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图书馆建筑空间环境行为学行为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图书馆建筑空间环境行为学行为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个人空间的度量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个人空间像 一个围绕着人体的看不见的气泡, 腰以上部分为圆柱形,自腰以下 逐渐变细,呈圆锥形(见右图)。这 一气泡跟随人体的移动而移动, 依据个人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 胀缩,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 小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 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 和不安。可以说,这是在心理上 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即 身体缓冲区(body buffer zone)。 这种空间范围并没有固定的地理 位置,而是随个体移动和情境的 不同而变化。
车流量
人流量分析
3.5 3 2.5 2 1.5 1 0.5 0
9: 15 9: ~9: 24 16 9: ~9: 33 25 9: ~9: 43 34 9: ~9: 5 4 9: 2~9 4 59 :5 10 ~1 3 :1 0: 10 5~1 00 :2 0: 6~ 16 10 :2 7
梁希广场车流量分析(上午)
时间
经过小轿车流量
经过摩托车流量
经过自行车流量
人流量分析
人流量
250 200 150 100 50 0
13 :0 013 13 :0 :1 5 013 :1 13 5 :2 013 13 :2 :3 5 013 :3 13 5 :4 013 13 :4 :5 5 013 :5 5
梁希广场人流量分析(下午)
个人空间距离
霍尔通过对中等阶层白人的长期观 察,认为在美国人的人际交往中通 常发生在下列四种距离的情况下, 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亲密距离 (intimate distance)、个人距离 (personal distance)、社交距离 (social distance)和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 1966年,人类学家霍尔出版了《隐 藏的向度》(Hidden Dimension)在书 中提出了距离学,认为距离学是对 人类空间行为的科学研究,人们的 情绪、情感与使用距离密切相关。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通过 人们交往时的距离来判断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
霍尔通过对中等阶层白人的长期观察,认为在美国人的人际交 往中通常发生在下列四种距离的情况下,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 亲密距离(0~0.45m)、个人距离(0.45~1.20m)、社交距 离(1.20~3.60m)和公众距离(3.60~7.50m甚至更大)。 而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宿舍区周边环境里的人际交往距离 界限是比一般情况下小的。亲密距离在0~0.5m左右,个人距 离在0.5~1.0m左右,社交距离在1.0~2.0m左右,不存在公众 距离。
有关领域性的总结
领域性行为是动物的固有行为,很多动物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领域,那里神圣不 可侵犯,绝不准许其它动物入内。 拥有自己的领域可以使动物保证有丰富的食物 来源,一旦出现紧急情况 迅速躲藏,方便繁衍等。人类的领域性行为有一部分是 源于先天。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类的社会性也日益突出,逐渐掩盖了人类的生物性,人 类的领域性行为也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的领域对个人或群体生活的私密性、重要性,以及使用时间长短具有不同的 影响,阿尔托曼据此将领域分为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现在的领域即 使个人间的差别,文化上的差别会带来多种变化,但有些研究人员仍坚持建筑设 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并非直接的、简单的 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多因素,综合的、系统的相互关系。 人类的生物性决定了人类的领域性行为具有先天性,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的 领域性行为具有后天性。 建筑,生活领域的设计最基本的是要让人感到舒适,自在,因此在设计中确保使 用者的领域性不受打扰成为设计的基本点所在。
三、关于图书馆的电梯
20、你觉得在电梯里和同性最舒适的距离是 A.0—0.2m B.0.2—0.4m C.0.4---0.6m D.0.6m以上 21、与异性是 A.0—0.2m B.0.2—0.4m C.0.4---0.6m D.0.6m以上 22、假设您与很多人一起等电梯,而你站在最前面,那你进 入电梯后会选择站在那里 A.站在电梯门前,方便第一个出去 B.站在控制板前面, 帮助大家选择楼层 C.背靠电梯前面,但不站在角落里 D. 直接走到角落里,避免肢体接触 23、电梯里有很多人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不自在 A.是 B.不是 C.没有特别的感觉 24、很多人在电梯里,您一般会做什么(多选题) A.双手抱臂靠墙 B.眼睛盯着楼层的只是数字,身 体基本不动 C.把书或书包放在胸前,以增加与别人的距离 D.戴上耳机听音乐 E.看手机 F.与朋友交谈 G.大声喧哗
时间
人流去向分析图
人流去向分析图 人数(人)
13% 5% 36% 教学楼 食堂 宿舍楼 图书馆 其他
15%
31%
总结
