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整车装配工艺培训资料

新能源整车装配工艺培训资料

新能源汽车现场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1.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概念阐述及基本要求
2.车架上线及底盘件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3.前、后桥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4.传动系统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5.动力系统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6.转向系统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7.空调及驾驶室总成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8.整车油液加注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依据作业标准,可以较容易的追查不良品产生的原因; 树立良好的生产形象,取得客户的信赖和满意; 是贯彻ISO(汽车行业为TS16949)精神核心(说、写、做一致) 的具体体现,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流程条理化,生产作 业标准化、形象化、简明化; 是企业最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技术资料;
1.4 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几个认识误区



3.2.3安装前悬挂减振器 对照BOM清查各零部件是否正确、齐全,检查减振器固定支架有无 损伤。 取减振器总成,分别依次卸下锁紧螺母、大垫圈、衬套等。 先将减震器慢慢拉到位,减振器上端的螺杆插入减振器上支架的孔 中,对正后依次穿垫片、橡胶套和锁紧螺母,并预紧。 减振器下端的安装孔与减振器下支架孔对正,依次穿入大垫圈、左 侧橡胶衬套减振器孔、右侧橡胶衬套,带上锁紧螺母B4,并预紧。 用风动扳手将螺母拧紧。 自检:扭力扳手扳螺栓公斤力矩,合格后标记。 工艺要求: ①装配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划伤零部件。 ②装配后要求减振器伸缩自如,无卡滞现象。
5.动力系统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5.1动力系统装配工位的工序、零部件及工具表
项目 工序
打气泵安装 驱动电机安装 打气泵及支架 驱动电机及支架、支座
零件名称
工具
备注
吊带、气动扳手、起重机
助力转向泵安装 助力转向泵及支架 水箱安装 水箱、冷凝器
动力 高压配电箱、高压配电箱支架、电机 开口扳手、气动扳手、风批套筒 系统 高压配电箱安装 DC/AC、气泵DC/AC、转向泵DC/AC、配 电箱后支架、配电箱前支架 装配
工具
行车、吊带、预装台架、 吊钩 剪刀
检具
车架上线 及安装底 盘件
螺旋冷却管及支架安装
风批套筒、开口扳手
干燥器及支架安装
干燥器、干燥器支架
后轴ABS支架及电磁阀安装 后ABS调压阀、支架
继动阀及支架安装
制动管路安装
继动阀、继动阀支架
制动管路
ABS线束安装
ABS线束
剪刀
2.车架上线及底盘件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指以文件的形式描述作业员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应该遵守 的事项; 是操作员的作业指导书; 是检验员用于指导工作的依据; 将企业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记录在标准文件中,以免因为 技术人员的流动造成技术的流失; 是操作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快速掌握较为先进的合理的操作技 术;
1.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概念阐述及基本要求
2.车架上线及底盘件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2.2车架上线及底盘件装配工位的操作要点



2.2.2 ABS线束及低压线束工序操作步骤: 检查来件是否有质量问题。线束对应一一通电正常。 将ABS线束及低压线束从左纵梁内侧、横梁空挡处穿过,注意线束 方向,各位置线束出口端正确。 扎带剪断留5mm—10mm。 自检:检查线束外观是否完整,有无破裂。 工艺要求: ①装配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划伤。 ②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装配。 ③严禁用力拖拽线束。 ④严禁破坏线束外包装及端子接口。 ⑤装配中电线束应敷设整齐,顺畅,避免互相缠绕、打死折、杂乱、 叠压或与其它零部件干涉,保证接头或插片连接牢固,不得松脱。
3.前、后桥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3.1前、后桥装配工位的工序、零部件及工具表
项目 工序
装前桥合件
零件名称
工具
备注
限位块、减振器左/右下支架、前天车(1吨)、吊带、开口扳 板簧压板、U型螺栓、前钢板弹簧手、气扳SP2140EX1/2、风批 总成、前桥总成 套筒S24
天车(1吨)、吊带、开口扳 前桥总成(合件)、侧板、吊耳 前桥合件总成安装 手、气扳SP2140EX1/2、风批 总成、板簧销、油杯M10 套筒、撬杠、铜锤 前桥总成(合件)、减震器总成、 减振器横销M16×80、大垫圈φ 16、 开口扳手、气扳SP2140EX1/2、 前、后桥 安装前悬挂减振器 橡胶衬套(减振器)、螺套(减 风批套筒 装配 振器) 后桥合件 后桥总成、后板簧总成、盖板、 天车、分装台架、开口扳手、 钢板底板、U型螺栓M18、螺母M18气扳SP2140EX1/2、风批套筒
5.动力系统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5.2动力系统装配的操作要点



5.2.2 驱动电机装配 检查驱动电机外观是否有磕碰划伤。 将驱动电机支架安装在纵梁上,拧紧螺丝。 驱动电机 将连接支架安装在驱动电机上,拧紧螺丝。 用吊装带将驱动电机平稳吊起,轻轻对准支架连接孔,拧入螺丝, 调整好位置,拧紧螺丝。 自检:检查螺丝预紧力。 工艺要求: ①装配过程中,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划伤。 ②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装配。 ③电机放入支架过程要轻,严禁野蛮敲打。 ④安装位置准确。 ⑤螺栓预紧力为78-104N.M。
后桥总成、后板簧总成、吊耳总 天车、吊带、铜锤、撬杠、开 后桥合件总成安装 成、侧板、板簧销、油杯M10、油口扳手、气扳SP2140EX1/2、 杯M6 风批套筒
3.前、后桥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3.2前、后桥装配相关工位的操作要点

