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和实践原则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和实践原则

制衡各方利益需求冲突的工具。 资源问题
(四)以互助为取向的助人服务
社区工作强调居民建立邻里关系、强化互相 照顾、建立和谐的社区的重要性。
当人的社会角色萎缩时,便对他人和社区公 共事务态度冷淡,导致社会解体、越轨和个 体异化现象。
建立社区内的互助网络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环 节。
(五)以社会行动为取向的工作策略
(7)对于社区所提出的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划,政府应当给 予重点或全面的积极协助;
(8)全国性社区发展计划的建立,应有完整的 政策和完善的行政组织,并应同时注重工作者的 挑选、培训,地方与国家资源的利用,及研究实 验、考核等工作;
(9)在社区发展计划中,应充分利用地方性、 全国性及国际性的民间组织,因为这些力量,对 于社区发展工作的推行,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每个人都应享有起码 的生活条件,政府有责 任维持一个安定的社会,是经济可以自由发展。其中的社会权更 强调人人应享有教育、医疗、房屋和社会保障等服务。
社工最重要的是争取公平的社会资源的分配以 再分配。
2、社会正义:公平、合理与平等
正义的种类:报应性、分配性正义: 公平法则:才能和功绩以及需求(标准是什么?谁定
原则是:1)发展机构必须与其所希望影响的居民建 立友善及可依赖的关系;(2)社区发展机构应作什 么样的变迁,机构必须与居民达成协议;(3)社区 发展机构必须表明计划中的变迁是安全的;(4)社 区发展机构必须有兴趣与社区内各种群体一起工作。


另 一 个 学 者 阿 瑟 ·邓 汉 姆 ( Arthor Donham)提出五大原则:
财富、权利、知识和组织资源上的不足。
(三)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
居民参与,能够反映社区居民的真正需要和 社区存在的问题。
社区成员的积极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社 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1、原因 是人民的权利。 可以促进社会公义。发挥制衡政府的作用。 强化人民的力量。组织起来,力量强大。 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8.注意预防性的服务工作: 社区工作不只是强调使居民学到分 析社区问题和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服务方案或计划的拟 订上,必须兼顾目前与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预防上。“预防重 于治疗”这一医学观点,非常适用于社区工作(徐震80年《社区 与社区发展》)
(四)香港学者提出的的实践原则
1994年林香生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 六条原则: 1)注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2)因应社区的现有情况,计划工作步伐; 3)尊重社区自决; 4)强调居民的自动参与; 5)广泛及包容性的社区参与; 6)民主及理性的社区行动形式。
标准?为谁定标准)准则 社会公平是指分享社区资源和发展机会上的平等性; 公正是指在解决问题、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
无区别性和无歧视性。
3、助人自助.
3、助人自助 助人通常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职业特征。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实质上是社会工作者所持
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对受助 者及自己的看法。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除了评价社会工作目 标或意义的观念外(终极性价值观),也包括 对社会工作者自身行为准则的评判(工具性价 值观)
第三章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和实践原则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基本价值
一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根源及其基础
新教伦理。 人道主义。 社会福利观念
一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二)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演变过程
1、宗教、慈善活动时期的早期社会工作价值观。 2、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教育程度和收入较高 社会地位愈低、权力愈小,而又经常被社会发展所遗忘的人士通常表
现冷漠和旁观。正因如此,社会资源的分配倾向与那些能积极参与的
人。参与制度的异化-间接维持了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表现冷漠的原因:官僚化-发出声音的空间。知识和专业的要求,没 有空间。失去了动机,减弱了能力-消失中的市民权利或非参与化的 倾向。
3、市民参与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是否肯定市民参与的价值: 市民本身的价值观念; 对参与作用的怀疑; 切身利益; 是否有参与能力: 是否愿意:
影响因素
制度上的因素 参与的形式、架构和条件 是否提供参与的机会和空间
专题—理想与现实:市民参与的问题
公民社会:强调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利的监督与制约, 参与放在生命中较高的位置
2、参与的功能
提升意识 学习民主的技能,提升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素质,促进社区、社会
和政治的参与 促进居民的合作,提高社区自治 减少垄断,参与可减少决策的操纵和垄断 导致较好的政策 满足个人较高层次的需要:归属感、爱、地
位和声望等
市民参与功能的不同论述(P65)


