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设计

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设计

1.认识过程:注意→兴趣→联想→欲望 2.情绪过程:比较→信任
购买活动后中消费者情绪的产生和变化主要受下列因素的 影响:
A.购物现场的影响。 B.商品的影响。 C.社会情感的影响。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活动(意志过程):行动→检验
二、消费群体和消费个体

在消费着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点,如
收入水平等,购物兴趣相同,受教育程度接近等,
C、竞争式 这种位置给谈话者造成一种竞争的气氛,它极可 能暗示着某种对抗的情绪。这种方式会造成一种相互对抗 的谈判关系,很难达到坦诚相待、有效沟通的目的。
D、独立式 意味着双方彼此之间不想与对方打交道,它预示 着疏远或者敌意。
9.1.3 私密性与近端倾向 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的要求更为突出。
➢ 科学工作者对屏风式办公桌挡板的高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330mm的标准尺寸。根据以下要求得出:
近年来,“玄关”的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体现了一 种私密性的观点。
9.1.4 依托的安全感
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上来说, 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人们通常在大型室 内空间中更愿意“依托”物体。如在火车站或地 铁站等场所。这对进行室内空间的布置以及空间 围合时的虚实界面的处理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这就使空间环境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争奇斗艳。
六、商业空间构成
• 商业空间涉及三个方面:
1.买卖双方的人。 2.作为交易中心的物。 3.为交易活动提供场所。
在这三者中,人是流动的,物是活动的,空间是固定的, 它们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中。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 化,都会引起其他两者的倾斜,运动,直到构成新的适应关 系,达到相互平衡,从而改变商店的构成形式,使其产生多 种多样的类型。
a 当你坐着面向前方时,视线不会受阻挡,容易与人交流
b 当你面向工作台时,感受不到外界的视线,增强了个人 私密性。
c 当你站起来时,挡板顶端正好达到人的肘部,使人与人 之间容易交流。
➢ 私密性在住宅空间中更显得尤为突出。住宅室内设计时, 对住宅的功能有如下安排: a 家庭成员及客人公共活动空间 如客厅、餐厅等,是外向 开放空间,按私密性领域层次分,它应布置在住宅的入口 处,便于家人与外界人员的交流。 b 家庭成员的活动空间 如卧室、学习工作室、厨房等,具 有较强的私密性,也是培育和发展个性的场所,是内向封 闭的空间,它应布置在住宅的进深处。
➢ 温湿环境 环境温度宜在20°C—30°C,相对湿 度不大于75%。
➢ 购物环境便捷性 ➢ 购物环境选择性 ➢ 购物环境的识别性 ➢ 购物环境的舒适性 ➢ 购物环境安全性
五、商业空间功能、构成、类型和设计要求
• 商业空间功能 商业空间是消费市场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
方。现代商业空间环境的功能,已超出了商品的交易范围, 它对城市、社会个人们的生活带了了巨大的影响,其功能 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商业环境是整个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
的社会作用,是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
2.
商业环境也是人们公共交往的活动空间。在店堂活动
人,除了有目的的购物者,还有大量来“逛商店”、浏览
商店,捕捉信息的人。因而“看商品”、“人看人”,是
必然的活动内容和普遍现象。
3.
商业环境城市中充满生命活动的场所,是城市生活的
b 地面设计 :大众化的饮食店、快餐厅以及大宴会厅地面 防滑耐磨的材料,酒吧、咖啡厅特别是风味餐厅的地面采 用柔软的材料如地毯、木地板等。
c 顶棚设计:
9.5 观展行为与展厅空间环境设计
9.5.1 观展行为特征 ➢ 有序性 ➢ 流向性 ➢ 求知性 ➢ 求知性 ➢ 猎奇性 ➢ 递进性 ➢ 便捷性 ➢ 习惯性 ➢ 向光性
舞台,观察了解城市社会的窗口。
4.
商业环境是最富有吸引力的招揽人群之地,这在客观
上造成建筑密集,交通拥挤,人群阻塞等问题,给城市带
来很大压力。
5.
商业环境是调节和促进生产与消费之间转换的市场流
通渠道,汇集大量的顾客,外来商品和四面八方的情报信
息。
6.
商业环境是汇集商品、收纳资金的财富聚集之地,犹
如城市货舱,是社会经济兴旺或萧条的重要标志。
➢ 适当的座次安排能充分发挥交谈人员的最佳信息传播功能, 实现双方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的最佳效果。
A、社交式 只有桌的一角作为部分屏障,没有私人交往空间 的分隔感。这种距离和位置给谈话者的心理感受是和善轻 松的是一种比较容易产生亲切气氛与达成协议可能的座次
B、合作式 即双方并排而坐,这种方式使交谈者之间无任何 妨碍信息传递的间隔存在。
9.1.5 幽闭恐惧 如坐在只有双门的轿车后座上、乘电梯、坐在
飞机狭窄的舱里,总有一种危机感。原因是这几 种空间断绝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
9.1.6 恐高症
9.2 人的行为习性
➢ 抄近路习性 ➢ 左侧通行习性 ➢ 左转弯习性 ➢ 归巢、从众与趋光习性 ➢ 识途性 ➢ 聚集效应
9.3 商业行为与店堂设计
商业行为表现为两个方面:
➢ 消费者的购物。 ➢ 营销者的商品出售。
一、消费行为与购物环境
• 购物行为,是指顾客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购物 交易的全过程的活动表现。
• 人的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着的购买行为。 • 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从认识——识别——评定——信任——行动— —检验阶段。
• 这六个阶段又可概括为三种不同的心理过程:
1. 家具选择和设计 (柜台要结合室内空间尺度和 所在位置进行设计,并配以灯光,整洁是其设计 的原则。)
2. 座席排列 3. 光环境设计 4. 色彩环境设计 5. 绿化布置 6. 细部设计 7. 音质设计 8. 通风、空调设计 9. 消防安全设计
10、空间界面的质地设计
a 墙面设计:不宜太光洁,否则缺乏亲近感,特别是在远离 人体接触的部位,其质感宜粗犷一些,在接近人体的部位 宜光洁一些。
人的心理、行为与空间环境设 计
9.1 室内环境中人的常见心理
9.1.1 心理空间(知觉空间)
室内空间尺度首先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人的心 理需求。 9.1.2 领域性和个人空间 ➢ 领域性 ➢ 个人空间:四种人际距离:密切距离(0-450mm)
个体距离(450-1200mm) 社交距离(1200-3600mm) 公众距离(3600mm以上)
(五)超级市场
(六)购物中心
餐饮行为与餐厅设计
(一)餐饮行为与饮食环境 • “民以食为天”,这就说明饮食是何等重要。 • 人类的餐饮行为主要表现为
1. 果腹型消费与环境 。 2. 温饱型消费与环境 。 3. 舒适型消费与环境 。 4. 保健型消费与环境 。
(二)餐厅环境设计概念
9.4 店堂空间形式和特点

