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商圈演变(济南开埠至今)

济南商圈演变(济南开埠至今)


长清文昌商业中心
商业等级:都市级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副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 区级商业中心等五级结构 商业布局:1核2心4副多组团
பைடு நூலகம்
开埠后,济南呈现内城、商埠区的“子母城”商业结构; 内城商业中心以今泉城路、县东巷纵横两条主街组成并延伸至东门; 老商埠区范围:东起济南老城之西(今纬一路),西至北大槐树(今纬十路),南沿
赴长清大道(今经七路),北以胶济铁路为限(今经一路),计东西长约五里、南北约
二里的区域,用以商货转输、发展商业。
1926年,胶济铁路以北被规划为北商埠,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北商埠逐渐成为以大型轻工 业为主的工业区,成为北方纺织业和面粉业的中心。
商埠商业期商圈分布(1939年——1948年)
商贸中心 西市场
新市场
大观园
济南仍呈现东西双中心,但商业中心已经移至商埠区和古城区之间,即今经四路东 段——共青团路——纬二路一带,并分别沿经一路和泉城路朝东、西向扩展; 核心商业区为大观园市场和新市场周围,其商业的活跃程度已超过商贸中心、西市场 为代表的西部片区。
商埠区虽然还有当时较为著名的商业市场——西市场和万字巷商场,但随着计划经济体 制的建立,商埠区的商业地位及影响逐渐衰落,商埠区逐渐成为以市民居住和工厂生产为 主的城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有所复苏,但是其经济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
传统商业期发展期(1980年——1995年)
济南一百 济南华联 大观园
现代 商业 成熟 期
2009
现代商业起步期(1996年——2002年)
现代商业起步期济南商业特点:
泉城路作为城市核心商圈的地位进一步的到巩固和提升;
消费力的提升促进少数高档百货出现; 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专业商场、专卖店及超市大量出现; 银座、贵和崛起,打破传统商业模式,以大润发为代表的各种超市大卖场 在济南遍地开花。
现代 商业 起步 期
2002
现代 商业 发展 期
现代 商业 成熟 期
2009
传统商业期整合期(1949年——1979年)
万字巷商场 新市场 西市场 大观园
人民商场
国贸商场
今经四路东段——共青团路——纬二路一带,成为当时的商业聚集区,主要商业市 场包括国贸商场、新市场、大观园、人民商场等
传统商业期整合期(1949年——1979年)
目录 壹
济南商业的发展历程

