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1001)--经典

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1001)--经典

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1001)--经典江西TD-LTE干扰分析进展及排除思路目录一、背景 (3)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 (3)三、干扰分类 (5)3.1阻塞干扰 (5)3.2杂散干扰 (9)3.3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 (12)3.4系统自身器件干扰 (14)3.5外部干扰 (16)四、排查方法 (17)4.1资源准备 (17)4.2数据采集 (18)4.3制作RB干扰曲线分布图 (18)4.4现场排查方法 (19)五、江西LTE现网情况 (20)5.1各地市干扰统计情况 (20)5.2各地市干扰分布情况 (20)六、新余现场干扰排查整治 (22)6.1干扰样本站点信息 (23)6.2样本站点案例 (24)七、九江FDD干扰专题 (37)7.1九江现网情况 (37)7.2干扰样本点信息 (38)7.3受干扰站点与电信FDD站点分布情况 (39)7.4九江彭泽县FDD干扰排查 (39)7.5抽样排查处理 (40)7.6电信FDD干扰解决建议 (46)八、后续计划 (46)一、背景●使用频率:工信部批准电信和联通混合组网试点开展,随着1875~1880MHz保护带推移至1880~1885MHz,不排除电信不加滤波器提前使用1880频段;●设备能力:我司早期采购设备抗阻塞能力不满足559号文要求导致TDS升级TDD的部分双模站点现网使用存在阻塞干扰;●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问题导致各制式/系统间隔离度不够带来的干扰。

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TD-LTE频段容易受到的干扰F频段(1880~1900MHz)① GSM900/GSM1800系统和PHS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 GSM900系统带来的二阶互调干扰③ GSM1800系统和1.8FDD-LTE系统带来的杂散干扰④ PHS系统、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⑤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内干扰D频段(2575~2635MHz)① 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 800M Tetra系统和CDMA800MHz系统带来的三阶互调干扰③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④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内干扰E频段(2320~2370MHz)① 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 WLAN AP带来的杂散和阻塞干扰③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④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内干扰上行干扰影响干扰对TD-LTE上行性能影响如下表:TD-LTE上行每PRB检测到的干扰噪声平均值上行近点吞吐率干扰等级大于-90dBm/PRB 2-3Mbps 重度干扰-90~-110dBm/PRB 小于8Mbps 中度干扰-110~-115dBm/PRB 小于9Mbps 轻度干扰小于-115dBm/PRB 大于9Mbps 无干扰三、干扰分类根据射频特性和频谱关系分析出F 频段TD-LTE 基站会受到电信与联通FDD-LTE、DCS1800、GSM900 和PHS基站的干扰,按照干扰类型又分为阻塞干扰、杂散干扰、谐波/互调干扰等。

注:F 频段TD-LTE 终端也会对DCS1800 终端造成干扰。

经分析由于DCS 终端抗阻塞能力较强且终端间相对位置随机性较大,因此干扰强度不高。

3.1 阻塞干扰(注:全频段干扰)由于TD-LTE 基站接收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还将接收到来自邻频的1800-1880MHz 频段基站的发射信号,造成TD-LTE 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损失,严重时甚至将无法工作,称为阻塞干扰。

DCS1800、友商FDD-LTE均工作在以上频段中,可能F 频段TD-LTE 基站的抗阻塞能力不足时,将产生严重的阻塞干扰。

(注:阻塞干扰:问题出在我们接收机滤波器性能不好,没有滤除掉带外强干扰信号,导致接收机性能下降,出现阻塞干扰杂散干扰:问题出在对方发射机滤波器性能上,干扰信号落到我们接收机频带内,造成杂散干扰)阻塞干扰示意图阻塞干扰RB干扰曲线示意图每RB上行底噪统计阻塞干扰特征✧阻塞干扰呈全频段底噪抬升特性,且有一定波动(注:设备器件导致的干扰抬升各RB底噪基本相同);✧干扰基站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

✧阻塞干扰程度与施扰基站业务水平和功率强度相关,业务越高功率越强,LTE阻塞干扰越明显;✧阻塞干扰与TD-LTE基站RRU抗阻塞能力相关,与TD-LTE小区中心频点和带宽设置无关,如修改20M带宽为10M,或中心频点后移,干扰仍存在。

阻塞干扰处理方法✧调整DCS1800或FDD-LTE频点:DCS1800尽量不要使用1830MHZ以上频点,如容量需求无法避免时至少不使用1865MHZ以上频点;✧进行TD-LTE软件升级:●动态AGC(避免1870HMZ以下频段产生的阻塞)(优选)●本振频点调整(次选)✧天馈调整:提高垂直隔离、增加水平隔离、方向角错开;✧在被扰LTE基站上加装抗阻塞射频滤波器或直接更换满足抗阻塞能力要求的RRU。

(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1800和1900兆赫兹频段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射频技术指标和台站设置要求的通知》(工信部无〔2012〕559号)中明确1800MHz基站抗阻塞能力标准:TDD方式的IMT系统对于带外5MHz(1875MHz)干扰信号抗阻塞能力要优于-5dBm。

另外,2013清网排查工作结论TDD的抗阻塞能力差不达标软件升级(TDS 中兴大唐4、5期设备抗阻塞不达标,软件升级后,升级双模也不满足559号文))。

抗干扰器安装前抗干扰器安装后3.2 杂散干扰杂散干扰是一个系统的发射频段外的杂散发射落入到另外一个系统接收频段内造成的干扰。

杂散干扰直接影响了系统的接收灵敏度。

若杂散落入某个系统接收频段内的幅度较高,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系统是无法滤除该杂散信号的,因此必须在发信机的输出口加滤波器来控制杂散干扰,或者增加系统间隔离度以满足对受扰系统灵敏度的要求。

