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赵一曼观后感
赵一曼烈士用生命谱写了一首英雄壮歌,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大家看完我的妈妈赵一曼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是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我的妈妈赵一曼观后感,欢迎阅读。
我的妈妈赵一曼观后感【一】
随着几声枪响,一代巾帼英雄赵一曼从容就义,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地,也融化了我的心。
如同片中一位日本军官所说的一样,她是少有的。
作为生活在革命年代的中国女性,她出色地完成了大学学业,无论在西餐厅与服务员娴熟的英文对话,还是在被捕后受审时睿智诙谐的谈吐,都无疑表现出中国女性智慧的一面。
她是少有的,在一次次遭受酷刑时流露出的英雄气概甚至让日本侵略者也为之震撼。
被捕后初次受审时对日军军官的提问俱实以对,对汉奸严辞讥讽,在日本人侵占的东三省,她敢公然在日本军官面前大声宣称自己是中国人,让麻木于日军统治的东北人开始反思。
这是她在一次受刑后与日本军官的言语交锋,这也是整部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对白,让我不由自己地为她的机智和勇气拍手叫好。
而同时我又不得不为她的命运而担心。
果不其然,心胸狭窄的日本人没能放过她,又一次对她用刑。
一次次残酷的刑罚没能使她低头,她依旧用自己的语言利器
与日本人博战,仍然乐观向上地活着。
虽然被折磨得满身是伤,但仍坚持着每天早晨起来哼着歌儿浇花。
她没有消沉颓废,每天都在计划着如何逃跑,即使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她对革命的坚持、对生活的乐观感动了看守的护士,感化了看守的警卫。
当我看到年轻的护士与警卫激动地互称“同志”并且在为她的出逃秘密谋划时,我知道她又成功了。
因为革命的成功不是在歼灭多少敌人,而是使更多的人觉悟起来,投身于革命中。
她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两颗年轻的心。
她是坚强的,我一直都坚信着。
即使同志为掩护她而被捕,工人运动失败,被捕后百般折磨,出逃失败都没有击溃她的革命信念。
直到她在受电击时冲口而出“宁儿”时,我才明白她始终还是脆弱的。
作为一位母亲,她不能抱着儿子向别人炫耀:“喏,这是我的儿子。
”她不能照顾儿子,甚至不能认自己的儿子。
为了革命,她不得不在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送给别人收养,她不能与儿子联系,满腹的思念只能寄托在与儿子唯一的合影上。
日军军官一次次地说到她实在不像一位母亲,她表现出的只有男儿般的坚韧。
但我也深深体会到她在一次次否认自己有孩子时心在沥沥滴血,因为孩子上一她的骨中血啊!
直至死前的那一刻,她终于提笔给儿子写信了。
这是件多么心酸的事啊,一个母亲第一次给儿子写的信竟然是遗书,这对自以为是的日本人来说或许是不小的打击,而我的心中竟充满了酸
楚。
她从容地就义了。
回想她的一生,就如同文章开头的一幕那样震撼人心。
我想雪山不会寂寞,因为它有幸埋葬了一位如此坚贞不屈的英雄。
而要使我们的国家昌盛强大,则需要更多这样高尚情操的人。
我的妈妈赵一曼观后感【二】
今天,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
影片中的赵一曼是东北抗日的女英雄,她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党中央调她到满洲省委工作,1934年满洲省委决定,派她到哈尔滨东XX区的珠河县(今尚志县)抗日游击区工作,她在当地建立反日妇女会,创建珠河道北农民游击连。
在战场上,她跨着白马,手持双枪,英勇杀敌。
1935年11月,因腿部受重伤,不幸被捕。
她被押解到哈尔滨,遍体伤残、奄奄一息,日本特务机关对她软硬兼施,她把囚室变成战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在逃脱失败后,敌人对她进行了一个月的审讯,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对她百般折磨,使用所有的酷刑,她没有屈服。
敌人把赵一曼押解到她战斗过的珠河县处死“示众”。
就义前,她给未满8岁的儿子留下了一封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事情,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我最亲爱的儿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赵一曼,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党员,一
位满腹柔肠的母亲,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1936年8月,在她战斗过的东北珠河英勇就义。
她把31岁的年轻生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抗日战争。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为赵一曼这一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的牺牲感到惋惜,更为赵一曼钢铁般的意志感到震惊!对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严刑拷打感到无比愤怒。
我的妈妈赵一曼观后感【三】
风儿吹得走沙子,却吹不走刻在我脑海深处的记忆;摩布抹得去污渍,却抹不去那铁证如山的事实……伴着愉快的歌儿,迎接我们的电影却是可歌可泣的过去……
今天上午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一部令人气愤而又令人同情的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
赵一曼是一位伟大的抗日女英雄。
