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工作手册

安全生产工作手册

中海物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手册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 (1)二、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10)三、安全例会制度 (14)四、安全检查制度 (15)五、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18)六、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22)七、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制度 (24)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1目的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中海物业公司的具体情况,规定安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2本通则适用于与中海物业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和各项工作活动。

1.3公司安全委员会协助公司领导对安全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实现工程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减少、防止事故的发生。

2安全生产管理2.1公司全体员工都应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执行国家及上级公司关于安全的政策、指令、法规、标准、制度及规定。

2.1.2公司全体员工,都应依照《公司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的规定,在本工作岗位上,履行安全工作责任。

2.1.3各级部门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质量工作的时候,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1.4全体员工都应自觉遵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1.5建立健全三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2.1.5.1总经理对全公司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成立以总经理为负责人的安全委员会,负责全公司的安全管理,2.1.5.2各部门负责人、各区域公司负责人、各地区分公司(地区管理中心)负责人、各物业项目分公司负责人分别为本部门的安全责任人,负责所在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业务、技术等工作。

2.1.5.3各级单位、部门及项目设立一名以上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员,协助本单位负责人管理日常的安全工作。

2.1.6各级单位安全管理员按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2.1.6.l对新接收的员工(包括调入员工、雇佣的临时工),必须进行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发生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经培训并记录后,方准其进入工作岗位。

2.1.6.2对施工及生产操作设备的员工,由所在部门进行岗位安全技术培训并记录后,由老员工指导熟练后方准其独立操作。

2.1.6.3对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2.1.6.4对参加危险作业工程的员工,要进行有关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2.1.6.5对所有在岗员工,每年进行一至二次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并利用每年的“安全月”活动,每月质量安全检查,以及员工活动、培训等各种形式,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

2.1.6.6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灭火、自救、急救、抢险等培训。

2.1.7建立并严格执行定期的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制度。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1.7.1相关部门应结合工作,认真组织本部门的月查,班组的周查和作业岗位的日查。

2.1.7.2各区域公司(含地区管理中心和商业地区分公司)每年至少组织4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2.1.7.3相关部门要与其他部门配合,认真做好工作前安全检查。

物业公司总部每年要组织全公司性的安全检查。

2.1.7.4各部门做好各节、假日前的安全检查工作。

2.1.7.5各级专、兼职安全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监督检查。

2.1.8认真排除隐患并进行安全技术改造,改善劳动条件,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2.1.8.1为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公司依据上级公司要求组织员工不定期体检、根据需求购买相关的商业意外保险。

2.1.9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保证员工必要休息。

配备适当的休息场所和饮水设施等。

2.1.9.1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1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执行综合工时的岗位或员工按国家相关制度执行。

2.1.10对高温作业、防暑降温的具体要求,按我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2.1.11企业法人、安委会、各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和各级专、兼职安全员及全体员工负有安全的监督职责,对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并上报。

2.1.12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保用品。

2.1.13按规定严肃认真处理员工伤亡事故。

2.1.13.1为了及时吸取教训,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如实反映情况。

已经发生的伤亡事故,要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协助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不准瞒报或虚报各类工伤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严格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1.13.2经市、区社保局工伤科鉴定确认为工伤者,可按《工伤保险条例》享受相关治疗及有关规定的补贴。

2.1.13.3各区域公司安委会应建立完整的员工伤亡事故档案,并妥善保存备查。

2.2对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2.2.1作业场所和其他设施,都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规定,各种设施必须建立维修保养、检查和报废制度,安全防护、防尘、防毒等装置必须保持有效、完好。

2.2.2作业场所安全要求:2.2.3易燃易爆、强腐蚀等危险场所,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分级严格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2.2.4防火防爆场所要符合下列要求:2.2.4.1严禁烟火,严禁焚烧垃圾、废纸及工业废料等。

2.2.4.2作业场所和各类库区内,严禁擅自动用明火。

2.2.4.3易燃易爆场所周围10米内,散发大量易燃气体、粉尘的场所周围30米内,严禁擅自动用明火。

机动车辆严禁随意驶入易燃易爆场所。

2.2.4.4在一切工作场所,都必须设置品种匹配、数量足够、性能可靠的灭火器材或消火栓,并且摆放整齐有序,便于取用。

2.2.5在高空作业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地面设施、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2.2.6作业场所的各种设备、工作台布置、安装应保证安全,便于操作、维修和通行。