6.注重工作生根 社区工作是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过程,它鼓励
居民将“参与”视为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居民自动、自发、自 助、自治的精神与能力。并积极发掘与培养当地的领导人才,使 社区工作能“向下扎根,向上结果”,确保工作的持续与工作成 果的巩固。
7.注重与整体配合: 社区工作虽以社区为单位,但必须与国家 整体发展计划、国家的区域性(地区性)计划相配合,使每一个 社区的发展汇集成为国家的整体发展。
社区工作要使居民群体认识到他们相互负有 责任,并由此创造未来发展的“社会资本”, 实现“集体增权”——提升每一个人的价值 和尊严。
(二)以制度为取向的社会正义
社区工作重视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 的平等机会和福利责任。
个人的情况并非本身所能控制。个人、 家庭和社区所面对的问题,是社会不公 平的制度下的产物(同学举例),是社 会变迁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3.注重全面利益: 社区工作不以个别社区居民的利益 而是以社区整体利益和需求为依归,实现社会公平。
4.注重协调发展: 社区工作认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 文明建设、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等需要。政治文明)
5.注重社区“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基本原则之一, 也是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工作中应协助居民全面动 员社区内部资源,实现社区自助,同时争取社区外来的 援助,但不依赖外来援助。
服务的提供不在被视为一种恩赐,反之 是一种再分配的补偿和权利。
(二)以制度为取向的社会正义
社区工作正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透过制 度化的福利措施,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带来公平和平等的分配。
制度取向,指把健全的公共政策看作在 现代社会中帮助个体自我实现的合理的 社会功能,将机会平等和社会福利看作 公民的基本权利。
(2)建立多目标的计划及各方面的配合行动,以求 全面和均衡的社区发展工作的进行;
(3)在推行社区发展初期,社区居民自信心的加强 及自动自发精神的培养,与物质建设同样重要;
(4)社区各种计划的拟订、执行,均应由社区居民 共同参加;
(5)注重地方领导人才的运用和训练;

(6)发动并组织妇女与青年参加各种社区发展 工作;
它建立在社区工作基本价值的基础之上
第一节 社区发展和社区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西方学者提出的实践原则
巴特恩 (T.R.Battern)提出四大原则,分为三个层 次。三个层次是:(1)寻求有效方法,以激励、协 助和教育社区居民采用新方法,学习新技术;(2) 协助居民使其生活方式适应他们所接受的或外界加 给他们的变迁;(3)确保社区意识或社区精神的永 存。
(1)社区发展应以社区共同需要为主; (2) 以“自助”为主要精神; (3) 政府及民间社团应提供物质或技
术协助; (4)有完整的、多方面的各种专门性计
划,使社区受益。
(二)联合国提出的实践原则
1955年出版的《经由社区发展获得社会进步》一书 提出了十项原则:
1)依照社区居民的根本愿望及需要,来拟定初始的 工作计划;
对制度化的歧视和剥夺行为,采取某种 社会行动是社区工作的重要方法。
社会工作者应当挑战社会的不公正,适 当运用组织和行政的动员过程维护社区 居民的正当利益,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言 人。
(五)以社会行动为取向的工作策略
均衡理论; 透过建立强而有力的基层组织与政府、
专家合作,一起商讨公共政策。市民决定应该作什么,专业人士—决定如何 做 由“咨询”到“伙伴”,由讨论式的参 与到决策层面的参与——市民控制。
(三)以民主为取向的社会参与
民主指存在于政府与人民之间、人民代表与选民之间, 乃至于社会组织与社会群体中领袖人物和其成员之间 的权力和责任的关系。
建立正义的社会,就要改善社会关系,体现在三方面 的工作上:
一是强调公民有平等参与决策的权利。 二是在工作实践中,要推动有关部门完善社会政策并促
进各项福利政策得到最彻底的贯彻执行等。 三是扶助弱势群体,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弥补他们在
3、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一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 1、人的价值与尊严。 2、社会正义。 3、助人自助.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
1、人的尊严与价值
强调重视人性、尊重人权,并使之转化成具体 的权益——公民权、政治权;经济、社会、文化 权;特殊社群的人权
公民权和政治权:人身自由和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人民有权利参 与决定及批评公共政策,并有言论、结社及集会的自由。
(l0)地区性与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应给予密 切的配合,协调发展。
(三)台湾学者提出的实践原则
1.组织的原则: 社区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居民的过 程,是社区居民组织起来,采取共同行动,以解决共同 的问题,满足共同的需要。
2.教育的原则: 是一个教育的过程,经过教育社区居 民,使其改变价值观,改变态度。
社工最重要的是争取公平的社会资源的分配 以再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