通过对梁希广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用地性质, 交通状况,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该广场,也了解到图书馆 外部环境交流情况。通过对人流量的分析,我们大概能清 楚广场的使用率有多大。 广场上栽种的植物比较多,周围又是图书馆,这能给 在图书馆看书的同学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疲劳,同时又像是 周围都是硬质材料中添加了一些软化剂,使图书馆周围的 环境显得不那么生硬。交通方面,广场的位置设置的很好 ,周围交通很方便,四条路交错,很方便行人车辆的通行 。总之,广场的设计符合设计规范,绿化环境的同时也能 满足师生的使用功能。 广场作为图书馆外部的润滑剂,增强了图书馆使用的 活力。
调查的基本资料
发出问卷100份,有效回收83份,回收率83%
调查男女比例
男 女
调查对象所在年级
独生子女比例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硕士研究生
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
图书馆生活
对图书馆座位的集散意见
集中坐 不在意 分散坐
面对面自习的感觉
别扭 有点别扭 无所谓 不别扭
对自习座位的选择偏好
两边 中间 随意
人流量
人流量
13: 00~ 13: 13:05 05~ 13: 13:10 10~ 13: 13: 15 15~ 1 3: 13: 20~ 20 13: 13:25 25~ 13: 13:30 30~ 13: 13:35 35~ 13: 13:40 40~ 13: 13: 45 45~ 13: 13:50 50~ 13: 13:55 55~ 14: 00
图书馆建筑空间行为研究
·个人空间
·私密性 ·领域性
图书馆区位
南林图书馆
梁希广场
问卷调查
一、基本资料
1、您的性别是( ) A.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级是(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硕士研究生 3、您是否为独生子女( ) A.是 B.不是 4、您在家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房间( ) A.有 B.没有
总的来说,图书馆的 私密性比较差,某些 时候,纯粹的阅览室 的书架间隙也可能成 为私密处。
行政办公室 对于学生来 说应该是私 密性最好的 空间。
学生工作处设在人迹 罕至的五楼,并设置 专门教室,私密性好。
机房电脑之间有隔板, 保护学生上网的隐私性。
空间私密性小结
公共空间私密性研究的矛盾性使 我们很难对公共空间的人流做 强硬的分流,因为空间本身的性质就是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就像 黑川纪章的“利休灰”空间,是一个不定性的空间形态,一个兼有 多种功能的“中介空间,多元的因素在公共空间中共生,并有着 不确定性。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公共空间完成人群的重组和分流; 另一方面,这个重组和分流的过程又不能影响公共空间的交通流 畅。
图书馆空间私密性调查
私密性是建筑最基本的特性之一,适当的私密性对于保 证居民身心健康、规范行为伦理和居住的舒适性是十分 必要的。当然私密性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既强调个 人隐私封闭性,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开放性。私密性与 公共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室外空间而言我们较 多强调了它的公共性,但片面强调公共性,容易忽视人 对私密性的需求,进而导致个人空间的丧失。
12、自习时别人碰到你的椅子你会很不愉快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3、您偏好于坐在一排位置的两边而不是中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4、您尽量避免和左右的人肢体触碰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5、图书馆自习的某张桌子的一角有人,你会选择和他相对的角坐下而不是坐对 面或旁边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6、您在找座位时尽量避免与情侣挨着坐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7、您在学习时,别人长时间注视你的书本你会很不舒服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8、相比较站在书架旁翻阅书籍,你更喜欢把书拿到书桌上翻阅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9、你对于图书馆设置的都是面对面仔细的桌子很别扭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二、关于学习
(1、很不符合 2、不符合 3、中性或不确定 4、符合 5、很符合) 7、你会觉得图书馆里座位间距太小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8、图书馆某个教室很多人自习时你会觉得很拥挤很不舒服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9、在图书馆自习,你会选择隔位没人的就座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0、在空荡的图书馆某个教室自习,相比较于大家集中坐,你更希望分散开来自习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11、你会感觉和旁边人坐的很近不舒服 很不符合 ⊙1 ⊙2 ⊙3 ⊙4 ⊙5 很符合
时间 经过人流量 逗留人流量
• 总结:在上午这段时间 9:35~9:43的时候人流量比 较多,在9:41左右人流量 最为密集,为50~70人/ min。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上 下课的高峰期。但几乎没 有人在梁希广场逗留,只 有在9:54~10:18这段时间 有班级在梁希广场从事植 物的辨认与分析。
梁希广场人流量 30 25 20 15 10 5 0
图书馆是大家学习的好 去处,也比较能体现出 大家对于彼此何种感受 的总焦点。 总结三点调查结果:同 学对座位的集散程度和 保护自己的隐私问题上 敏感度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