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图.ppt
示。因此,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 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如下图)
(2)确定某一点的经纬度: 纬线沿着东西方向延伸,指示东西方向,纬度数往北增大 的为 为 “ 用“
北 南 E W
纬,用“ 纬,用“
N S
”表示,纬度数向南增大的 ”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沿着南北方向延伸,经度数向东增大的为 ”表示,经度数向东减小的为
考点 4.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
①地球绕着地轴 不停地旋转,叫自转。自转的方向 是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从南极上 空看呈 顺 时针。自转一周的时间为 一天 。
②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地球上不断地出现 昼夜更 替,更替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为 一天 ;太阳等日月星 辰每天 东 升 西落;并且出现了时差, 东 早 西晚。 (2)地球公转
东 是西半球,以 西 是 160°E——以 东半球。 ③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与 160°E 组成的 经线圈,如下图。
(6)经、纬线的特点: (见上图“橫纬竖经” ) 特点 经线 纬线 形状特征 半圆 圆圈 纬度相同,长 所有经线长 度 相等 ,赤道最 长度特征 度都 相等 长,向 两极 渐短 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所有经线相 关系 交于南、北 所有纬线圈都 平行 极点
(2014 年·东莞)读 3 月 21 日不同 (2014 年·德州)第 22 届冬 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图 4),完成 季奥运会于 2014 年 2 月 7 日至 8—9 题。 8.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23 日 在 俄 罗 斯 索 契
B
) (43°35′N,39°43′E)成 功举行,读图回答 17-18 题.
B)
A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 ( 2011•茂名) 图中 a、11. ( 2011•邵阳)某同学 b、 c、 d 都位于( A ) 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做: ( 东 经 116 ° , 纬 度 40°).这个地点在地球 表面有( B )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A. 北半球 C. 南半球 B. 西半球 D. 东半球
400 200 0 200 400 ① ② 200 0
③
④⑤200A.B.图1A.①② 位 于 西 半 球 C. B.②③ 属 于 同 一 半 球 C.③④ 位 于 东 半 球 D.④⑤位于南半球
D.
8.( 2014•梅州)一人从北京 16. (2014 年.泰安)读东、西两半 故宫出发,沿着一个方向旅 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方向不变),可能回到 (
4. (2013 年.湛江)图 12. ( 2012•咸宁)下列四个 1 中关于 P 区域所在半 地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 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 半球的是( A ) 是( C )
A.① C.③ 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B.② D.④
5. (2013 年.茂名)关于 13. ( 2013 •三明)下列四幅 图中各点所在半球的叙 图 中 , 表 示 南 半 球 的 是 述,正确的是( C )( D )
东
经,用
西
经,
”表示;最后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3)确定地球表面某点的东、西半球位置: 口诀“小为东,大为西”。首先,我们必须记住东、西半 球的分界线是 20 W 和 160 E 经线。如果给出已知点 0 0 0 的经度是东 经 ,就和 160 比,比 160 小,则在东半球,比 160 ..