常见的店堂空间有以下一些类型,并具有各自的特
点,也适合不同顾客和业主的购物和营销的需要。
(一)货摊和售货亭
(二)中小型商店(百货店、专业店和连锁店)
1.中小型百货店 2.家用电器商店。 3.服装店
4.金银首饰店 5.鞋店 6.眼镜店
(三)中小型自选商店
(四)大型百货商店
7.
商业环境能生动的反映着城市面貌,是城市中浓装艳
抹、五光十色、装扮最华丽之处。缺少它,城市则缺乏生
气。
8.
商业环境也是城市中欢乐喜悦所在。各种娱乐,休闲
设施充实商业环境,刺激顾客购买欲望和兴趣。
9.
商业环境只有具备舒适的环境条件,才能吸引更多的
顾客,因而也是人们逍遥浏览的地方。
10.
商业环境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在竞争中求发
这些消费特点相同或者相近的消费者,统称为消
费群体。
• 消费个体,它指的是个人所进行的相应的消费行 为。
三、购物行为目的与动机
商业心理学将顾客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序分为三类: 1. 有目的的购物者 2. 有选择的购物者 3. 无目的的购物着
• 不同目的的顾客,其比例是不尽相同。商店室内设计的 目的,主要是吸引第三种人购物,即“潜在购物”。

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购物
活动中,这也就影响购买行为。这种心理活动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奇 2. 偏好 3. 习俗 4. 求名 5. 趋美
四、购物心理对购物环境的要求
顾客的购物行为,按照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是“需求” 动机支配下的“需”和“求”的实施过程。也 就是“物美价廉,购物方便”。这种购物心里 对购物环境则表现出以下的要求。
9.5.2 展厅环境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1)尺度方面
a 展厅的净高 不小于4m,过低会使观众压抑、憋 闷。
b 陈列密度 展示空间中,展品与道具所占的面积, 以占场地地面与墙面40%为佳,如果超过60%, 就会显得拥堵。
c 设计合理的展柜、展板、观展距离。
(2)展示环境
➢ 光与色的环境 展厅的光环境一般多依靠人工光源。为了 避免眩光,一般采用高侧光货顶光。 a 展厅应避免光线直射观众和产生眩光。 b 要注意视觉效果 顶棚、墙面、地面色彩属于环境色,宜 采用中性色,少数可采用冷色系。 c 要保证足够的照度且要照度均匀,防止光影相互干扰, 影响视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