在可能产生飞溅物伤人场所,必须设置防护栏或防护板。

2.2.7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洁、清洁,及时消除垃圾、油污和积水。

各种物品的放置应整齐、稳固,保证操作和通行安全。

2.2.8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2.2.9室内工作地点的温度低于5℃时应有取暖设备,经常开启的门窗,冬季应有防寒装置。

2.2.10 对有粉尘、毒物、强腐蚀物、强磁场、放(辐)射线等有害作业场所,以及产生强噪声的作业场所,应加强防护和治理,把有害因素降到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2.2.10.1此类作业应在单独的工作间内进行。

2.2.10.2作业设备应严加密闭,必要时安装使用通讯、吸尘、净化、屏蔽、吸收等防护装置,并尽可能采用远距离、自动化操作。

2.2.10.3废料、废水和有害物的废包装物,应按照国家《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等规定妥善处理,废料处理按规定进行,不得危害员工、客户和附近居民。

2.2.11每个工作场所都应设安全负责人,标志牌应立于醒目部位。

2.3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2.3.1各岗位操作者在使用设备、工具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准违章作业。

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移动改装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

2.3.2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所管辖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保证其使用安全性。

对新设备及其安装应认真验收,防止因设备本身缺陷或安装不当危及员工。

2.3.3生产设备的使用部门,应认真管理好所用设备,保证其使用安全性。

2.3.4各部门生产、服务、施工机械设备等,应由使用部门制定专门制度,指定专人管理。

制止违章使用,避免事故的发生,发现故障要及时向负责人报告。

2.3.5机动车辆,应定期检查、修理,保证其各部件完好。

其制动、传动、鸣笛、灯光、雨刷、后视镜等安全装置齐全有效。

2.3.6严禁非电工安装、改装或修理电气设备。

用电单位的变配电设备(配电柜等)只允许持证电工管理和操作。

2.3.6.1安装使用临时电线,必须事先向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获准后方可安装使用,用后及时拆除。

2.3.6.2一切电气设备及线路必须绝缘良好。

需要裸露带电体应安装在人和物都接触不到之处。

否则必须设可靠的安全遮栏和明显的警告标志。

2.3.6.3电气设备必须设可熔性保险器或自动开关,必要时应装漏电保护器。

2.3.6.4一切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都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性接零措施。

2.3.6.5行灯和生产设备本身的灯具,都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在潮湿处所和金属器内使用行灯,电压不得超过24伏。

2.3.6.6严禁用可燃液体、水或其它潮湿物清洗、擦拭电器设备。

2.3.6.7在易燃易爆场所、产生大量可燃性粉尘的场所,电气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

潮湿或产生大量蒸汽的场所,电器设备必须采用封闭防潮型。

2.3.7各部门的工具管理人员,应保证发放的作业工器具、防护用具、施工设备等工具物品的安全性能。

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必须随时修理、维护或更换,并有权对使用情况进行安全监督。

2.4.作业行为的安全要求2.4.1进入工作现场开始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严禁违章着装。

禁止裸露上身上岗,注意文明操作,禁止穿背心、短裤。

2.4.2作业中,严禁嬉笑打闹、读书阅报、下棋玩牌、闲聊睡觉,严禁酒后上岗操作。

2.4.3严禁擅自动用他人操作的设备、工具等物品。

2.4.4开始工作前应检查设备、工具和作业环境,发现设备故障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先排除或报告,不得冒险作业。

2.4.5禁止超速度、超负荷使用设备。

2.4.6除正确操作外,人体必须与正在运转的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得在设备上登、靠、坐、卧。

严禁从设备的运转部位上跨越或在其下方钻过。

2.4.7设备上可调整移动的部件必须在设备启动之前固定,以防在设备运转时移动。

在设备上装卸、检查、调整设备等,都必须先停机,并待设备完全停稳后方可进行。

设备运转时如遇突然停电,或发现设备异常必须立即停机,并关闭电源,待确认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启动。

2.4.8检查修理、清洗设备必须事先做到:2.4.8.1所有设备都必须先停机,关闭机上电源开关,还必须关闭机外电源开关,并悬挂“禁止启动”的警告牌。

2.4.8.2检修或清理设备,应先停止有关运行、关闭有关阀门、开关,并悬挂警告标志,必要时设专人监护或采取其它可靠措施。

2.4.9每台机械设备都必须指定专人检修、保养操作,他人不得擅自动用。

机械设备正在运转和未完全停止时,手及人体其他部位都不得进入或动用设备。

2.4.10禁止在手、身体或衣服、鞋袜潮湿的情况下,从事有触电危险的操作,不要用左手操作电器开关,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应佩带绝缘防护用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