3.2.1前桥合件装配 对照BOM清查各零部件是否正确、齐全。检查钢板弹簧卷耳等是否 有质量缺陷。 取前钢板弹簧U型螺栓左右各两件放在U型螺栓支架内,依次放上前 钢板弹簧盖板、前钢板弹簧限位快。 将前钢板弹簧总成吊至分装台的板簧支架上(钢板的卷耳放在分装 台的V型块上)。 将前桥总成A吊至分装台的前钢板弹簧B上,装上减振器下支架B4, 戴好螺母,至少拧3~5扣。 移动风动扳机,套上套筒,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对角渐次拧紧U 型螺栓螺母。 自检:用扭力扳手扳U型螺栓力矩,合格后标记;做好检查记录。
动力电池支架安 动力电池组支架 装 动力电池安装 蓄电池安装 开口扳手、气动扳手、风批套筒、 吊带、起重机、绝缘手套 开口扳手、气动扳手、风批套筒 剪刀
动力电池组、DCDC 蓄电池、压紧横梁
高压线束的连接 高压线束
5.动力系统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5.2动力系统装配的操作要点


作业指导书是没用的,费时又碍事; 作业指导书是一成不变的。 作业指导书上的项目越多越好; 作业指导书把操作过程写的越详细越好;
2.车架上线及底盘件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2.1车架上线及底盘件装配工位的工序、零部件及工具表
项目 工序
车架上线 线束安装 蓄电池支架安装 滤清器安装
零件名称
车架 低压线束 蓄电池支架 滤清器 螺旋冷却管、支架、四 联管夹
3.前、后桥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3.2前、后桥装配相关工位的操作要点

工艺要求: ①U型螺栓螺纹部分在分装前须浸少许机油。 ②钢板弹簧中心螺栓要与前轴定位孔对准并贴合。 ③U型螺栓螺纹至少外露3~5扣。
3.前、后桥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3.2前、后桥装配相关工位的操作要点

1.标准作业指导书的概念阐述及基本要求

作业指导书俗称“SOP”或“WT”是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 控制的要求对作业的计划,准备,实施以及总结等环节,明确 具体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质量要求、安全要求以及人 员责任等,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性文件。
1.3 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特点


5.2.1 打气泵装配 对照物料清单,检查气泵图号是否与生产计划对应。检查气泵有无 明显的磕碰、变形、掉漆、锈蚀和漏件等质量问题。 ①先将气泵支架安装在左纵梁上,拧紧螺丝。 ②将气泵吊起,平稳放在支架上,安装螺丝。 自检:检查螺丝预紧力。外观完整,无磕碰,无掉漆。 工艺要求: ①气泵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气泵上的孔位不得有错、漏等情况,车 架上的铆钉及螺栓不得与零部件装配的螺栓干涉。 ②气泵无掉漆、无锈蚀、无扭曲变形。 ③车架气泵吊运时,应平稳。 ④车架放置于台架上时应轻放,并要求对准支架螺丝孔位。 ⑤安装位置准确,螺栓扭力矩78-104Nm。
2.2车架上线及底盘件装配工位的操作要点



2.2.1 车架上线工序操作步骤: 对照物料清单,检查车架图号是否与生产计划对应。 检查车架有无明显的磕碰、变形、掉漆、锈蚀和漏件等质量问题。 调整吊钩在车架两侧工艺孔的位置,平稳吊起车架移动至预装台 架正上方,缓慢下落使车架稳固放置在预装台架上。 自检:检查车架图号是否正确。 工艺要求: ①车架符合图纸设计要求,车架上的孔位不得有错、漏等情况, 零部件装配的螺栓不得与车架上的铆钉及螺栓发生干涉。 ②车架无掉漆、无锈蚀、无扭曲变形。 ③车架吊运时,应保持车架的平衡,车架下严禁站人。 ④车架放置于台架上时应平稳,并要求与装配线平行。 ⑤车架需要两个人同时协作起吊,严禁一人操作。

3.2.2前桥合件总成安装 对照BOM清查各零部件是否正确、齐全。检查钢板弹簧卷耳等是否 有质量缺陷,检查钢板弹簧固定支架有无损伤。 将吊耳带衬套总成装入吊耳端支架内,两边装上侧垫圈,穿好吊耳 销,用定位螺栓将衬套总成固定。 将前桥总成吊放至车架吊耳上,钢板弹簧前端放入左右前钢板弹簧 固定端支架中,后端放入后吊耳总成内,移开天车。 撬杠将前端板簧销孔与支架孔对正,后端与吊耳销孔对正,分别装 好侧板和板簧销,用定位螺栓固定,用榔头敲击,使其与车架上固 定支架调整贴切。 用风动扳手将螺栓拧紧,装好各油嘴。 自检:扭力扳手扳螺栓公斤力矩,合格后标记。
4.传动轴装配标准作业指导书概述
4.1传动轴装配工位的工序、零部件及工具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