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李少波和真气运行理论
甘肃省已故名中医李少波是我国著名中医、养生学家,真气运行学术创始人。

李少波生于1910年,卒于2011年,享年102岁。

河北人。

出生中医世家,幼年体弱多病,师从祖父学练吐纳导引、行气摄生之术,兼攻《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勿药元诠》等经典,研究各家养生修持要旨。

经数十年的实践和潜心钻研,深悉医经即道,道经亦医,皆以健身延年为旨归。

上世纪30~40年代,辗转在陕西、甘肃、青海和北京等地行医,医德医术颇受好评。

60年代以来,先后在甘肃省中医院和甘肃中医学院工作、任教,曾任医院针灸门诊主任、学院真气运行研究所所长。

退休后,任兰州李少波真气运行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真气运行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李少波创编的真气运行养生实践方法,经科学研究、临床观察和普及推广验证,对各种药物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难病症均有满意疗效,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的精神实质,开创了真气运行调控人体生命之先河。

李少波著有《真气运行法》、《增订真气运行法》、《李少波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论》、《真气运行学》等,形成了完整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

生活修心化也有人称为生活练功化,不过个人觉得还是修心更能反映其实质。

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练功,如何把日常生活也当成一种练功,这是很多功友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事实上不可能何时何地都能坐下来正规练功,也不是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练功。

但是无论是正规练功还是日常生活,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就在于都重视心性功夫的修炼。

其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无为状态的培养,无为可以有很多个不同层次的理解,但最基本的一点是专心,认真做好每件事,心不散乱,“行站坐卧不离这个”。

无论工作学习专心致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平常能经常保持无为状态练功时就很容易入静,练功时的高度入静会反过来加强平时的无为状态,这就把练功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通过练功的训练,进入虚空的境界之后,内心非常清静,而且可以经常保持这种状态。

这种心态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很容易掌握其中的奥妙发现问题的关键,好像豁然开朗了,这就是开慧。

对此古代的先贤早就有过论述,孔子推崇修身、齐家、治国于一体的处事观。

他在《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念,毋固,毋我”,就是说凡事不要执着、贪念、追求,而要忘记一切,无我无私,这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

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时时、处处、事事修炼人心,就是对自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更高一层修炼。

孔子所提倡的“仁”,不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而且是一种很高的修炼境界。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时时刻刻都可以练功。

在日常生活中,走路可以练功,睡觉可以练功,看书写字也可以练功;保持平常心是练功,泰然处事是练功,助人为乐是练功,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也同样是练功。

作为练功人,既要用一定的时间按照功法的要求潜心修炼,又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处处修心,使之相
互促进。

这样就把练功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可以提高功力,又能够促进工作。

你的位置:李少波真气运行官方网>> 书籍资料>> 学习资料>> 详细内容
真气运行学
收藏打印发给朋友来源:兰州真研所发布者:兰州真研所
《真气运行学》专著
《真气运行学》是李少波教授九十寿辰推出的杰作,它是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趋于完整的标志。

该专著首次公开了花费一生心血所创的完整的"真气运行五步实践方法",并以此为核心,"中医预防"医理和三圣道精神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医学科学性极强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揭示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为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一定的贡献。

(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论-->真气运行学,至此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趋于完整)
作为《真气运行法》、《真气运行论》的姐妹篇和最终提高篇。

该书分为上、下篇及附篇:
上篇为增强生命活动、旺盛真气、易于实践、疗效显著的全套“真气运行法”和系统的真气运行及有关中医学说理论,构建了真气运行学术的核心体系;这是首次公开完整的“真气运行法”,即在原有的五步静功和部分动功基础上,补全了以漫步周天为核心的动功部分,并增加了动静结合、直至上乘的五种真气抟聚法。

下篇穷究“三圣道”精神,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将真气运行学术根植于璀璨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追溯摄生沿革,引述《黄帝内经》等典籍理论进一步论证真气运行理论和实践方法,并用医道儒释等各家修行方法加以佐证。

附篇再以数据翔实的实验研究、临床总结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上下呼应,前后印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

目录
序/自序/绪论?
( 上篇)
第一章真气运行--生命活动的核心
第二章真气--生命活动的能量
一、真气的来源/二、真气的功用/三、真气分布及循行方向/四、真气运行与时间的关系第三章经络--真气运行的通路
一、经络的组成/二、经络的名称及分布/三、经络的功用
第四章呼吸运动--真气运行的动力
一、呼吸的生理/二、呼吸运动天人相应/三、呼吸运动对真气的影响/四、调整呼吸
第五章丹田
一、丹田的部位及命名/二、丹田的作用
第六章真气运行法静功实践
一、姿势/二、对五官的要求/三、练功须知
四、五步功成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结语有无相生通真路
附:六字歌诀
第七章动与静
一、动与静的关系/二、静极生动/三、八触/四、动极复静
第八章真气运行法动功实践
一、五禽导引
二、漫步周天
三、鹤飞唳天
四、龙行挥云
五、健身十锦
第九章真气运行对五脏的影响
一、肺脏/二、心脏/三、肝脏/四、脾胃/五、肾与命门
第十章真气抟聚法实践
一、混元坐
附:混元桩
二、下河车搬运
三、上河车搬运
四、五行攒簇
五、五龙蛰法
六、真气抟聚论
第十一章人体生命活动模式
一、动静相育/二、先天与后天/三、后天生理机制图/四、先天生理机制图/五、生命活动模式图/六、人体气血运行图
( 下篇)
第一章宇宙精神
第二章道法自然
一、易学的宇宙观/二、老子的自然观/三、天地与天地生成数/四、法道天地自然
第三章人与自然
一、认识自然/二、源于自然/三、顺适自然/四、返还自然/五、通向自然的窗口
第四章《黄帝内经》论道生
一、天人合一整体观/二、治未病的预防学/三、谨于养生尽天年/四、摄生保健之法则/五、淳德全道能成真
第五章摄生沿革
一、觅食保生/二、静以养生/三、行气摄生/四、医药祛病/五、真法调控
第六章真气运行在《内经》
第七章《黄帝内经》修真养生秘旨--《内经图》释义
一、题解/二、生化之源/三、修真秘要/四、赞真气抟聚之妙/五、脏象/六、补释
第八章真气运行法与《内经图》
第九章真气运行法印证
一、真气运行法与《行气玉铭》/二、真气运行法与道家/三、真气运行法与内丹/四、真气运行法与儒家/五、真气运行法与易卦/六、真气运行法与佛家/七、真气运行法与《西游记》
( 附篇)
第一章真气运行法实验报告
一、真法对血清巯基总量变化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生化指标的影响
二、真法对唾液腺分泌的影响
三、真法对免疫功能和补体活性的影响
四、真法诱生干扰素的研究--56例练功者测试小结及临床观察
五、真法对人体机能及生化调节的实验研究
第二章真气运行法临床观察
一、真法对人体生理变化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二、真法治疗冠心病40例分析及功理研究
三、真法治疗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14例
四、真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分析
五、真法诱生干扰素治疗恶性肿瘤18例观察
六、真法结合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病25例观察
七、真气运行法治疗痹症30例
八、真法治疗神经衰弱31例观察
九、真法临床远期疗效观察--46例临床分析
十、真法强身治病疗效分析--124例中老年练功者调查报告
第三章练功病例小结50例
第四章练功体会10则
第五章练功指导(问题解答)
会徽释义
后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