济南商圈现状概述
PART1 济南商业的发展历程
济南商业的发展历程
现代商业期
传统商业期 商埠商业期
1904 1949 传统商业 整合期 1979 传统商业 发展期 1995
现代 商业 起步 期
2002
现代 商业 发展 期
现代 商业 成熟 期
2009
商埠商业期商圈分布(1904年——1939年)
传统商业时期济南商业特点: 本地国营商场,占据主要市场 商场以百货类为主
▲ 20世纪90年代的泉城路 ▲ 西门桥,建于1995年
济南商业的发展历程
现代商业期
传统商业期 商埠商业期
1904 1949 传统商业 整合期 1979 传统商业 发展期 1995
现代 商业 起步 期
2002
现代 商业 发展 期
济南商业网点规划(2012-2020)
王舍人商业中心 洪家楼商业中心 汽车站商业中心 工业南路 商业中心
北湖商业中心 西客站商业中心
西市场商业中心 阳光新路商业中心 长清大学科技园— 创新谷商业中心
济南印象商 业功能区
英雄山商业中心
唐冶新城商业中心 奥体文博商业中心
图例:
都市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 副市级商业中心 区域级商业中心
大观园商圈
全市市民
洪楼商圈 区级商圈
周边居民 济南西部片区居民 小商品经营者 周边居民 周边居民 家居建材经营商及装修 业主 经营商户和批发商 市区的中低档消费者 年轻人及商务人士
西市场商圈
英雄山商圈 高新区商圈 家居建材 服装鞋类 儿童用品 数码电子 北园商圈 泺口商圈 山大路商圈
主要以批发零售为主,经营品类涉及服装、齐鲁鞋城品牌港、济南窗 鞋帽、通讯器材等。 帘城、泺口服装市场 属于专业商圈,是一个以信息产业等高科 济南华强广场、赛博数码 技产业为特色的商圈。 广场
济南商业现状
济南市商业市场形成多商圈格局,以泉城路商圈为城市核心商圈,大观园、洪楼、英雄 山、西市场等次级商圈为辅的格局
泺口 商圈 北园 商圈 洪楼 商圈 大观园 商圈 西市场 商圈 泉城路 商圈 山大 路商 圈 高新区商圈
英雄山商圈
图例:
市级商圈
区域级商圈
专业市场商圈
济南商圈现状分析
商圈类型 商业中心 市级商圈 商圈名称 泉城路商圈 商圈概要 济南市的核心商圈,商业分布密集,业态 较全,各种档次商品丰富。交通便利,距 离火车站和汽车站都很近。基本以百货经 营形态为主。 大观园商圈属于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商圈, 虽功能齐全(购物、餐饮、娱乐),但是 物业形态比较传统,档次较低,凭借其优 越位置,仍有生存空间。 济南市历城区的核心商圈,目前辐射了济 南市东北部很大范围,主要功能为满足居 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档次中等。 属于专业市场商圈,主要功能为小商品批 发,档次普遍较低,但消费人群较广,辐 射范围较大;西市场商圈形成较早,有几 十年的历史。 英雄山商圈属于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区级 商圈,形态比较分散,不属于集中规划的 商圈,各商业形态档次差距较大。 东部高新区新兴的商圈,目前辐射济南市 东部高新区及周边范围,主要功能为满足 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档次中等。 属于专业市场商圈,主要经营的品类以家 居、建材、小商品为主。 代表项目 恒隆广场 、银座商城、贵 和购物中心、世茂国际广 场 万达广场 、大观园商厦、 经四路人防商城 大润发超市 、淘宝街、 银座洪楼店 和谐广场 、华联商厦、 嘉华购物广场 鲁商广场 、银座八一店、 银座玉函店 丁豪广场、银座商城高新 区店 银座商城北园店、 、中恒小商品批发城 消费群体 全市市民、外地游客
人民商场
济南百货
山东华联
随着20世纪80年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商业向堤口路、纬十二路、经十路、历山路、济泺 路南段和北园大街扩展,经四路——共青团路——泉城路仍然是商业核心区;
济南百货、人民商场、大观园、济南一百、济南华联和山东华联,被称为当时济南商业的
“六朵金花”
传统商业期发展期(1980年——1995年)
商埠商业期大事件(1904年——1939年)
1904年,德国人在经三纬二路创办济南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同年,济南第一处 商埠公园(后改称中山公园)在经三纬五路开始建设; 1905年,军阀张怀芝在西关外创办济南第一家商场式市场——新市场;
1918年将普利门外沿顺河街向西到纬一路的地段拓为商埠区;
现代商业起步期(1996年——2002年)
现代商业起步期济南商业大事件: 1996年,银座商城开业,开启济南高档百货的时代
1997年,贵和购物中心开业
2000——2001年,大润发历城店、历下店、天桥店、山水店相继开业 2002年,贵和商厦开业
现代商业发展期(2003年——2009年)
现代商业发展期济南商业特点:
大型商业由传统商业向综合商业过度;
国际零售巨头进驻,第三代商业形态兴起; 销售类商业大量出现; 代表性商家:泉城路万达、沃尔玛、家乐福、 易初莲花、国美、苏宁
现代商业成熟期(2010年——至今)
现代商业成熟期济南商业特点:
以泉城路为都市级商业中心,多个商业附中西逐渐成熟的商业格局 一站式的大型城市购物中心的出现,济南拉开大型城市购物中心序幕 商业壁垒逐步减弱,商业发展更加透明、有序 代表性商家:万达广场、恒隆广场、世茂国际广场
济南商圈的发展演变
青岛荣置地顾问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二〇一五年三月
前言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铜版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商标,反映了北宋济南 商品经济的发展。元代,济南已经是山东最大的商业城市。 清朝时期,济南城里和城外关厢商业具有不同的特点。济南城里主要是官署、 学校和省、县考场所在地,商业以服务业为主。靠近官署的院前、院东、院西等大 街以及后宰门、贡院一带,集中了一批比较高级的旅馆、饭店、钱庄和金银珠宝店
济南各时期商业特征
商埠商业期 时期 开埠初期 开埠发展期 时间段 商圈 范围 19041939 19391948 传统商业期 传统商业整合 传统商业发展 现代商业起步期 期 期 1949-1979 1980-1995 1996-2002 泉城路一带 现代商业期 现代商业发展期 2003-2009 泉城路一带 现代商业成熟期 2009-至今 泉城路为都市商 业中心,多个商 业副中心
商埠商业期大事件(1939年——1948年)
1939年,日伪政权又规划将齐鲁大学以西、四里山以北、岔路街以东、经七路以南 约1公顷土地为南郊新市区,又称南商埠。还陆续将官扎营、南大槐树、营市街以及商 埠区内原来保留的三里庄等地划入商埠。
济南商业的发展历程
现代商业期
传统商业期 商埠商业期
1904 1949 传统商业 整合期 1979 传统商业 发展期 1995
铺。城外关厢是普通民众的居住地,在城外南关和东关等主要街道上,混杂着各种
店铺和手工作坊,还有定期的集市贸易,是济南商业和手工业的集中地。 19世纪 80年代后的20年间,济南市场迅速扩大,商业逐渐由东关和城里向西 关转移,西关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当时的西关,商行繁多。主要的大商行有国药行、 杂货行、绸布行、鞋帽行、钱行,称为“西关五大行”。 1904年,济南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主动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济南近代 的发展也由此开端……
老城区、商埠区
经四路东段、 经四路、共青 共青团路、纬 团路、泉城路 二路一带 一带 商埠区的商业地位及影响 逐渐衰落; 本地国营商场占据主要市 场; 商场以百货类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