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1)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三(1)太平天国运动
(2)局限性
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 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 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
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小农经济(落后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进步) 经济形式 (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客观上:没有安定环境
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
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1.天京变乱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1)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逼
洪
杀 疑
(2)经过
杨
杀
韦
走
责
石
灭
(3)后果: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和意义
•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中国近 代化减少了阻力。(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 封制的衰落与崩溃) • 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妇女、 儿童都参加)、时间最长(14年)的一次 农民战争。 • 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 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提出了第一个在华 发展资义的方案。
经济基础 公有制,平均主义(空想) 私有制(现实性) 代表阶级 反映农民愿望 不能反映农民愿望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性 质 ①都具有反封建性;②都是纲领性文件; ●共同点 ③都未能真正实施(空想或环境) ★结论: ①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天》不符合历史发展 趋势,而《资》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③从经济主张上看,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方法
性质:建国纲领
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评价:革命性、 空想性、落后性
思考:太平天国的爆发原因和以往的 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性质: 农民起义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反映了农民的强烈愿望
革命性: 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标志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主观上:绝对平均主义
空想性:
外国侵略
加 剧
地主阶级
阶级 矛盾 激 化
农民阶级
自然灾害
2、准备(思想、理论、组织)
创立组织:1843年,洪创立拜上帝会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
理论来源: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 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 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 》《 原道醒世训 》 《 原道觉世训》
可见:洪对西方宗教的态度是利用 和改造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具有新的 D 时代特点,最突出的是 A、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新旧交替的时代 B、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的平均主义纲领 C、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D、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4)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的 B 共同特点是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但都具有反封性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5.由盛而衰转折点:天京变乱 6.反侵略斗争(后期防御战): 1864年与戈登“常胜军”; 与美国人华尔“洋枪队” 7.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要原因及教训:
●原因: ①主观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根本原因; 战略上的失误. ②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力量悬殊。 ●经验教训: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自身的 局限性,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 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不能领导中国民 主革命取得胜利。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阶级 矛盾的激化 (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永 安 建 制 封 王
---
太平天国形势 ●南京
●永安 金田
共同进步!
军事 行动 目的 领导 结果 作用
北伐
西征
天京突围 充实力量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
赖汉英 秦日纲 石达开 石达开 败湘军 夺扬州 进江西 破江南江北大营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二、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主要内容
土地 分配 产品 分配 原则 (核心内容) 方法 原则
但也须看到:西方宗教不适宜中国政治统治 的需要,在中国封建政权建设中还需是传统 儒家思想。
3、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重大军事活动:
重大事件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图
历史意义、评价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①初步奠定建立政权的基础 ②反映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
占领南京 定都天京
图
北伐、西征、东征
①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 政权 ②显示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
兴起的原因
一、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太平天国的治国方案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准备 爆发 发展 高潮 转折后期的防御战失败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练习: 1)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 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C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 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 B 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方案 C、太平天国实行的主要革命纲领 D、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
授课人:南城一中 贺天明
列强侵华主要史实
导语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主要阶段: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资政新篇》——振国纲领
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时间: 1859年 颁布者: 洪仁玕 政治:中央集权、广开言
路 内容: 经济:发展工商业、准许 私人办厂 文化:兴办学馆、医院、 福利机构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 等往来
评价:
(1)进步性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 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 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反封建的革命性,又有其 落后性。 1)《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质,因为它规定 B A、在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 一切社会财富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2)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