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 建筑电气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14-032-

二 建筑电气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14-032-

二建筑电气工程1.总则1.0.1 为提高我省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建筑工程的操作工艺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和进入我省施工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队伍的施工及验收,适用电压等级10KV及以下。

在执行标准时,如遇与国家标准规范有抵触的,应按国家标准、规范、规定执行。

1.0.3 本标准编制依据规范、标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GB50172 —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流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20—2000《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技术规范》CECS87—961.0.4 建筑电工程施工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的技术、质量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5 本标准包括不了的,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施工单位应编制工艺标准,经监理(建设)单位同意,并报经有关单位认可,方可施行。

1.0.6 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7 承担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检测制度及质量检测手段。

1.0.8 电气施工安全技术除执行本规程外,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和电力部门、劳动安全部门、消防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规定。

1.0.9 本施工工艺规范采用验收或技术资料表格及编号以《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中)建筑设备与安装》DBJ14-023-2004为统一使用表格。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与调试记录见附录。

2 术语2.0.1 布线系统一根电缆(电线)、多根电缆(电线)或母线以及固定它们的部件的组合。

如果需要,布线系统还包括封装电缆(电线)或母线的部件。

2.0.2 电气设备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物件,诸如电机、变压器、电器、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布线系统的设备、电气用具。

2.0.3 用电设备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例如光能、热能、机械能)的设备。

2.0.4 电气装置为实现一个或几个具体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电气设备的组合。

2.0.5 建筑电气工程(装置)为实现一个或几个具体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由电气装置、布线系统和用电设备电气部分的组合。

这种组合能满足建筑物预期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也能满足使用建筑物的人的安全需要。

2.0.6 导管在电气安装中用来保护电线或电缆的圆形或非圆形的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导管有足够的密封性,使电线电缆只能从纵向引入,而不能从横向引入。

2.0.7 金属导管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管。

2.0.8 绝缘导管没有任何导电部分(不管是内部金属衬套或是外部金属网、金属涂层等均不存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导管。

2.0.9 保护导体(PE)为防止发生电击危险而与下列部件进行电气连接的一种导体:—裸露导电部件;—外部导电部件;—主接地端子;—接地电极(接地装置);—电源的接地点或认为的中性接点。

2.0.10 中性保护导体(PEN)……………………………………………………………最新资料推荐…………………………………………………一种同时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功能的接地导体。

2.0.11 外露导电部分容易被操作者触及的导电部分和虽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变为带电的部分。

2.0.12 工作电压(实际工作电压)在额定电源电压下可能产生(局部地)在任何绝缘端实际出现的最高交流电压有效值或最高直流电压值。

2.0.13 冲击耐压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不造成击穿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极性的冲击电压最高峰值。

2.0.14 工作耐压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不引起击穿的工频正弦电压有效值。

2.0.15 可接近的(用于配线方式)在不损坏建筑物结构或装修的情况下就能移出或暴露的,或者不是永久性地封装在建筑物的结构或装修中的。

(用于设备)因为没有锁住的门、抬高或其他有效方法用来防护,而许可十分靠近者。

2.0.16 不间断电源设备由电力交流器、储能装置(蓄电池)和开关(电子式或机械式)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电源设备。

这种电源设备能在交流输入电源发生故障(如电力中断,电压、频率、波形等不符和供电要求)时,保证向负载供电的连续性。

2.0.17 景观照明为表现建筑物造型特色、艺术特点、功能特征和周围环境布置的照明工程,这种工程通常在夜间使用。

2.0.18 安全隔离变压器指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在电气上至少由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绝缘隔离开来的变压器,它是专为配电电路、工具或其它设备供给安全特低电压而设计的。

2.0.19 爬电距离指两个导电零件之间或导电零件与工具界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量得的最短路径。

2.0.20 电气间隙指两个导电零件之间或导电零件与工具界面之间穿过空气量得的最短距离。

注:工具的界面是指工具外壳的外表面,该表面应看成好象在绝缘材料的可触及表面上紧贴着一层金属箔。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电气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技术文件进行检查,施工图是否已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在审查的基础上,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

对图纸存在的问题和不清楚的问题各方提出,由设计答复,并认真填写图纸会审记录,按表鲁DQ-001填写并签证。

3.1.2 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有需要变更的部分,建设单位要改变用途及需要变更或增减部分,均应在设计变更(洽商)记录表鲁DQ-002填写清楚,需附图的应附图,并应签证齐全。

3.1.3 施工单位接到施工技术文件后,应立即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按技术复杂程度、工期要求、资金情况、设备材料供应情况,合理安排人力、机具设备、资金材料以最短的施工工期,高质量的工程效果,最佳的效益。

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并通过施工企业内部的审批,按表鲁DQ-003-1填写,作好记录签证,然后报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按表鲁DQ-003.2填写,通过认可批准签证后,施工单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实施,对工程全过程进行控制。

3.1.4 为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应按表A.0.1进行填写,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并作出结论。

3.1.5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施工人员按所施工的项目,分项工程工序安全技术要求按表鲁DQ-004表作好安全和技术及注意事项的交底。

3.1.6 下道工序掩盖了上道工序的电气工程均应作好隐蔽工程记录,在隐蔽前应经监理(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人员,验收合格并签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1.7 安装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工、机械工和电气调试人员及有关特殊操作工种,应按有关要求持证上岗。

3.1.8 额定电压交流1KV及以下,直流1.5KV 及以下的应为低压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额定电压大于交流1KV,直流1.5KV 的应为高压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

3.1.9 除设计要求外,承力建筑钢结构构件上,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固定电气线路、设备和器具支架、螺栓等部件,且严禁热加工开孔。

3.1.10 安装和调试用各类计量器具、测试仪表、设备,应检定合格,使用时在有效期内。

3.1.11 电气设备上计量仪表与电气保护有关的仪器、仪表应检定合格,运行前应进行校核调试准确,当投入试运行或运行时应在有效期内。

3.1.12 建筑电气动力工程的空载试运行和建筑电气照明工程的负荷试运行,应按本规范规定执行,建筑电气动力工程的负荷试运行,依据电气设备及相关建筑的种类、特性、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编制试运行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并应经施工单位审查批准,监理单位确认后执行。

3.1.13 接地(PE)或接零(PEN)支线必须单独与接地(PE)或接零干线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

3.1.14 高压电气设备和布线系统及继电保护系统的交接试验,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的规定。

3.1.15 低压的电气设备和布线系统的交流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1.16 送至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变送器的电量信号精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状态信号应正确,接收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指令应使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开关动作符合指令要求,且手动、自动切换功能正常。

3.2 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3.2.1 建筑电气工程所用的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满足工程技术文件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和相应的技术文件,并取得相关的产品认证。

3.2.2 建筑电气工程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入施工现场应经过验收,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检查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的技术文件,并作好验收记录。

按表鲁DQ-007、鲁DQ-008、鲁DQ-009、鲁DQ010、鲁DQ006验收和汇总。

3.2.3 进口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进场验收,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性能检测报告以及中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并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3.2.4 新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的进场验收,必须是依法定程序批准进入市场的,验收时应符合本标准规定,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规定,并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