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表3.4.1 叠加原理实验数据记录
五、实验报告要求
整理测试结果,根据叠加原理绘出实验电路的拆分电路。
说明为什么叠加原理是成立的。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
1E
(V)
2E
(V)
1I
mA
2I
mA
3I
mA
AB U (V ) CD U (V ) AD U (V ) DE U (V ) EA U
(V )
1E 单独作用 12.05 6.03 14.23 9.45 4.80 4.79 0 4.79 0 -4.79 2E 单独作用
12.05 6.03 -4.53 -6.91 2.39 -3.55 0 2.32 0 -2.36 1E 、2E 共同作用
12.05 5.96 9.46 2.28 7.21 1.21 0 7.17 0 -7.16 22E 单独作用
12.05
12.00
-9.42
-14.23
4.81
-7.23
4.80
-4.80
由实验数据得出,在线性电阻电路中,某处电压或电流都是由电路中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分别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以及数据表格中“+”、“—”号的记录。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七、思考题
1. 对于非线性电路,是否也可应用叠加原理,为什么?
答:叠加定理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对于非线性电路,虽然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都有确定的电压(或电流),但是由于元件的非线性,施加不同电压(或电流)时,其阻值R也随之变化,因此电源共同作用时,电压(或电流)改变,同时R也改变,那么电流就不再是单独作用时的和值了,因此,非线性电路不能使用叠加定理。
2. 元件的关联参考方向在叠加原理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为电流电压的方向确定提供了前提,使后面进行代数和运算时更便利。
:八、实验心得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这样纪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记录数据的时候记得考虑到参考方向,适当的添加“+”“-”表明方向,以免造成数据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