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版初二上学期生物 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

生物版初二上学期生物 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

生物版初二上学期生物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B.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无害C.冷藏保存食品主要是因为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D.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2.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A.蝗虫、蚯蚓、蛔虫B.水蛭、海蜇、涡虫C.水母、涡虫、水螅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3.对以下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归类,正确的是()A.水蛭——软体动物B.蝗虫——环节动物C.蜈蚣——线形动物D.七星瓢虫——节肢动物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5.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C.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6.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和观察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A.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B.研究者是否对被研究的动物直接施加人为的影响C.研究者是否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8.大连在蛇岛上建立蝮蛇保护区,北京建立大熊猫基因研究中心,对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惩治行为,分别属于()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C.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9.细菌的生殖方式是()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有性生殖D.分裂生殖10.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A.骨密质内B.骨膜内C.骨松质内D.骨髓腔内11.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主要是()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够逃避敌害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12.动物的社会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A.蚂蚁B.苍蝇C.蝗虫D.蚊子13.20世纪50 -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14.我们看到的橘子皮上的“霉”实际上是A.一个细菌B.一个霉菌C.细菌的菌落D.真菌的菌落15.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A.骨髓B.骨密质C.骨松质D.骨膜16.下列关于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B.一些真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C.地衣是细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地衣在土壤形成中有一定作用D.蜜蜂在汲取花蜜时可帮助植物传粉,它与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1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描述及其所属层次不相符的是 ( )A.小张是A型血,小李是B型血,小魏是AB型血,小谭是O型血——基因多样性B.亚洲人多为黄种人,欧洲人多为白人,非洲人多为黑人——生物种类多样性C.湖南境内除了有丘陵外,还有平原、山地、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多样性D.农作物中既有水稻、小麦,也有玉米、高粱——生物种类多样性18.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陆生脊椎动物B.都能产有卵壳的卵,都要经过变态发育C.都是变温动物D.蝮蛇属于两栖动物,大鲵属于爬行动物19.蝗虫、蜘蛛、蜈蚣、虾等动物的共同特征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B.都有单眼和复眼C.体表都有外骨骼D.足和触角都分节20.动物间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的是()A.警犬通过嗅觉寻找藏匿的毒品B.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C.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D.雌性美国白蛾通过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21.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生物圈中能()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D.传播植物种子22.关于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扁形动物身体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B.扁形动物在肠内将食物消化,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C.线形动物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D.饭前便后洗手、不喝不洁净的生水、管理好粪便能够有效预防蛔虫病23.医药上常用的从青霉菌培养液里提取的一种抗生素是A.青霉素B.土霉素C.链霉素D.红霉素24.图中甲、乙表示两组肌肉群,图中动作发生时()A.甲乙同时收缩B.甲乙同时舒张C.甲舒张、乙收缩D.甲收缩、乙舒张25.“若作酒醴(lǐ),尔惟曲蘖(niè)”见于《尚书》,是关于酿酒最早的记载。

“曲”,也叫“酒曲”,含多种微生物。

“蘖”,指发芽的谷物。

下列关于酿酒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有误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加入足量的“蘖”提供有机物B将谷物碾碎增大谷物和菌种的接触面积C按比例掺入“曲”接入发酵的菌种D适宜温度下密封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A.A B.B C.C D.D26.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B.②通过形成芽袍繁殖后代C.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D.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27.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

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细菌和真菌可以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细菌和真菌分解植物遗体产生的无机物又可以被活的植物利用28.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

那么其病变部位应是()A.关节窝B.关节软骨C.关节囊D.关节腔29.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肺呼吸B.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C.鸟的气囊,是飞行时气体交换的场所D.兔的牙齿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30.上课了,老师推门进入教室,关于推门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B.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C.推门伸肘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二、综合题31.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1)分析示意图,可以推断图中:①代表的生物应该是____________,②③④分别代表哪种物质: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2)在生态系统中,①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②和④。

这些物质又能被生产者(绿色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通过____________作用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_____。

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______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32.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动物的身体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下图甲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______和[3]中的滑液。

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微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______活动。

(2)当拿起茶杯喝水时,图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___,人体任何动作都是在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______增厚,并提高伸展性,从而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和柔韧性。

(3)图乙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A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

33.哺乳历来都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独有的行为。

2018年,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跳蛛(大蚁蛛)也具有长期的“哺乳行为”。

研究发现,幼蛛大约在出生20天之后,才会第一次出巢觅食。

而这20天之内,幼蛛的身体却在不断地长大,它们到底靠吃什么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蚁蛛宝宝会聚集到母亲的“肚子”周围,样子就像小狗围在妈妈身边吃奶一样。

“大蚁蛛妈妈是在喂奶吗?”研究人员拿起一只蚁蛛妈妈,按压了一下腹部,竟然真的挤出了少许液体,形态很像哺乳动物的乳汁,经检测,该种液滴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牛奶的4倍左右!(1)大蚁蛛对后代的哺乳行为是一种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

(2)为了探究大蚁蛛是否以“乳汁”哺乳后代,研究人员设计了第一个实验:组别天数幼蛛生存率A组:幼蛛+泌乳雌蛛B组:_________C组:幼蛛5天100%30%30%10天100%0015天100%0020天100%00请你推测B组的实验组合应为_________;A、B、C三组实验形成_________实验。

根据三组数据结果,可知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

(3)幼蛛大约在出生20天后开始出巢觅食,此时雌蛛仍有哺乳行为。

研究人员在第20天时移除雌蛛,发现并不会引起幼蛛生存率的大幅度改变,但却对幼蛛的觅食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请你猜测幼蛛出巢觅食几率会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第40天,雌蛛停止分泌乳汁。

但幼蛛独立觅食后仍会返回巢穴,直到其完全成熟。

大蚁蛛的这种哺育现象对幼蛛的行为是否有影响呢?研究人员继续下一步的实验:组别天数幼蛛离巢率A组:幼蛛+雌蛛B组:第20天移除雌蛛40天26%45%45天26%50%50天40%60%55天47%63%60天50%70%在第40到60天,幼蛛在外出捕猎后逐渐不再返回巢穴。

结果显示,A、B两组的幼蛛离巢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_________,且B组幼蛛的离巢率显著_________A组的离巢率。

本项研究成果,提供了无脊柱动物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超长抚育证据。

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进行长期乳汁喂养进化的研究。

34.小华学习了“生物类群”后,对生物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一张植物分类检索表:请回答:(1)a和b处应分别填上______、______。

(2)小华在一次野外活动时,采集到油松、肾蕨、玉米3种植物,通过观察标注了它们在检索表中的位置。

这3种植物中,油松对应位置在_______;肾蕨对应位置在_______;玉米对应位置在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