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一、有关基本概念l、什么叫医院感染? 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哪几类? 答: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两类:(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通过日常诊疗活动、病人或病人间的接触或从污染的外环境中而接受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由于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接受诊疗处理的过程中~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激活机体潜在的病菌、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驻微生物发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答:(1)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或常见)潜伏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经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 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某患者在住院第四天时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该患者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答:属于医院感染。
因为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6、某患者因腿部皮肤感染久治不愈而入住某科~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经一周的治疗后再次做细菌培养又发现表皮葡萄菌生长~此次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答:该患者属于医院感染。
因为是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的感染。
7、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内发现的弓形体病、单纯疱疹及水痘属于医院感染吗,答:不属于医院感染。
因为该新生儿是在出生后48小时内即发病~是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8、什么叫医院感染散发,答:医院感染散发是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病人中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9、什么叫医院感染暴发,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10、什么叫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答:医院感染流行是指某医院、某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病例水平。
感染的三个环节包括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者。
11、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答:医院感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医院感染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菌群,可以发生流行。
12、什么叫二重感染? 答:二重感染是指正常菌群被抑制~条件致病菌或外来致病菌的大量繁殖而出现的新的感染。
主要诱因是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13、什么叫医院感染发病率,其意义是什么,答:医院感染发病率指在一定时间住院病人中新发医院感染病例的频率。
它可以反映医院感染发生的强度~描述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研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及病因或流行因素~评价预防措施或监控的效果。
14、什么叫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答: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例次的频率。
15、“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应?10,~漏报率?10,。
16、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三部分组成。
17、哪些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象,答:,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者。
,2,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
,3,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4,接受各种损伤及介人性检查、诊断、治疗者。
,5,老年、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
,6,住院时间长者。
二、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1、什么叫标准预防,答: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标准预防的特点是什么,答:,1,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因此~既能保护医务人员~又能保护病人。
,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答:标准预防的措施包括:,1,洗手,,2,手套,,3,面罩,,4,隔离衣,,5,可重复使用的器械,,6,医院环境,,7,被服,,8,职务健康安全。
隔离具体措施有:,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对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臵。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4、医务人员个人分级防护有几级,各级适宜对象是哪些,答:一般分三级防护~一级防护针对发热门(急)诊医护人员,二级防护针对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工作人员,三级防护针对与病人密切接触~病人实施特殊治疗的医护人员。
5、医护人员什么情况下须采取三级防护措施,答:医护人员在重大传染病发生时必须采取三级防护措施。
6、什么叫职业暴露,答: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各种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包括哪些,答:(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有伤口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同时在伤口旁边轻轻挤压直至无血液流出~伤口冲净后应用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
,2,确定暴露源及暴露级别。
,3,医务人员发生了职务暴露后应及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卡”报院感科~登记主要内容是: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及暴露源的基本情况。
三、手卫生1、什么是手卫生,答: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什么是洗手,答: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什么是卫生手消毒,答: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什么是外科手消毒,答: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什么是常居菌,答: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什么是暂居菌,答: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什么是手消毒剂, 答: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8、什么是速干手消毒剂,答: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9、手卫生设施包括哪些, 答: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10、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原则是什么,,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2,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1、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针有哪些,答:,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2、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答:,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3、“六步洗手法”具体步骤,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 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3,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具体揉搓步骤为: 第一步:掌手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部:手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14、如何做好手卫生效果的监测,,1,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2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3,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cfu2代表菌落数,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外2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15、洗手前应进行哪些准备,答:,1,洗手前~先摘下首饰(戒指、手镯)和手表,,2,剪短指甲(不能配戴假指甲),,3,将袖子卷至肘部,,4,将手及手腕浸湿~保证手及手腕要低于肘部,保证水流向指尖~以免污染手臂,,,5,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并彻底揉搓,,6,按“六步洗手法”洗手,,7,如果手被严重污染~应重复以上操作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