LTE现网中F频段临近友商FDD-LTE下行频段、DCS1800下行频段(包括移动及联通的DCS1800)和PHS频段。

DCS1800 基站发射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工作频段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还将在邻频的1880-1920MHz 频段产生一定程度的带外辐射,造成TD-LTE 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损失。

现网中出现DCS 杂散干扰的主要原因为部分厂家DCS1800 双工器带宽为75MHz (覆盖DCS1800 下行1805-1880MHz 频段),对F 频段杂散抑制不足。

在现网实际排查过程中发现,杂散干扰主要来源于三个个方面:一是来源于中国移动与联通GSM1800MHz基站的杂散干扰,尤其是国外品牌的GSM1800MHz基站由于使用宽带滤波器,下行频段一直到1880MHz,很容易对F频段的TD-LTE基站形成杂散干扰;二是目前中国电信的FDD-LTE基站,其下行频段或者到1870MHz,甚至到1880MHz,其杂散也很容易对F频段TD-LTE基站形成干扰;三是E频段(2300~2400MHz)TD-LTE 基站容易受到WLAN AP的杂散干扰。

杂散干扰RB干扰曲线示意图杂散干扰特征频率越接近干扰源发射频段干扰越明显。

杂散干扰曲线呈左高右低趋势,一般只影响约前45个RB(10M带宽,注RB值大于-115dbm 表示存在干扰),因此LTE小区修改带宽或中心频点后移干扰可能会降低或消失;✧小区级分时段平均干扰水平变化不大,不随干扰源小区业务变化波动;✧干扰源小区升降功率基本不影响LTE干扰曲线。

杂散干扰处理方法✧天馈调整:提高垂直隔离、增加水平隔离、方向角错开(一般增加垂直隔离距离方式效果优于增加水平距离);✧在施扰基站上加装带通滤波器来降低杂散干扰。

3.3 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频段内,有几个尖点,干扰强度较小,-105dbm以下)当满足特定频率关系(即满足f1+f2,2f1,2f2 落入F 频段内)的两个或多个GSM900 信号同时发射时,产生的二次谐波或二阶互调产物将落入1880-1920MHz 频段内,加之若GSM900 天线互调指标较差时,将产生谐波或互调干扰,造成TD-LTE 基站灵敏度损失。

互调&谐波干扰RB干扰曲线示意图互调&谐波干扰特征✧小区干扰水平与2G话务关联大,2G话务忙时干扰严重;✧2G小区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干扰呈现的特点是有一个多个干扰凸起,且受干扰的PRB所对应的频率与同一扇区的GSM900小区频点产生的二阶互调&二次谐波所对应的频率相同。

互调&谐波干扰处理方法✧天馈调整:提高垂直隔离、增加水平隔离、方向角错开(一般增加垂直隔离距离方式好于增加水平距离)✧更换二阶传输互调指标可达到-100dBm@43dBm的天线。

3.4 系统自身器件干扰(注:干扰强度大,且全频段,呈平行线)由于设备自身器件原因导致的干扰抬升。

常见的如RRU故障、GPS时钟失锁、合路器间隔离度指标不达标等原因导致。

系统器件干扰RB干扰曲线示意图RRU故障RRU故障干扰特征✧整体干扰水平很高,一般会在-60~-70dbm 以上,业务接入困难,且各RB干扰值基本一致;RRU故障干扰处理方法✧复位RRU;✧更换RRU。

GPS时钟失锁RB干扰曲线示意图GPS失锁干扰特征✧GPS失锁一般会导致本小区同周边小区上下行时隙不同步,即在上行受到失锁小区下行的干扰,一般特征0~4和96~99号RB以及中心6个RB会有凸起;✧干扰成区域分布,接近失步小区站点干扰越强。

GPS失锁干扰处理方法✧处理失锁小区GPS故障。

3.5 外部干扰移动通信系统之外的干扰源引起的干扰统称为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源由于非法或不当使用引起对TD-LTE频段的干扰。

常见的外部干扰包括:军区的通信系统、学校及社会考点的信号屏蔽装置、银行ATM机内警用信号干扰装置、监狱信号屏蔽器等。

外部干扰特征✧干扰在宏观上与离散型干扰不同,呈现连续片状。

在干扰源周边多个扇区同时受到干扰。

离干扰源越近干扰电平值越强;✧小区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与干扰源同频的连续多个PRB同时受到干扰,且干扰电平值相同或相近;✧干扰电平不存在跳变基本维持在相同的强度。

四、排查方法4.1 资源准备●OMC网管●移动234G、联通DCS1800、电信联通4G 工参●频谱仪4.2 数据采集●开启各厂家RB级干扰采集;●提取15分钟粒度凌晨2:00~3:00各RB 干扰情况、用户数、RRC最大连接数等指标;●提取高干扰小区全天小时级平均干扰情况、用户数等4.3 制作RB干扰曲线分布图●选取高干扰小区(平均RB干扰水平大于-113dBM/RB小区,排除0~4以及96~99号RB)制作全频段干扰曲线;●根据干扰曲线结合小区小时级平均干扰情况初步判断干扰类型;4.4 现场排查方法●天面勘查:根据天面各系统天线分布识别各系统天线,观察记录被扰天线周边天线的制式、挂高、方向角、间距等参数等排除最可能的干扰源;●天线调整:通过被扰旋转天线或疑似施扰天线方向角、挂高、天线间距等工程参数确认干扰源;●仪器校验:使用干扰检测仪确认施扰天线的发射频段、强度等参数确认干扰源;●参数调整:通过调整疑似施扰小区的功率、频段等参数,小区闭锁,被扰小区的中心频点、带宽等方式确认干扰类型和干扰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