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

一.简答题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1)伦理中心(2)中庸务实(3)人文传统(4)尊君重民(5)延绵韧性2.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2)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3)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4)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5)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3.春秋时期私学兴起的意义和影响:(1)“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表明文化教育不再为少数所垄断;(2)使学术下移,促使政与教的分离,官与师的离,从而使教育成为一门专业;(3)为教育的发展、教育对象的扩大,社会进步创造了条件。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选举和“禅让”(2)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3)春秋战国时期的“选贤任能”(4)两汉时期的察举和征辟5.农业自然经济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强化了人们重土、思乡的情感,培养了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文化心态。

(2)培养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精神。

(3)造就了中国人的务实精神和民本主义传统。

(4)形成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6.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首先,中国史学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本内容之一。

其次,我国古代史著数量相当可观,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系统而完整的记载。

最后,中国古代史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历史著作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7.简述唐代文化的特征?第一,唐代文化具有开放性。

它不断地吸纳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毫无保留地输出去,对周边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唐代文化具有兼容性。

在唐代文化的各个层面,深深打上了外来文化的烙印:舞蹈、审美观、思想文化方面等第三,唐代文化具有典范性。

1、对当时周边地区而言,唐代文化成为别国竟相效仿的样本2、唐代文化对后世的垂范作用。

制度文化:三省六部制、史官制度、科举制度思想文化:宗教、书画、哲学思潮8.简述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1、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2、“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3、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永久魅力一是爱国忧民的情怀;二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象;三是脍炙人口的语言——音韵之美与强烈的表现力。

二.例举题1.中国文字的形态及其演变(1)甲骨文、(2)金文(3)篆文:篆文起源于周代末年,流行于秦国,到秦始皇时达到鼎盛,习惯上,人们把篆文分为大篆和小篆。

(4)隶书:隶书在秦代是民间创造的一种篆书的简化体。

秦代篆隶并用。

隶书有分为古隶和今隶,古隶指秦隶,今隶指汉隶,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书写体。

汉隶是由秦隶改造而成的。

(5)楷书:楷书、草书、行书属于楷书系统。

2.中国文化典籍(1)儒家“十三经”:《诗经》《尚书》《周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2)《大学》《中庸》3.请列举几种史学体裁及其代表作(1)纪传体:《史记》《汉书》(2)编年体:《春秋》《左传》《资治通鉴》(3)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4)政书:《通典》《文献通考》(5)史评:史学评论代表作——《史通》史事评论代表作——《读通鉴论》4.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1)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2)陶渊明的田园诗(3)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4)文学评论——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5.列举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6.列举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王实甫《西厢记》注: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7.列举明清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及其代表作《三国演义》,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所作;《水浒传》,长篇英雄小说,施耐庵所作;《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吴承恩所作;《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所作;《儒林外史》,讽刺小说,吴敬梓所作。

《红楼梦》,曹雪芹所作;三.论述题1.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但当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近代科技开始生机勃勃迅速发展之际,它却反而进展迟缓,越来越落到了西方的后头.认真总结中国科技近几百年发展迟缓的原因,对于发展中国现代科技文明可以有许多启示。

(1)封建制度的扼制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

这是近代以来我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

(2)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其一是重实用,轻理论。

其二,重印象,轻分析。

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3)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政轻技就是重视政治轻视科技。

中国是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

可以说,从古至今,推崇政治。

重视作官,鄙视技艺,轻视学问,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

重道轻器,就是重视宏观之道的探索,重视事物总体特质、事物与环境关系的探求,而轻视一事一物具体形质的研究。

轻视社会生产领域具体器物、具体技能的研究。

(4)科举制的教育制度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障碍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科举制虽然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过直接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科举制度对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起着阻碍作用, 其诸多弊病也日益显现。

统治者出于巩固江山、理维护统治的功利性目的, 其注意力主要放在' 文武之道'上, 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将社会上的" 优秀人才"笼络在自己身边, 这就造成科技人才难以成长。

由于封建统治者维护传统的理学和皇权统治, 无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因此, 虽然在17 世纪初至20 世纪初的400 年间, 受西方科学技术影响,中国发生多次关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法、教育制度以至官僚制度的变革,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变革始终摆脱不了皇权统治至上观念的束缚, 最终科技还是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

(5)社会动荡影响科技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清朝晚期虽然有大批的有志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试图挽救民族危亡。

但是政局不稳,吏治腐败报国无门。

尤其是清朝结束后中国长期陷入战乱之中,中国的科技发展缺乏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科技的发展。

以史为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如何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缩小同西方国家的距离2.说说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成就(一)天文学天象记录天体测量:测天仪器、《甘石星经》、“敦煌星图”、子午线长度的确定历法、地动仪、浑仪、简仪(二)数学十进位制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计算与《九章算术》祖冲之与圆周率宋元算学与开方术和方程论(三)医学1、中医学理论概况:《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传统医学著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五大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均起始于《皇帝内经》。

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

隋唐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由国家颁行的最早一部药典苏敬的《新修本草》。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迄今世界上最完备的中医药典。

2、临床治疗技术人工呼吸的最早应用: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人工呼吸法的应用。

而国外的人工呼吸术的应用,比我国至少晚一千六百年。

全身麻醉外科手术: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在医学史上最早应用了全身麻醉法实施外科手术。

免疫法的先驱:晋代道士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一书,书中记载了“疗狂犬咬人方。

这是世界史上最早的免疫法。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早在16世纪,我国就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

1688年,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此法,此法后从俄国传统至法国和欧洲各地。

独具一格的针灸疗法3.谈谈对唐诗的认识1)社会因素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

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

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

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

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

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

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

(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

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

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

(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

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

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

(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

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4.传统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

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像某些人所说,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垃圾,而是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优良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