为。
摘要:通过阐述话语分析出现之前新闻语言分析状况及话语分析为分析新闻报导语言做出
的贡献,旨在找出用话语分析这种方法分析新闻报导的优势。
关键词:话语分析;话语;新闻语言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_2731(2005)06旬152D3
20世纪以来的语言学研究一直存在“语内研 究”与“语外研究”的分野。“语内研究”派把语言结 构放置在研究的中心,目的在于找到语言的共核,探 究不同语言的共同规律。“语外研究”则把对语言
话语分析的有效陛有了一定的保障。 话语分析是迄今为止涉及学科门类最多的一门
[1]Robins,R.H:A shon History《“ngllistics衄d Reading Guide by YaoⅪaoping[M].Beijing:Forei印LangIlage
Teaching aIld Research Press,2001.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1月,第35卷第6期,Nov.,2005,V01.35,No.6 J叫m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话语分析与新闻语言
李建利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各种句 式等旧J。这一时期国内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 语言的表层,虽然也认识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但
没有进入语言本身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关系这个 层面上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发展,语料库语 言分析法使得语料处理速度更快、精确度高、统计可 靠。更重要的是,它引入了对语言的定量研究,“定量 分析与定性解释相结合,对语言的描述更客观、更全 面”。旧1这种语言分析法用于新闻语言分析后,通过资 料的可靠性、方法的客观性进一步证明了之前通过“手 工操作”发现的新闻语言特征的正确性,但分析范围依 然是新闻标题、导语、正文的语法、句长、句型等,停留 在语言层面。从宏观上说,也是深受结构主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