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均衡
2、垄断产生的原因
控制了原材料的来源
拥有了专利权
政府特许权
自然垄断
3、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条件下,市场上只
有一家厂商。该厂商是市场 价格的制定者,而消费者是 既定价格的接收者。
经济含义:
P
—— 如果厂商想要增加销售量, 必须降低价格。
这时,MR<P,即边际收益
最后的评论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P〉LMC,厂商能够按
照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意味着在这种 产品的生产上资源不足,从而带来了供不应求的 局面。反之,在其他产品的生产上资源过剩。因 此,完全垄断时资源配置不合理。对于消费者来 说,必须按照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购买商品,这 意味着消费者的货币支出除了要补偿厂商生产中 受到的损失之外,还要增加一笔额外支出。因此, 消费者没有得到最大满足。
P SMC SAC
P<SAC 亏损最小
P0
SAVC
E MR
D
O
Q0
Q
2、长期均衡
P
条件:
MR=LMC=SMC
SMC1
SAC1
LMC
且:SAC=LAC
P0
LAC D
E
MR
O
Q0
Q
三、格歧视
—— 又称价格差异,指厂商销售同一产品时索取不同
的价格,而且价格的差异并不反映成本的差异。
1、条件:
而与电影票不同,爆米花可以很容易地被转卖。如果
老年人可以以正常价格的一半购买到爆米花,那么很多 年轻人就会请老年人替他们购买爆米花,这样以正常价 格售出的爆米花的数量就会下降。从而,价格歧视就无 利可图。
2、等级
(1)一级价格歧视(完全)
—— 指垄断厂商在了解消费者购买每一单位产品所愿 付出的最高价格,并据此确定每单位产品的价格。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4)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
如果你有自己的一台个人电脑,也许这台电脑用了 微软公司在许多年前第一次设计视窗软件时,它申请 并得到了政策给予的版权。因此,如果一个人要想购 买视窗软件,他除了给微软决定对这种产品收取的将 近100美元之外别无选择。可以说在视窗软件市场有 垄断地位。像微软这样的垄断者没有接近的竞争者, 因此可以影响它的产品的市场价格。
大化手段?
2.如果对老年人的电影票实行折扣价是明智的,为
什么爆米花的折扣就不明智呢?
电影票和爆米花:
电影票的老年人折扣价格并不是一种慷慨之举,而是 为了增加利润设计的定价策略的一部分。老年人对电影 愿意支付的价格往往比其他人低,因此电影院将消费者 分为两个集团——老年人和其他人,并为老年人提供折 扣。价格歧视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折扣,增加了电影院的 利润。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均衡
一、完全垄断的特点及需求曲线
二、垄断厂商的均衡 三、价格歧视 四、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 1 )市场上只有一个售卖者。该企业供应 该产品的全部数量,这个企业就是行业。
( 2 )该厂商所售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 品,即不存在竞争威胁。
(2)二级价格歧视
—— 指垄断厂商把商品购买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 不同的等级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3)三级价格歧视
—— 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 票价。
四、完全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 长期均衡的比较
完全竞争下厂商长期均衡时,分别在短期平均
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上经营,而在完全垄 断下,厂商长期均衡时对其产量来说是最佳生产 规模,但这个生产规模本身并不是使平均成本降 到最低点的生产规模。
D
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
O
Q
二、垄断厂商的均衡
1、短期均衡
P
条件:MR=MC
P0
SMC
均衡价格:P0
均衡产量:Q0
E MR D
O
Q0
Q
第一种情况
P
SMC
P>SAC 利润最大
P0
SAC
E MR
D
O
Q0
Q
第二种情况
P SMC
P=SAC 利润为零
P0
SAC
E MR
D
O
Q0
Q
第三种情况
(1)各个市场是相互分离的;
(2)各个市场都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乔治刚过完他的60岁生日,这天,他带着孙女去 看电影。他很高兴地发现他可以得到老年人的50%电 影票折扣,但是他也很惊讶地发现,在他买爆米花时 却必须付全价。乔治的经历引起了两个关于企业定价 决策的问题:
1.对老年人实行折扣是慷慨之举,还是一种利润最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南非的钻石公司德比尔控制了世界钻石生产的80%
左右。虽然这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不是100%,但它 也大到足以对世界钻石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
《减价与提价》
保罗和彼得在同一条河上经营航运。他们各自拥有一个航
运公司,整日在河上运送货物和旅客。保罗想,如果河上只 有我一家航运公司,生意该更红火了。保罗共有20条大船, 彼得只有10条,保罗比彼得的资本雄厚得多。而且,彼得还 欠下银行的大笔债务。于是,保罗降低了票价,打起了价格 战。彼得没有办法,只得跟着降价。保罗再次降价,彼得再 次跟上。如此反复交锋,乘客大占便宜,两位大老板都受到 重大损失。保罗亏损巨大,彼得更是欠债累累、行将破产。 最后彼得不得不将所有的船都出售给保罗。保罗获胜了,成 了河上唯一的航运公司。保罗逐步提高了票价,很快成为当 地首富。来往的乘客一面抱怨着票价太贵,一面却只得坐他 的船,让自己的血汗钱填满了保罗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