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旅游区布局特点
序号:32 姓名:何欣学号:201010621080 班级:国航102
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
上海虽然尚没有雄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无世界奇迹之类的名胜古迹,但是,多少年来一直以她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一.地文之山地景观
天马山
位于佘山西南10公里,距松江区府11公里。
天马山古称干山,传说春秋吴国干将铸剑于此而得名。
天马山山势陡峭,山体脊线近东西方向,山形如一匹展翅欲飞的天马,今称天马山。
天马山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山林面积1433亩,海拔高度99.8米。
每逢阳春三月、初一、十五,便有香客登山进香,香火极盛,故天马山又称“烧香山”。
二.水域风光之江河景观
浦江游览
登船漫游黄浦江,两岸景色尽入眼底。
长江入海口由绿色的海水、黄色的长江水和青灰色的黄浦江水构成的“三夹水”。
三种水泾渭分明,互不融合,阳光下则更为明显,实在是个奇观。
三.生物景观
东滩湿地
位于崇明岛东部,它由长江里的泥沙不断淤积而成,总面积 45万亩。
这里水洁土净,鱼肥蟹壮;纯洁的土地种植出了各种无污染蔬菜、瓜果;3万公顷滩涂是野生鸟类乐园,春秋两季时这里群鸟飞舞、天鹅游曳。
四.遗址遗迹
1.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崧泽古文化遗址
位于青浦县城向东五公里处的崧泽村,经过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一个原始村落,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并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史迹。
它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2.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川沙古城墙
位于新川路171号一所小学内,始建于明代,现尚存东南一角,上有魁星阁、岳碑阁、笔塔等建筑。
曾被认为是上海保存最好的古城墙。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
此城墙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物证。
古城墙尚留60余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
城墙上有一座岳碑亭(区级文物),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
枫溪长廊
元代枫泾已是商业重镇,来往商贾云集溪河两岸,临河而建的商业长廊长达800
多米。
枫溪长廊南起致和桥,经文中路沿市河至东栅泰平桥,全长528米。
五.建筑与设施
1.综合人文旅游地
(1)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海事大学等校园
(2)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
佘山,太阳岛休闲度假村等
(3)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文庙,老城隍庙,玉佛寺,静安寺等
(4)园林游憩区域
嘉定秋霞圃、松江醉白池、青浦曲水园、南翔古猗园四大园林。
(5)文化活动场所
新天地,田子坊,上海书城等
(6)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
(7)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
南京西路,淮海路,陆家嘴商业区,五角场商业区等。
2.单体活动场馆
世博场馆,上海博物馆,八万人体育场,银七星室内滑雪场,上海汽车展示厅,锦江乐园等。
3.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唐经幢
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建于859年。
这座唐经幢共有21级,高9.3米。
幢身8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并有题记。
其余各级,如托座、束腰、华盖等部分,雕刻精致,有海水纹、宝相莲花、宝珠、卷云、力士、天王、菩萨、供养人及盘龙、蹲狮等。
外滩夜景+万国建筑
在总体保持和谐统一的基调下,光源的运用着重表现建筑的结构美感,展现了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和中西合璧式等数十幢风格各异建筑在夜晚的无比瑰丽,与江中流动的七彩光影和江对岸的闪烁灯光,组成上海滩最经典的夜景。
人民广场,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
4.居住地与社区
鲁迅故居,中共“一大”会址,朱家角古镇,七宝老街,虬江路跳蚤市场等
5.归葬地
黄道婆墓
位于华泾镇东湾村(乌泥泾镇旧址)13号、处于徐浦大桥外环线便道北侧的黄道婆墓,坐北朝南,占地1000多平方米,墓院内设两层台梯。
6.交通建筑
内环中环外环高架,大连路隧道,卢浦大桥,东海大桥,轻轨,吴淞码头等。
六.旅游商品
高桥松饼、“五芳斋”糕团、城隍庙五香豆、嘉定白蒜、崩瓜、面塑、木雕、凤尾鱼、枫泾丁蹄、进京乳腐、上海浦东鸡(白斩鸡)、梨膏糖、小笼包、豆腐干、
南汇水蜜桃、崇明大闸蟹、周庄蓝白粗布等等,大都是吃的。
七.人文活动
1.人事记录
上海的深度:鲁迅,巴金,张爱玲等作家曾在此写作
