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验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月,我校确定了《创新校本教研制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

历经两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了许多年42009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在语文教改科研活动中建构了“提出目标——自主学习——成果展示——激发知识冲突——拓展延伸”的框架体系。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促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不断,动,学校决定确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验子课题,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过去在语文的教学模式,沿袭传统的单篇教学,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宏观的位置上来预设一节课的学习重点,教学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以至于“篇”和“组”严重脱节。

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零星的、杂乱的,因而造成长期以来“花时多收效低”的现状。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

采用了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是以文化主题为核心设计的。

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指导思想。

“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走出传统备课与教学的局限?怎样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实施的困惑里,尝试通过整体教学,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学习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整体创设的目标中。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
“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

也就是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联系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教学。

这是基于文本,而又不囿于教材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立足于教材本身,执教者本着整体观的教学思想,对一组主题、体裁及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连接点的教学资源进行统整、再开发的一种教学形式。

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更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与生成,强调一个时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课题确立的理论依据
1.系统论
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

在课程标准以“整体提高语文素养”为精神主旨下,我们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学生主体论
学生主体论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在教育活动中,这个“人”就是学生。

“单元整体教学”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研究起点和依据,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1 / 5
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以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收集
有助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四、研究目标
通过实践研究,改变教师教研观念,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通过实践与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通过实践与研究,凝聚并
带动一批科研型的教师,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3. 教师素质。

五、研究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编排特点的研究。

1.研读课标、教学用书,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编排特点,对有关体现主题单元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梳理整理,整体把握目标,整合教材,形成《分析报告》。

2.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对策的研究。

将理论学习与现状分析结合,进行总结、提炼。

把主题单元进行分类、梳理整理,整合教材,进行语文主题单元课堂教学策略预设。

按照预设策略反复进行课堂实践、课例研究,修改完善预设方法,拟定《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对策》,并整理课堂实践的课例,形成《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课例集》。

具体做法:)按照预设策略进行课堂实践,试验内容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在作家笔下动物是什么样的。

1 ()阶段小结,对第一轮实施进行总结、反思,修改完善预设方法。

(2)研究五、六年级教材,选出典型主题单元梳理整理,整合教材,按照修改完善后的预设策略进行教学设3 (计,设计出优秀整体
教学课例。

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识鲁迅”。

4)根据已设计出的课例进行课堂实践,并对第二轮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修改完善预设方法。


)研究各个年级的教材,选出典型主题单元梳理整理,整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出优秀整体教学课例(5
进行第三轮的课堂实践。

)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整理出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对策。

(6 六、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

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并付 1.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整理出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基本模式和实施策略。

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学习《单元整体教学构建艺术》等书籍,吸取全国其它学校在主 2. 题单元整体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

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 3. 体教学实施对策。

2 / 5
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以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为平台的综合性学习的典型案例,进行 4. 不断的反思、验证。

七、研究的步骤 2011.9)准备阶段:第一阶段(2011.8——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1)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搜索有关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各种方法等文献。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单元整体(3) 教学构建艺术》等相关书籍。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阶段:2011.10——2012.5 第二阶段()了解编者意图,深挖主题单元的内涵。

(1
)把主题单元行分类、梳理整理。

(2
)预设实施策略。

把各年级教材主题单元行分类、梳理整理,整合教材,进行语
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策略3 (预设。

)课堂试验与课例研究交替进行。

通过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操作方式研究,探索小学语文主题(4
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对策。

a.按照预设策略进行课堂实践,试验内容为:人教
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在作家笔下动物是什么样的。

b.阶段小结,对第
一轮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修改完善预设方法。

研究五、六年级教材,选出典型
主题单元梳理整理,整合教材,按照修改完善后的预设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c. 设计出优秀整体教学课例。

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是“父母之爱”;六
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初识鲁迅”。

根据已设计出的课例进行课堂实践,然后对
第二践实施进行总结、反思,修改完善预设方法。

d.研究各个年级的教材,
选出典型主题单元梳理整理,整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出优秀整体教学课
例进 e. 行第三轮的课堂实践。

. 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整理出小学语文主
题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对策f. 主要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2012.7)结题阶段:第三阶段(2012.6—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总结、归纳、汇编装订相关资料,准备结题的相关材料。

)自行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包括研究的过程、意义、困难、效果等。

然后
进行全面的总结,重点是构1 (建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模式和
实施策略。

2)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法
八、预期成果
主要包括教师论文集、学生作品集、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课例集、阶段工
作报告、课堂实录、研究报告
3 / 5
等。

九、实验保障
1.将课题实验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
财力等条件。

为了保障实验工作的正常运行,学校陆续出台配套制度、管理制度、
全员参与制度、研究制度、评价制度 2. 等。

十、实验课题组
吴绍晋赖礼锋林丽芳顾问:苏俊墉刘香芹
柯丽娜郑志体赖秀纯课题指导组:郑德忠
课题组组长:罗耀辉林鹏举欧阳彩云黄清兴课题副组长:陈文魁
许明位课题负责人:赖秀纯林清琴叶建忠苏小平林云徐雪仪郑榕莉
成员:吴荣坤范文胜许明位陈志锐陈秀美李婉莲郑春花陈丽芳徐
雪仪程振清郭剑森吴再立卢友军赖联彬陈丽春颜琼珍肖桂兰刘春满
彭梅花陈巧云
十一、工作进度安排
5 /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