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测试题2

科学测试题2

小学科学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 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_ 组成的,又称为微小世界,可以用显微镜来观察。

2.冬季的早晨,如果室外气温是–10℃,湖面上结了一层冰,这时,与空气接触的冰上表面温度是 ,与湖水接触的冰下表面温度是 。

3. 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 时膨胀,在温度 时收缩,但水在 温度范围内却有“冷胀热缩”的现象。

4. 一个重G 牛顿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

那么,此物体的密度一定比水的密度 ,它受到的浮力等于 。

5. 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不计弹簧秤的重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檫),若A 物体的重量为10牛顿,则B 物体重 ,弹簧秤的示数为 。

6.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 ______________ 造成的。

7.雄蕊和___________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 清澈见底的池塘,看上去深度与实际深度相比要___________ 一些。

9. 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 、_______ 、_______三部分。

10. 如右图所示,要使L 1、L 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电键是 ;要使L 1、L 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电键是 。

11.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常用 法,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 。

检验二氧化碳常使用 。

12.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部分。

13. 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分别是光的直射原理、光的_______原理和光的____ _原理。

14. 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 、 、 等。

15. 在实验室制氧的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这是为了避免 。

1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______ _。

17. 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 ___ 、______ __ 、______ _ 、______ _五种营养成分。

18、在我们体内约占大半而且我们的一切生理活动都离不开的物质是 二、判断题(每空1分) 1. 太阳、月亮、镜子、点燃的火柴都是光源。

(× ) 2. 我国在春分日时,昼夜几乎是一样长短的。

( ∨ ) 3. 压力总是竖直向向下的。

( × ) 4. 剪指甲和头发时不会痛,是因为指甲和头发是没有生命的。

( × ) 5. 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 × ) 6. 光年是天文学上的一个时间单位。

( × ) 7. 光在任何一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小于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 ∨ ) 8. 用一面比人小的平面镜能看到人的全身,这是因为像比人小。

( × ) 9. 圆柱形大桥桥墩在水中不受水的浮力的作用。

( ∨ ) 10.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呈现较大些的清晰像,就应该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一些,同时幻灯片离放映镜头近一些。

( ∨ ) 11.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绕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音调越高,绕过障碍物的能力越强。

( × ) 12.当空中有带电的云时,避雷针的尖端因静电感应发生尖端放电,与云内的电中和,避免发生激烈的雷电,这就是避雷针能避雷的原因。

( ∨ ) 13. 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而香蕉里没有种子,故香蕉不属果实。

( × ) 14. 地球表面的土都叫土壤。

( × ) 15. 电灯泡通电发光后,灯丝便燃烧起来。

( × ) 16. 藕生长在湖底的淤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

( × ) 17. 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中描述的自然现象是风。

( ∨ ) 18. 蝙蝠是会滑翔的哺乳动物。

( ∨ ) 19. 食物链不一定都要从植物开始。

( × )
( ∨ )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空1分) 1. 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D ) A .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2. 按反射的本领从大到小,下面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 )。

A .黑布、红布、白布 B .红布、白布、黑布 单位: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科目编号:


线





密 封 线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C.白布、红布、黑布D.黑布、白布、红布
3.天上出现钩钩云,很有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是( A )
A.下雨 B.晴天 C.多云 D.大雾
4. 甲、乙、丙三个体积和质量均相同的小铁球,分别浸入装有水、煤油、水银的容器中,当三个小球静止后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其大小关系是(D )A.F甲>F乙B.F甲= F乙,F乙>F丙
C.F乙<F甲<F丙D.F甲= F乙,F乙<F丙
5. 下列天体转动的周期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是( C )
A.月球绕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约27天7小时
B.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365天
C.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D.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6.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靠近通草球时,通草球被吸引过来,则通草球( D )
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7.用毛皮摩檫橡胶棒会出现( C )
A.橡胶棒带了正电,毛皮不带电B.橡胶棒和毛皮都带了负电
C.橡胶棒带了负电,毛皮带了正电D.橡胶棒和毛皮都带了正电
8.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A )。

A.司南B.指南针C.指南鱼D.指南车
9. 下列变化不可逆的是( C )
A.水结成冰B.冰化成水C.锄头生锈D.水蒸发
10. 下列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A.碘酒B.蒸馏水C.液态氧D.泥水
11. 竹节虫的形态与竹子的枝条相似,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叫( B )
A.伪装B.拟态C.模仿D.隐身
12. 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D )。

A.鸟类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13. 下面仪器中,不能够用来加热的是( C )
A.烧杯B.试管C.量筒D.蒸发皿
14. 下列各组物质含有相同成分的是( D )
A.水银和银B.酒精和醋C.铅笔和铅D.钢和铁
15.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C )。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
16. 高大树木的根吸收的水分能够到达树冠的顶部,其主要动力是( A )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运输作用D.呼吸作用
17.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动物的是( A )
A.鲸鱼B.娃娃鱼C.鸡D.蚕
18. 如果蚯蚓被切成两段,那么这条蚯蚓( D )
A.必死无疑
B.头部所在的部分还能活下去,尾部所在的部分必死.
C.尾不所在的部分还能活下去,头部所在的部分必死
D.头部所在的部分和尾部所在的部分都可能活下去,一条蚯蚓将变成两条蚯蚓
19. 把食物放在火上烧,如果能闻到类似烧头发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 C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20. 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 C )
A.金星B.木星C.水星D.土星
四、简答题()
1.(4分)如图所示,已知小球A能在水中漂浮,小球B能在水中下沉。

现在把两个
小球放在同一个盒内,然后把盒子漂浮在水盆中。

问:
(1)把小球A从小盒中拿出再放入水中,盆中水面高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把小球A拿出小盒放入水中,盆中水面不会变化。

因为
小球A仍浮在水面上,水对小球A及盆、小球B的浮力的和仍然
等于三者的重量和。

(2)把小球B从小盒中拿出再放入水中,盆中水面高度如何变化?为什么?
把小球B拿出小盒放入水中,盆中水面高度将下降。

因为小球B放入水中后沉入水底,排开水的体积增大。

三者所受浮力的和小于三者的重量,排水量减小,所以水面高度要下降。

2.(3分)简述雷电是怎么形成的。

春夏秋季,由于急剧上升的气流与云中的水滴发生碰撞,使云块带上电。

在云块内部、云与云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产生强大的火花,这就是闪电。

闪电中强烈的电流产生高温使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引起猛烈的振动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就是雷声。

3.(3分)拔火罐时罐子为什么会吸在人的身体上?
用拨火罐治病时,要在罐中烧一些酒精,立刻把罐扣紧在人身上.酒精燃烧时要消耗罐里的氧气,里面的空气要减少,燃烧完了温度降低时,罐里空气的体积要收缩,使罐内的压力减少,罐外的大气压力大于罐里面的压力,所以会把拔火罐紧紧地压在人身上,好像罐子“吸”在人的身上一样.
4.(3分)为什么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会变混浊?
当澄清的石灰水和我们吹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接触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所以我们就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

第4页,共4页
第3页,共4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