0 0
大,则在西半球;若已知点的经度是 西经 ,就与 20 比,比
(7)经度和纬度 经度 起点线 标度范围 0°~ 变化规律 0°经线 纬度 0 纬线° 0°~
180 °
90 °
由本初子午向 向
东 、 由赤道向 北 、 南 两
极增大 北纬 N,南纬 S
西 增大
表示方法 东经 E,西经 W 半球划分 20°W, 160 °E 经线圈
赤道0°
0°~30°为
低
纬
区域划分
3.(2009 年·东莞)麦哲伦 8. ( 2013•天津)下列表述, 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 能 够 最 科 学 最 直 观 地 证 明 (A) 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D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往低处 球照片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 .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 .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
A.甲 C.丙
B.乙 D.丁
( 2013 年.东莞)读北 12. ( 2013 •大庆)关于经线 半 球 经 纬 网 示 意 图 ( 图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l),回答 5-6 题。 A.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经线是半圆 C.经线共有 360 条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A 点位于 B 点的 ( B) A.正东方向 B. 正西方向 C.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
0
20 小,则在东半球,比 20 大,则在西半球。
0
0
1.( 2009•中山)某日中央气 9. ( 2009 •德州)读下面四幅经 象台天气报告: “目前,台 纬网示意图.①地位于②地的 风中心已经移至 l5°N、 135 °E 的位置…” ,此时, 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的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 (
以 0°和 180°经线圈划 度,30°~60°为 分东西经范围 纬度,60°~90°为 纬度
中
高
(8) 经 度 和 纬 度 的 变 化 规 律 : 数 值 向 哪 个 方 增大 向 ,后面就加该方向的字母 (西大西经, 东大东经, 北大北纬, 南大南纬) 。
1.(2008•东莞)关于经纬 8.( 2009•徐州)“右图” 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为“全球经纬网示意 A.每条纬线只形成半个圆 图”.图中四点距离本初 B.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子午线最近的是( ) B
①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 太阳 不停地公转。公 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一年 。 ②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倾斜 的,而且它的北极总 指向北极星附近, 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来回 移动,如下图,在地球表面出现了四季变化 和 五带划分 。地球公转还产生了 的变化。 昼夜长短 和正午太阳高度
7.( 2013 年 .梅州)下列关于 0°纬线 14.关于纬线的说 和 0°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法正确的是( C )
A.纬线共有 90 条
A. 0°纬线和 0°经线都能平分地球
B.0°纬线的长度约是 0°经线的两倍 B.都是半圆形 C. 0°经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0°纬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指示东西方向 D.长度都相等
如下图:
1. ( 2008•惠州)下列生活中的 10.( 2008•天津)现场转播奥运 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会开幕式时,伦敦是中午,洛杉 矶是凌晨,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
C
A .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在 是( 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D
A.地球的公转运动
B .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 B.国家间的文化差 的作息时间, 夏季起床时间要比 C.通讯手段的落后 冬季早 D.地球的自转运动 C .小明凌晨从床上爬起来观看 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 D .北京四季较分明,春暖、夏 热、秋凉、冬冷
相信自己一定行
考点 2.经线与纬线。
两极 (1)经线:连接 半圆 线垂直相交的 垂直 (2)纬线:与地轴 一周的 圆圈 。
并且与纬 。 并且环绕地球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5)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0°纬线)——是最 长 的纬线, 是纬度的起始点,也是 南北 半球的划分 界线,如下图。
5.( 2013•湛江)地球自 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 同的是( B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4. ( 2013 •烟台)每年冬去 春来,天气逐渐变暖.对这种 现象有下列四种解释, 其中正 确的是( B ) ①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是 地球公转产生的 ③此时太 阳直射点正在向北回归线移 动 ④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在 向南回归线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北极圈 南 回 归 线
出现极夜 及 其 以 南 地区达一 年中最高
④由于地球公转, 使得地球上产生了 四季 的变化, 6-8 月是我国的 夏 季,此时南非正值 冬 季。南 北半球季节 相反 。 ⑤在五带中,温 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寒 带有 极昼极夜出现,有太阳光直射的是 热 带;热带和 温带的分界线是 回归线,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是 极圈 。
A.40N
B.赤道 17.冬奥会期间,地球正公转 至如图所示的( A.① -②段 C.③ -④段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C
)
B.② -③段 D.④ -⑤段
6.( 2013•惠州)日月星辰东 15.( 2013 •大庆)下列节 升西落,是因为( ) 日中,大庆昼短夜长的是 C A.太阳和星星都围绕地球转 ( ) D B.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 A.“五一”劳动节 C.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 B. “六一”儿童节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 C. “八一”建军节 的 D. “十一”国庆节 考点分析:在近几年的各地中考题中,对于地球运动知识 点的考察经常出现,为高频考点。这部分内容多考察地球 自转和公转的基础知识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尤其是对公 转二分二至图的考察很多。该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
③二分二至日的基本情况: 日期 太 阳 直 射 昼夜长短情况 在 至日 北半球 南半球 正午太阳 极地四周 高度
北 半 球 夏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