上海的高度:姚明世界篮球巨星
上海的速度:刘翔原世界跨栏第一
淞沪会战,中共一大,五卅惨案,2010上海世博会等事件
2.艺术
艺术团体:上海小荧星艺术团,上海爱乐乐团等
文学艺术作品:《巴金文集》,《鲁迅文集》,韩寒作品等
3.民间习俗
民间演艺:上海剪纸,皮影戏,捏泥人,沪剧,海派清口等
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众多马拉松赛事,新年登东方明珠,网球大师杯,世界田径大奖赛,F1比赛等
饮食习俗:上海人口味偏甜
特色服饰:旗袍
4.现代节庆
撞龙华晚钟,豫园元宵灯会,上海龙华庙会,上海南汇桃花节,上海旅游节等。
上海旅游区布局特点
在“十二五”规划末期上海将基本形成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相匹配的“一圈四区三带一岛”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1.“都市旅游中心圈”
包括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卢湾、静安、浦东(外环内)等中心区的区域范围,与中心城区重合。
徐汇区以徐家汇国际都市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商务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为重点。
长宁区以东虹桥会展商贸旅游高地为重点,打造中山公园复合型游憩商业区、新虹桥商务会展旅游区、临空商旅服务总部区,以及苏州河水上旅游线和虹桥路-新华路陆上旅游线。
普陀区以苏州河水上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水上休闲旅游、近代工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
闸北区重点结合不夜城及苏州河沿岸的开发,逐步形成南部精品、中部时尚、北部人文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虹口区以多伦路经典上海旅游区、提篮桥异国风情旅游区、北外滩邮轮会展旅游带、四川北路休闲购物旅游带等为重点,发展带有鲜明文体特色的集都市观光、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都市体验式旅游。
杨浦区向北紧靠新江湾城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向南沿黄浦江沿杨树浦路、军工路拓展建设水上旅游景区,在中心的环五角场区域打造时尚旅游圈。
黄浦区努力建设成为集聚海派经典风貌、海派经典文化、海派经典商业为一体的国际化都市旅游的核心区域。
卢湾区打造成为前沿时尚与历史经典交辉、商业氛围与人文气息融合、具有高品位的都市休闲旅游区。
静安区综合开发静安南京路观光购物旅游游憩带和静安河滨休闲亲水旅游水陆
风光带,全力打造静安寺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功能区、国际创意产业旅游博览功能区、宾馆会展商务楼宇高档服务功能区、曹家渡高品质休闲旅游消费功能区。
浦东新区(外环内)着力建设三林后世博主题旅游板块,在空间形态和产业融合等方面形成“大旅游”的发展格局。
2.市郊“四大旅游区”
商务会展与主题游乐旅游区位于本市东部,包括浦东新区(外环外)的区域范围,重点打造三大板块:一是以迪士尼为核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板块;二是临港新城商务会展旅游板块;三是滨海生态休闲度假板块。
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旅游区位于本市西部,包括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的区域范围。
依托青浦、松江、闵行丰富的山水、人文、历史风貌等资源优势,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旅游集散功能,打造西部以佘山、环淀山湖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区。
乡村度假与滨海娱乐旅游区位于本市南部,包括金山区和奉贤区的区域范围。
该旅游区依托金山、奉贤的滨海和乡村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和产业能级,加快旅游软硬件环境建设,在杭州湾北岸重点打造富有特色滨海旅游区,枫泾、庄行乡村旅游区。
生态休闲与产业体验旅游区位于本市北部,包括宝山区、嘉定区区域范围。
该旅游区依托各区县的优势资源,重点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
3.三条黄金旅游集聚带
黄浦江“三沿十景”旅游带“三沿”是建设沿江景观绿化、沿江畅通型交通、沿江旅游功能集聚区。
“十景”分别为吴淞水门、江湾塔影、枫岛渔火、长虹卧波、城堡滴翠、滴水映日、外滩春秋、东方水都、龙华晚钟等。
苏州河风貌区旅游带凸现苏州河观光休闲、文化展示、民俗风情、商务会展等旅游功能,打造具有浓郁上海特色的水上旅游带。
杭州湾北岸滨海旅游带培育融滨海观光、水上运动和康健疗养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积极打造金山三岛游等一批水上旅游线路,形成滨海特色旅游带。
4.崇明国际生态旅游岛
崇明三岛建设成为以休闲度假旅游主导的世界著名生态岛和乡村旅游观光岛。
5.世博主题旅游休闲区
世博园为基础形成的集会展、商务、商业、休闲、时尚旅游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6.小结
此外,上海旅游区布局还具有中心城区旅游景区相对密集,市郊旅游景区相对分散的特点。
实现市区和郊区的联动发展,将是上海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