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定

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定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每个节段的神经根支配一块以上的肌肉, 同样大多数肌肉受一个以上神经节段支配。 运动平面指的是最低的正常运动平面,在 身体的两侧可以不同。以肌力至少为3级的 那块关键肌确定运动的平面,但要求该平 面以上那个节段支配的关键肌肌力必须是 正常的(4—5级)。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L1—T12与L2之间上1/3处 L2—大腿 前中部 L3—股骨内上髁 L4—内踝 L5—足背第三柘关节 S1—足跟外侧 S2—掴窝中点 S3—坐骨 结节 S4—5—肛门周围(作为一个平 面) 感觉检查:选择项目—位置觉和深压痛觉, 只查左右侧的食指和拇指。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T1—肘前窝的尺侧面 T2—腋窝 T3—第三肋 间 T4—第四肋间(乳线) T5—第 五肋间(在T4与T6之间) T6—第六肋间(剑突 水平) T7—第七肋间(T6与T8之 间) T8—第八肋间(T7与T9之间) T9—第 九肋间(T8与T10之间) T10—第十肋间(肚 脐水平) T11—第十一肋间(T10与T12之间) T12—腹股沟韧带中部
• 部分保留区域(ZPP):指仍保留部分神经支配的最低神 经平面、皮区和肌节。在最低正常平面以下发现受损感觉 运动功能时,应记录身体两侧的部分保留区域的受累平面。 本术语只用于完全通损伤。 骶部保留(Sacrsl Sparing)。脊髓损伤时最低的保留区 域为会阴部的组织边缘,因为此处的血液是由根动脉 (Radicular arteries) 所供应。此处的感觉是由最低的骶 段神经支配。因此,没有鞍区感觉者均为完全性能脊髓损 伤,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完全丧失。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 • • 损伤水平 最低位有功能肌肉 活动能力 T6 上部肋间肌、 用连腰带的支架、 上部背肌 扶拐步行 T12 腹、胸、背肌 带短腿支架、扶手杖 带长腿支架扶拐步行 L4 股四头肌 步行,不用轮椅 生活活动能力 大部自理 基本自理
基本自理
一、损伤分类
• 2、胸腰脊髓 A、在这一水平大部分脊椎损伤为屈曲型旋转脱 体位或骨折脱位。最常见于T12—L1,造成上面 的椎体较下面的椎体前移。这种损伤通常不稳定, 常导致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功能的完全性障碍。 B、压缩性骨折常见,通常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 损伤稳定,神经损伤少见。 3、过伸性损伤。少见,通常导致完全性脊髓损伤。 4、开放性损伤。可见于枪伤或刀伤。脊髓损伤可 由于爆裂伤、也可由于子弹穿过或骨折片刺破脊 髓所致。
• 4、ASIA损害分级 A—完全性损害。在骶段无任何感觉运动功能保留。 B—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 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 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 D—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并且 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确定运动平面主要检查下列肌肉: C5—屈肘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 C6—伸 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伸肘肌 (肱三头肌) C8—中指屈指肌(指深屈 肌) 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2— 屈髋肌(髂腰肌) L3—伸膝肌(股四头 肌) L4—踝背伸肌(胫前肌) L5—长伸趾 肌(趾长伸肌) S1—踝柘屈肌(腓肠肌、比目 鱼肌) 运动检查:选择项目—(1)膈肌(2)三角肌 (3)外侧掴绳肌。 肌力分为无、减弱或正常。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2、感觉损伤平面的确定 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 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 二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 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缺失;1=障碍(部 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2= 正常;NT=无法检查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 C2—枕骨粗隆 C3—锁骨上窝 C4—肩 锁关节的顶部 C5—肘前窝的外侧 面 C6—拇指 C7—中指 C8—小指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1、基本定义 皮区:指多个神经段(神经根)内感觉神经轴突 所支配的皮肤区域。 