“九一八”事件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赵一曼便加入了党的地下组织。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里游击队正在过蚂蚁河的途中,大量的鬼子迎面而来因为有伤员的缘故队伍被迫撤退,而我们的赵一曼为了掩护队伍身受重伤并被鬼子抓去鬼子用尽了刑法想让赵一曼说出部队的机密,都没成功。
后来又用连壮汉都忍受不住的电椅让赵一曼说出机密,她也没有说,但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宁儿!“表达了赵一曼对儿子的不舍,一曼阿姨终于给儿子写信了,却是一份遗书。
随着几声枪响,一代巾帼英雄赵一曼从容就义,鲜血染红了洁白的雪地,也融化了我的心。
大义凛然的赵一曼最
后光荣就义,革命者那殷红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东北那片白皑皑的雪地……
我被赵一曼伟大的爱国情操给深深折服了。
刹那间,我想起了一直为我们默默奉献的老师。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黑板写下的是真理,而擦去的却是个人的功利;我才明白,粉笔画出的是斑斓,而留下的却是斑白的发际;我才明白,教室里放飞的是凤凰与雄鹰,而守巢的还是伏枥的老骥!老师为了我们茁壮成长操碎了心,为了我们,阳光下那朵曾经最绚丽的花儿却在悄无声息地凋零,直至消失,真是有一番“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壮举。
骤然,我又想起了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日,我在打扫房里的卫生时,偶然发现门后结了一张蜘蛛网,蜘蛛正伏在网上悠闲自在呢!我又急又气,心中燃起了一腔怒火,认为它是在破坏我的劳动成果。
一气之下,一挥扫把,便网破蛛逃。
本想斩草除根,但一连找了几遍,也不见踪影,也便作罢。
又有一日,又在无意间发现了门后一张崭新的蜘蛛网。
我火冒三丈:岂有此理,前次未曾“赶尽杀绝”伤其性命,已是慈悲为怀,这回又卷土重来,还把网越织越大,哼,不行!我二话不说,又将网打破,这回又上演了一场与原来一模一样的戏——网破蛛逃。
过了段日子,顿时心血来潮的我又去门后看了看,眼前的这一幕着实令我感动,还是那只蜘蛛,还是那个角落,又重新出现了一张网。
也许它还曾受过伤,但仍旧孜孜不倦,一线一丝地织着网。
为了再次考验它,我狠下了心,噙着泪,又用扫把挥破蜘蛛不知忙碌了
多长时间才织成的网。
然后,我蹲在了蜘蛛留存的那个角落里,一动不动。
心想,它是否会因这样连续而来的厄运而哭泣,而放弃生活呢?但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使我坚信它会东山再起,重新去编织七彩的生活网。
数日后,门后果然又结了一张新的网。
这回我不再去打扰它,也不忍心再次去打破那张崭新崭新的网。
因为,它为了生存,始终如一地努力构建着属于它自己的家园;它为了生存,哪怕是艰辛的忙碌,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绝不会放弃。
也许是它明白了“阳光总在风雨后”这一道理了吧!
无论是老师,还是蜘蛛,在他们身上都有一处共同的闪光点——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拼搏!那么,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少年的我们就更不能做等闲之辈,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放手一搏吧! 我的妈妈赵一曼观后感【四】
头戴虎皮帽,一身红装,骑着白马,斜挎着一支匣子枪,手拿砍刀,飞驰在黑山白水的密林之中·。
她,就是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女英雄——赵一曼。
《我的母亲赵一曼》这部电影以一个儿子的视角,追忆了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生前的一段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不幸被捕,日本军官对她进行了残酷的刑讯,更是让她坐上了电椅!但她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抗日情报,日军便决定把她押回珠河县处死。
就这样,赵一曼高唱革命歌曲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一岁。
这部影片,使我感慨万千:身为女子,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毫不屈服,视死如归,为了新中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使我深深震撼。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押回珠河县的火车上,赵一曼给儿子写信,也是她最后的遗言。
作为母亲,她不能照顾自己的儿子,也不能陪自己的儿子长大,但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刻,仍记着嘱咐自己的儿子要做一个热爱自己的国家的人!
赵一曼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
她的故事让我震撼,也让我警醒:我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也没有血腥,但“自古英雄多磨难,祖国繁荣靠少年”,我要努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像赵一曼一样不屈不挠,坚强不屈!
“ 我”的母亲赵一曼倒下了,但她的灵魂却没有倒下。
它激励着十三亿中华儿女奋勇前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病的时候,我们的妈妈总是日日夜夜的守在我们的身边。
就比如,我有一次发高烧一下发了几天几夜,可是我的妈妈还是守在我的身边。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