肌节:指受每个节段神经根运动轴突所支配的一 群肌纤维。 神经平面指脊髓具有身体双侧感觉、运动功能的 最压节段。用右侧感觉节段、左侧感觉节段、左 侧运动节段、右侧运动节段这四个节段来判断神 经平面。感觉和运动平面指具有身体两则正常感 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椎骨平面:指X线检查发现损害最严重的椎体平 面。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采用肌腱反射鉴定与脊髓节段相应的反射 弧。 C5:肱二头肌反射 C6:旋后肌反 射 C7:三头肌反射 L3股四头肌反 射 S1:腓肠肌反射 S2,3,4:肛门反 射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四肢瘫:指由于脊髓腔内脊髓神经组织的损伤造 成颈段运动感觉功能的损害和丧失,四肢瘫引起 上肢、躯干、大腿及盆腔脏器的功能损害,不包 括臂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的损伤。 截瘫:指椎管内神经组织的损伤造成脊髓胸、腰 或骶段(不包括颈)的运动感觉功能损害或丧失。 截瘫不涉及上肢功能,但根据损伤的平面可累及 躯干、腿部和盆腔脏器。本术语包括马尾必圆锥 的损伤,但不包括腰骶丛病变或椎管外周围神经 的损伤。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5、脊髓损伤水平与功能预后 损伤水平 最低位有功能肌肉 活动能力 生活活动能力 C4—5 膈、斜方、 电动、特制 完全依赖 • 三角、肱二头 轮椅驱动 • C6 胸大、桡侧伸腕 轮椅驱动 中度依赖 C7—T1肱三头、桡侧屈腕 轮椅实用、床轮椅 大部自理 指屈伸、手内部肌 厕所、浴室间转移 可自开特 • 殊改装汽车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神经根逃逸:如果脊髓损伤至该节段并涉及到神经根,且 该神经根还未分离时,可以有最接近的1—2个节段神经恢 复。该水平的恢复是低位运动神经元的。 脊髓震荡: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生理功能丧失 可见于只有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甚至放射线检查阴性的病 人。一般认为这种情况脊髓并没有机械性压迫,也没有解 剖上的损害。另一种假设认为脊髓功能丧失是由于短时间 压力波所致。缓慢的恢复过程提示反应性脊髓水肿的消退。 此型病人常见反射亢进但没有肌肉痉挛。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 不完全损伤:如果发现损伤神经平面以下 包括最低位的骶段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 能,这种损伤为不完全性损害,骶部感觉 包括肛门粘膜皮肤联接处和深部肛门的感 觉。运动功能检查是用手指肛检确定肛门 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完全性损伤:指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 失。
二、神经损伤平面的确定
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
一、损伤分类

脊柱骨折病人中约有20%发生神经损伤。 通常脊柱损伤越严重,脊髓损伤就越严重, 但并不总是如此。另一方面,轻度脊柱损 伤 往往不引起脊髓损伤,但有时也可以造 成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可能在没有骨 折的情况下,因为血管供应障碍,从而导 致脊髓损伤。
一、损伤分类
• 1、颈脊髓 A、颈脊髓最常见损伤为屈曲旋转脱位或骨折脱位,最好 发部位为C5—6。 B、压缩性骨折。C5—6为最常见部位。此类损伤中只有 半数病人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完全性神经功能障碍。 C、过伸型损伤最常见于伴有退行性改变的老年人脊柱, 占颈椎损伤的30%左右。常见于C4—5,属稳定性损伤。 大部分损伤是前面椎体和椎间盘与后面的增厚的韧带与黄 韧带间的挤压,压迫脊髓,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这些 作用力的综合造成中央脊髓损伤。
• 3、运动损伤平面的确定 解剖基础—与脊髓节段相关的骨骼肌。 • C1—C3:颈肌 C4:膈肌和斜方肌 C5: 三角肌、肱二头肌 C6:桡侧腕伸 肌 C7三头肌和指总伸肌 C8:指总屈 肌
二、神经损伤面的确定
• T1:手内动肌(指手的小肌群) T2至 T12:肋间肌 T7—L1:腹肌 L2:髂 腰肌、股内收肌 L3:股四头肌 L4:内 侧帼绳肌、胫前肌 L5:外侧帼绳肌、胫 后肌、腓骨肌 S1:趾总伸肌、足拇伸肌、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S2:趾总屈肌、足 拇屈肌 S2,3,4:膀胱与直肠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